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一顆牙,花了6萬多元,患者直呼“種不起”!集采來了
2022-03-21 14:03:27 來源:第一財經
種植4顆牙,花了6萬多元,患者直呼“種不起”——
集采來了,種植牙能大幅降價嗎?
專家表示,種植牙集采有望降低耗材費用,但價格整體下降仍需多方發力
“種一口牙相當于買一輛寶馬”“種一口牙相當于在縣城買一套房”……種植牙價格讓人“望而卻步”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一段時間以來,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醫用耗材的國家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紛紛落地,降價效果明顯,期待通過集采降低種植牙價格的呼聲越來越高。
種植牙費用貴在哪里?集采能否快速推動種植牙價格下調?種牙費用整體降低還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種一顆牙為啥那么貴?
最近半年以來,35歲的梁媛種了4顆牙。“治療過程還沒結束,目前已經花了6萬多元。”梁媛坦言“種不起”。
北京一家三甲口腔醫院的醫生黃偉介紹說,牙齒缺失問題的修復方案主要有3種,分別是種植牙、固定橋和活動義齒。“種植牙不僅外觀、使用壽命可以與真牙媲美,而且不損傷好牙,咀嚼口感也較好,所以備受患者青睞。”
國海證券2021年發布的《種植牙行業深度報告》顯示,我國種植牙數量增長迅速,2020年數量約達到400萬顆,銷量增長28.2%。
記者致電北京多家公立和民營口腔醫院咨詢獲悉,單顆種植牙的報價平均在2萬元左右。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教授林野介紹說,種植牙費用在國際上普遍較高,其成本構成一般包括4部分:種植體材料成本,種植醫生治療技術成本,修復體加工制作材料及技術成本,修復醫生治療技術成本。
記者在一家口腔專科醫院的收費單上看到,單顆種植牙費用主要包括:第一階段手術部分,種植體2600元,愈合基臺320元,種植手術費4500元;第二階段修復部分,修復基臺1500元,技工費(牙冠制作)2450元,修復治療費4050元。
不難發現,除了種植體等耗材費用,手術費和修復治療費等治療費用占了種植牙費用里的大頭。
林野表示,公立醫療機構承擔著復雜解剖條件和疑難病例的種植治療,對種植專業醫生要求更高,一個專業口腔種植臨床醫生的培養周期通常需要10年以上,教育成本很高。在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運營成本里,醫生的人力成本和房租場地成本,一般也高于種植牙材料本身的成本。
集采能否擠掉價格“水分”?
近年來,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不斷推進。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覆蓋面,對群眾關注的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集采能夠整合采購對象的用量,由醫療機構進行申報總量,通過集中帶量采購,實現‘以量換價’。”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醫療保障和護理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王艷艷向記者介紹說。
種種跡象表明,種植牙離集中帶量采購越來越近了。
去年11月,四川省藥械集中采購及醫藥價格監管平臺發布《關于開展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擬就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信息進行采集。
記者了解到,除四川外,目前浙江、寧夏等地也已陸續開展口腔醫用耗材歷史采購數據的填報工作,這些基礎數據將為地方集采試點提供依據。
在2月11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說,國家醫保局從2021年初就開始部署,由四川組織省際聯盟,研究種植牙體集采規程,廣泛聽取了臨床、企業和各地意見,目前方案基本成熟。
“從目前政策來看,種植牙集采中采購對象主要為種植體等耗材,集采能夠實現這部分費用的降低。”王艷艷說。
林野認為,種植牙耗材納入集中帶量采購必然會提高采購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耗材成本,可能會降低部分品牌種植牙的治療費用,造福百姓。“但也要正確理解集采政策,避免百姓期望值過高。集采只針對種植體等材料成本,不涉及其他成本。如同心臟支架集采后,耗材成本約700元,但手術治療的總費用仍需要約2萬元。”
此外,王艷艷還表示,目前種植牙市場主要以民營機構為主,其市場份額很大,但它們參加集采的意愿尚不清楚,如果公立醫療機構的“量少”可能會影響其價格降低幅度。
種牙價格整體下降仍需多方發力
扶持優秀民族品牌種植體企業發展一直被視為降低種植牙價格的重要途徑。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副主席于欣偉也在建議中提到,打破種植牙耗材進口壁壘,加快國產品牌替代;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口腔科學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
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陳金甫也表示,集采通過公開透明的競爭方式,逐步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價格形成機制,引導企業加強質量,積極開展產品研發,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當前,我國市場上種植牙進口產品有50多個,國產品牌僅20個。
黃偉向記者證實,國產種植體技術尚在起步階段,因為沒有經過長期臨床觀察和有效數據支撐,可靠性相對較弱,醫院很少采用國產種植體。
“相對于進口種植體,國內品牌種植體注冊報批程序復雜,周期長,注冊至少需要3年時間,造成一些國內企業不愿投資牙科產品,國產品牌產品偏少。”林野補充說。
想要進一步降低種植牙價格,口腔科醫護人員的培養與供給也要盡快跟上。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醫學人才隊伍不斷擴大,口腔醫療人才數量擺脫“貧瘠”、口腔市場的人才供需趨于平衡,才能逐漸降低治療成本。
此外,王艷艷表示,我國目前正建立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制度,面臨適度擴大個人賬戶支付范圍需求,可以考慮將種植牙費用由醫保個人賬戶進行合理支付,目前寧波已有試點。從長遠來看,種植牙保障可寄托于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的商業保險,由商業保險開發合理產品進行保障。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種一顆牙,花了6萬多元,患者直呼“種不起2022-03-21
- “雙碳”時代下,科羅娜發起啤酒行業低碳創2022-03-21
- 今天來回憶那些念念不忘的經典兒歌,你會想2022-03-21
- 勤耕不輟“植”此青綠 雪域高原“長出”綠2022-03-21
- 江西新增本土“1+33” 南昌啟動第三輪區域2022-03-21
- 疫情常態化后,餐飲行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局?2022-03-21
- 新一輪紓困政策如何救民航?民航局:前兩個2022-03-21
- “不讓休”“不敢休”!育兒假如何從紙面走2022-03-21
- 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土坑酸菜”,到2022-03-21
- 重慶一酒店員工從餐廚垃圾桶中舀油,多個部2022-03-21
- 3月20日上海各區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居2022-03-21
- 不再為“有名的綠茶品牌有哪些”問題傷神 2022-03-21
- 夜郎古酒余方強詮釋“人生從容,更愛晚熟的2022-03-21
- 一輛新能源汽車竟有3套續航標準 車主“傻2022-03-21
- 強信心增后勁 助力中小企業發展2022-03-21
- 截至2月底 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2022-03-21
- 北斗鐵路行業綜合應用示范工程通過驗收2022-03-21
- 森林草原防火季|視頻:《綠色呵護你我他,2022-03-21
- “刷單找死、不刷單等死”,刷單炒信亂象何2022-03-21
- 生態環境部公布 4家碳核查機構“碳造假”2022-03-21
- 今麥郎再發聲:百分百民企,無一分錢外資!2022-03-21
- 17歲學生因呼吸衰竭死亡,“實習”與“打黑2022-03-21
- 60歲女子五年間坑騙280余萬,卻將大部分贓2022-03-21
- 富士康:深圳園區基本恢復正常運營 將繼續2022-03-21
- 違停車主噩夢!柳州啟用“大臉盆”電子罰單2022-03-21
- NVIDIA下代顯卡危險了!被曝功耗失控、性能2022-03-21
- 亞洲第一座貨運樞紐機場 鄂州花湖機場試飛2022-03-21
- 特斯拉推送四大新功能:空調功能更新、新增2022-03-21
- 百分百民營企業,沒有一分錢外資!今麥郎再2022-03-21
- 盒馬超市買條鱷魚,以為是死的,結果一菜刀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