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89.76億收購德邦,快遞行業的“老炮兒”來了
2022-03-14 09:11:30 來源:中國網產經
最終,直營系快遞只剩下順豐和京東物流兩家。3月13日,京東物流發布公告,將以89.76億元收購德邦66.49%股份。德邦,這位獨闖物流行業的“老炮兒”,變得要靠著對手才能爭得活下去的機會,也折射出二線物流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的窘境。
而對于站在第一梯隊又是出資方的京東物流來說,此舉或許是“百利無一害”。借助德邦的電商客戶資源,京東物流將有機會撬開阿里與蘇寧陣營的大門。極兔收購百世快遞,京東吃下德邦,物流企業從“站隊”向整合靠攏,也讓頭部電商平臺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和曖昧。
易主:近90億收購
京東物流表示,此次收購可讓公司就貨運服務快速獲取一張覆蓋全國的快運網絡,有效提升集團網絡能力。
而收購完成后,89.76億元的成交額也將刷新去年12月極兔收購百世花費的68億元,成為快遞行業歷史的最大筆并購。
通常而言,成熟的網絡和運力資源,是兩家物流企業資本博弈的重要籌碼。于京東物流而言,較之順豐、通達系快遞的網絡型物流模式,京東物流能與之競爭時效主要憑借密集的倉庫布點。然而,在異地物流上,京東2018年上線的快遞業務時至今日難與同行匹敵,零售單向化履約特征決定了其在末端配送規模和干線運輸能力上受到局限。
財報顯示,在2021年末,京東物流自營卡車數量約1.8萬輛,而順豐的干支線用車資源在2020年合計達到約5.8萬輛。依賴第三方運力資源補充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京東物流的負擔,2021年公司僅在外包成本上就花去了404億元,同比增長54.7%。
“京東物流承載平臺商流已經足夠,但要想成為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快遞業占據一席之地,資金和運營投入將是一個巨量數字,以收購利用現有資源能實現效率最大化,而且德邦與京東物流在品牌定位、產品服務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一位資深快遞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京東物流之前收購跨越速運主要是想補充空運網絡,但歷經一年多,跨越速運對京東的業務補充卻不太明顯。
從德邦現有的物流資源來看,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德邦共有143個分撥中心、140個倉庫、30486個網點和6.37萬名快遞員。在運輸網絡方面,德邦自有車輛達15524輛,自有運力占比為55.7%,共有2057條干線線路。
德邦:英雄遲暮
德邦易主,激蕩數十年的快遞江湖蒙上一層唏噓和感慨。1996年9月1日,那時的德邦還叫“崔氏貨運”,加上創始人崔維星和妻子薛霞一共只有4名員工。
彼時,順豐創始人王衛拿到了廣州順豐小件快運服務有限公司的牌照,正將順豐網絡向東莞延伸;宅急送創始人陳平正忙于抓住北京各大火車站的貨物運輸機會;圓通創始人喻渭蛟和百世創始人周韶寧還未和快遞業產生交集……
那時的快遞市場,可謂天高任鳥飛。崔維星與南方航空老干部航空貨運處聯手做空運生意,讓德邦迅速駛向快車道。2000年8月,廣州市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以空運代理起家的德邦開始嘗試走出廣州。為了從價格戰泥潭中脫身,2004年,德邦首創“卡車航班”,以公路貨運的價格拿下了航空快運的業務,生意越做越大……
然而,哪里有商機哪里就有競爭者。2016-2018年,圓通、中通、順豐等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一時間快運行業遍地開花。除了以中低端快運市場起家的安能、壹米滴答,順豐和百世也將手伸向快運領域。2018年,成功上市的德邦并未落得安穩。2019年,順豐成立順豐快運,以直營運作與德邦共搶中高端市場,最終以124.5億元的營收超越后者。至此,德邦“零擔之王”的光環開始暗淡,貨量逐漸被后進生蠶食。
事實上,從2013年起,德邦也試圖求變,推出“3kg-60kg”的大件快遞產品。既是為抓住2013-2017年電商物流的紅利期,也期望能在增速下滑的傳統零擔業務外尋求增長。2018年,德邦決心轉型,更名為“德邦快遞”。在發布會現場,崔維星曾公開表示,零擔市場最終要快遞化。
“伴隨電商消費習慣的滲透,當前快運行業和快遞一樣也呈現出多頻次、碎片化的運輸特點。”一位資深快運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這一趨勢也反映在各家企業對產品的結構調整上,包括安能2019年推出的MiNi電商產品以及順豐快運2021年上線的零擔快遞化報價服務。
同行在快運公斤段不斷下探的同時,另一面,電商小件價格早已廝殺成紅海。看到通達系快遞借力淘寶,德邦也積極與菜鳥合作,較先接入菜鳥裹裹的退換貨服務。
不過,走差異路線的大件快遞很難如當年的“卡車航班”產品一樣將德邦帶出困境。據其財報顯示,2017-2020年,德邦收入同比增速從19.7%降至6.1%,快遞收入增速從69.14%下滑至13.6%,而快運營收在2018-2020年一直為負增長。2021年上半年,德邦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565.8萬元,同比下降89.88%。
顯然,無論是快遞還是快運,德邦已經很難自如應對兩頭勁敵環繞的情形了。
京東:一場曲線前進?
物流企業從過去的“站隊”向整合變化,也讓頭部電商平臺間的界限變得越發曖昧和模糊。
就在德邦公布被收購的前一天,京東物流發布2021年的業績,外部客戶收入占比首次突破了五成。一邊竭力傳遞正努力成為第三方綜合物流商的信息,另一邊,京東也以大手筆補齊了同城、航空、地產等物流板塊,包括收購達達配送、跨越速運,控股中國物流資產。快遞快運業務短板則由德邦成熟的網絡進行補充。
但從業務數據來看,德邦的快遞和供應鏈份額在業內還遠算不上談資。若是以未受疫情影響的2019年計算,德邦快遞業務量為5.2億票,僅占全國業務量的0.008%。而倉儲與供應鏈業務收入為5.09億元,占總營收比例也只有1.96%。
也就是說,通過一舉收購,京東物流很難如極兔速遞般以收購百世為跳板,在快遞市占率上快速躍升。但無法忽略的是,收購德邦一同打包的還有客戶資源以及其他平臺的入場券。
據一位靠近極兔速遞的知情人士稱,極兔速遞與百世的網絡融合在2月底已經悉數完成。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用戶使用菜鳥App已能查閱到極兔速遞的物流周轉信息。
如同阿里多年警惕這個承接了拼多多太多包裹的物流商,阿里、蘇寧與京東物流的關系也因商業利益諱莫如深。不過,依托德邦截至2020年上半年積累的27.3萬客戶,京東物流或將有機會敲開上述兩家的大門。
身后:快遞重組并購潮
如今,各家物流企業中,不難發現諸多出身于德邦的員工和高管,德邦的業務也被安能等后來者模仿學習。在業內,人們常稱德邦為“黃埔軍校”。據了解,德邦不僅會每年花費數億元做企業咨詢,公司高管團隊也較為年輕,幾乎都是從一線的大學生中提拔上來。
然而,在2018年上市后14個月期間,4位副總經理相繼從德邦離職,一時間被不少從業者調侃德邦“為其他對手培養人才”,也有專業人士指出德邦應該在高層激勵機制上形成新模式,引入更多能立刻打仗的人。
更為殘酷的是,諸多二線物流企業倒在了2019年,包括快捷、國通、全峰和如風達,而安能的快遞新業務也因高額虧損被砍掉。緊接著,2021年,天天快遞關停,壹米滴答和百世快遞相繼被收購。終于熬到上市的安能,如今市值已經跌去一半。2022年,速爾快遞多地網絡停擺,宅急送在C端市場早已鮮有耳聞。
“中小快遞無網絡化、規模化,難以贏得市場空間。無數字化、科技化,難以贏得數字經濟下的未來市場,也就很難獲得資本的持續支持。這種情況下,中小快遞企業或更多投身龍頭企業。”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表示。
或許是深感危機,2020年5月,德邦引入韻達為戰略投資者,后者以6.14億元獲得德邦約6.5%的股權比例。對于此次資本合作,兩者均提及共同擴大市場占有率的目標。但是,在隨后的一年多時間內,韻達與德邦在業務層面未曾出現明顯且實質性的進展,僅在2022年1月對外公開了一次業務協同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場消息稱,2021年底,京東物流前任CEO王振輝已被劉強東請回,可能會接手收購德邦后的整合工作。對于該事的真實性,截至發稿,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未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
“德邦與韻達的交割時間太長,而市場需要看到德邦在合作后顯現的成果,但從財報數據來看也不太盡如人意。二線快遞未來可騰挪的空間越來越小,從百世到德邦,2022年將成為快遞企業重組并購的重要年份。”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說道。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京東物流89.76億收購德邦,快遞行業的“老2022-03-14
- “元宇宙”招聘升溫,高薪待遇讓求職者怦然2022-03-14
- “房住不炒”“三穩”關鍵詞再次明確2022年2022-03-14
- 多家“千億房企”債務違約引發信用擔憂 金2022-03-14
- 河南三部門發文 進一步規范商品房預售資金2022-03-14
- 住建部: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2022-03-14
- 55地樓市調控政策調整專家:加大因城施策力2022-03-14
- 央行、銀保監會: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2022-03-14
- 大爺果然還是你大爺!上海隔離大爺坐墻上釣2022-03-14
- 你在海底撈門口等過位嗎?最長等幾個小時?2022-03-14
- 8大歷史紀錄!中國隊61枚獎牌完美收官,央2022-03-14
- 《科學報告》最新研究顯示:有些夏威夷珊瑚2022-03-14
- 繼李子壩站后,重慶第二道“軌道穿樓”景觀2022-03-14
- 揉眼睛時看到的奇怪圖案是什么?窺探到了什2022-03-14
- 真坑老爹!兒子犯困讓無證老爸駕車:本人或2022-03-14
- 亞洲最大的鐵路樞紐客站,23處“第三方衛生2022-03-14
- Intel、銳龍95950X、霄龍7F23性能實測對比2022-03-14
- 這屆冬殘奧會閉幕式,哪個瞬間最讓你感動2022-03-14
- 讓U盤、移動硬盤速度暴增的兩個方法,老司2022-03-14
- 深圳、廣州、珠海等地有人感覺到地震了?有2022-03-14
- 農業農村部:生豬價格已跌破盈虧平衡點養殖2022-03-14
- 孫楊與泳池漸行漸遠 常帶貨到凌晨網友心酸2022-03-14
- 蘋果自研處理器再升級:4大4小8核架構,最2022-03-14
- 張文宏千字長文:這波疫情是倒春寒 春天必2022-03-14
- 保時捷底盤持續漏油,浦東4S店回應:只修不2022-03-14
- 全國首個“下線即驗車”車企誕生!理想汽車2022-03-14
- 臨近315,寶馬燒機油投訴量大增,車主卻發2022-03-14
- 又漲了!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涉及車2022-03-14
- 廣汽傳祺回應影豹、傳祺M8銷量下滑:與芯片2022-03-14
- 有新能源車賣一臺虧一萬 車企集體漲價!央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