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風險
2022-03-30 09:38:53 來源:科技日報
近年來,減糖風潮興起,人造甜味劑因其較少的含糖量和較低的卡路里,成為很多人的心頭好。然而,法國一項經過同行評審的大規模研究發現,人造甜味劑可能并非健康的糖替代品,食用大量人造甜味劑(尤其是軟飲料中常用的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酸鉀(俗稱安賽蜜))的人患癌癥,尤其是乳腺癌和與肥胖相關癌癥的風險增加。研究發表在近日的《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上。
為了評估人造甜味劑的潛在致癌性,研究人員分析了參與法國一項大型營養健康研究的102865名法國成年人的數據,這些參與者平均年齡為42.2±14.5歲,其中78.5%是女性。
研究人員收集了參與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信息,以及病史、飲食、生活方式和健康數據等信息,體重增加、糖尿病、癌癥家族史等信息,并從24小時飲食記錄中收集了有關人工甜味劑攝入量的數據,以評估參與者的能量、酒精、鈉、飽和脂肪酸、纖維、糖、全谷物食品和乳制品的基線攝入量。隨后,研究人員每6個月進行一次隨訪,并在此期間收集了參與者的癌癥診斷信息。
研究發現,36.9%的參與者食用了人造甜味劑,主要是阿斯巴甜,占攝入量的58%,其次是安賽蜜(29%)和三氯蔗糖(10%)。這3種甜味劑分別被28%、34%和14%的參與者食用。
研究還發現,參與人員食用的人造甜味劑主要來源于無糖或代糖軟飲料、餐桌食物(如含糖餅干、蛋糕、糕點、早餐麥片、醬汁、咸味食品和超加工魚產品)以及酸奶或奶酪。它們分別占人造甜味劑攝入量的53%、29%和8%。
在隨訪期間,診斷出3358例新發癌癥病例(其中982例乳腺癌、403例前列腺癌和2023例肥胖相關癌癥(如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診斷時的平均年齡為59.5±12.2歲。
總體而言,人造甜味劑攝入量與總體癌癥風險呈正相關。研究尤其發現,服用大量阿斯巴甜和安賽蜜的參與者患癌風險更高,且患乳腺癌和肥胖相關癌癥的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這項研究存在局限性,但依舊不支持在食品或飲料中使用人造甜味劑作為糖的安全替代品。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風險2022-03-30
- 銀行理財子公司出手超十億展開自購2022-03-30
- 韓國開發出一種可伸縮、可機械變形的電池2022-03-30
- 細分同類化專業、打造王牌專業……2022藝考2022-03-30
- 截至3月29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2022-03-30
- 官方宣布:索尼PlayStation會員服務改革,62022-03-30
- 汪文斌說中方將堅定維護中國留學人員正當合2022-03-30
- 減免3至6個月!央企帶頭減免房租,誰能受益2022-03-30
- 比亞迪發布2021年年報凈利潤30.45億元,同2022-03-30
- NV新核彈上市 多款RTX 3090 Ti顯卡秒光2022-03-30
- 任天堂宣布《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2》跳票22022-03-30
- 巨虧20億!中藥茅云南白藥明確了,二級市場2022-03-30
- 讓脫貧群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2022-03-30
- 住建部將開展安全生產治理行動2022-03-30
- 上海免除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個月國有企2022-03-30
- 嚴監管態勢持續 六名保代收罰單2022-03-30
- 八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半數營收凈利2022-03-30
- 過去幾個月買了多少游戲,又通關了幾個呢?2022-03-30
- 游戲行業分析師:索尼新訂閱服務將由市場決2022-03-30
- 山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例、本土無癥狀感染2022-03-30
- 廣州推出“信郵哀思” 倡導市民居家追思、2022-03-30
- 人民銀行開展央行票據互換操作 操作量50億元2022-03-30
- 購房資格“綠碼”查詢服務上線 半小時內出2022-03-30
- 南水北調江蘇段調水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2022-03-30
- 雄安新區“四縱三橫”對外高速骨干路網帶來2022-03-30
- 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26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03-30
- 退減稅、免房租、給補貼 上海發布21條助企2022-03-30
- 暴雪公布《暗黑破壞神4》新實機演示 打造2022-03-30
- 一朝入伍,軍魂入骨!他們攜手筑牢抗擊疫情2022-03-29
- 【地評線】河聲:防疫春耕兩不誤,打贏生產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