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高端車價格比肩“BBA”
2025-01-27 15:36:52 來源:廣州日報
今年將是自主高端新能源車崛起的一年。招銀國際在1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將有超140款全新新能源車型在國內市場上市,高于去年的127款。記者調查梳理發現,2025年眾多新能源汽車高度聚焦SUV品類。在細分市場上,傳統BBA(奔馳、寶馬、奧迪)陣營正在被由自主品牌組成的高端陣容迅速搶占,部分中國品牌新能源車型平均成交單價超過30萬元,紛紛向“BBA”看齊。
(資料圖)2024年4月25日,在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的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工作人員在總裝車間生產線上作業。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向“大”發展,車企聚焦20萬~40萬元級SUV品類
今年剛開年,市場的焦點就被一批25萬元級的大尺寸新能源SUV吸引。在全新特斯拉Model Y“官宣”后,小米YU7直接“對標”跟進攪局。此外,今年還將有多款全新SUV車型陸續推出,包括問界M8、方程豹鈦3、廣汽傳祺S7、領克900、零跑B10、極氪全尺寸旗艦SUV等。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新能源車企推出的新能源產品中,約有八成高度聚焦SUV品類,并且尺寸空間趨向“大”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車企在推新上的高度“雷同性”,顯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優勝劣汰的加劇。在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看來,近兩年20萬~30萬元的汽車市場競爭會非常激烈。據特斯拉發布的最新數據,在20萬~30萬元價格區間銷量較好的SUV月銷量已突破6萬輛規模,撐起了特斯拉的“江山”。業內指出,若中國新能源品牌也能做到5萬~6萬輛的單車月銷量規模,足以支撐企業在市場穩住發展陣腳。從目前來看,在此價格區間銷量排名前列的理想L6,月銷量近3萬輛;問界月銷量也正逼近2萬輛,中國新能源車型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三高”特征明顯,自主品牌高端矩陣崛起
當前中國自主品牌呈現出高端定位、高續航、高智能(算力)特征,并正在轉變被外資品牌長期割據的高端市場。
(資料圖)2024年4月2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舉行的2024北京車展上,參觀者觀看車展上發布的新款車型享界S9。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越來越多中國品牌正在通過拔高產品定價,實現更好的品牌溢價。公開數據顯示,極氪的車型平均售價在30萬元左右;有華為標簽的鴻蒙智行近日披露,旗下車型成交均價在去年年末已逼近40萬元(去年11月為37.9萬元)。相較而言,BBA的客單成交價卻在持續下滑。截至去年年底,特斯拉的成交均價為27.2萬元,奧迪的成交均價為26.8萬元。
據中汽協預測,2025年全國汽車總銷量將達到3290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達到1600萬輛,同比增長24.4%。
有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或是BBA穩住一線豪華陣營的最后一年,2025年中國的“BBA”將從銷量上開始超越傳統“BBA”。此外,傳統大廠孵化的二代新能源品牌立足高端細分市場,銷量見漲,正在成為新能源車市新的推動力。
趨勢前瞻
獨特性和情感價值成競爭核心
業內指出,過往汽車行業新車的競爭常集中在價格、配置等實用性層面,往往不能帶來產品溢價,較難幫助企業實現利潤增長。
中創優品汽車科技董事長孫學琛表示:“比起卷成本、卷價格,魅力屬性能夠為公司帶來溢價。”他指出,如今新車的競爭已經進入汽車產品的各個領域,包括尺寸、顏色、配置等。車企應學習提供情緒價值的消費品,通過快速迭代魅力型個性化產品,滿足用戶更廣泛的需求,推動有內核有內容的營銷,來推進良性競爭,實現新質生產力的提升。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車企單靠降價已無法長久生存,真正的優勢在于產品的獨特性和品牌的情感價值,這是中國自主品牌“向上”走需要核心構建的競爭力。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自主品牌高端車價格比肩“BBA”2025-01-27
- 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制造“亮麗名片”2025-01-27
- 工信部:將制定促進換電模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5-01-27
- 瞄準投保難題!我國首個新能源車險指導意見2025-01-27
- 半月收到20余份建店申請,經銷商投資人為何2025-01-27
- 乘勢而上,北汽極狐2025將繼續極速前行2025-01-27
- 2025年中國汽車業站上新起跑線2025-01-27
- 發揮智慧大數據優勢 讓大城市治理更“智慧2025-01-26
- 2025年春晚科技亮點搶先看2025-01-26
- 中美網友熱絡交流說明了什么?2025-01-26
- 2024年中國和世界“雙十大”科技新聞揭曉2025-01-26
- 我國已有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2025-01-26
- 多重利好因素共振 消費電子產業鏈有望加速2025-01-26
- 「超級元氣工廠」攜手閱文八大明星IP 推出2025-01-26
- 多所名校公布升學數據,本科生不愛留學了?2025-01-25
- 給予畢業生更從容的擇業期(暖聞熱評)2025-01-25
- 天津多舉措激發高校創新創業活力2025-01-25
- 教育部: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科學副校長2025-01-25
- 今年公務員省考觀察:學歷要求越來越高 法2025-01-25
- 內陸省份甘肅,職教如何揚帆出海?2025-01-25
- 報告: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表現在公共產品2025-01-25
- 北京海淀豐臺石景山三區通報多起違規開展學2025-01-25
- 浙江2024年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5% 規模穩居2025-01-23
- 2024年我國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提升至93.93%2025-01-23
- 新加坡企業共建海南自貿港綠色低碳國際合作2025-01-23
- 電子產品“國補”落地 手機、平板、家電換2025-01-23
- 年前消費旺 春節經濟活力足2025-01-23
- 五部門:從2025年1月1日起 延續開展電動自2025-01-23
- 看好中國前景加大投入!外資企業深度融入中2025-01-23
- 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