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上海“戰疫堡壘”:多名高齡新冠老人今迎治愈時刻,最強救治力量護佑生命
2022-04-20 21:40:18 來源:文匯
上海疫情防控正處最關鍵階段,令人欣慰的好消息也在出現!記者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最新獲悉:今天,有7名80歲以上老人新冠治愈,年齡最大者89歲。本輪疫情以來,該醫院收治新冠患者中不乏90歲以上高齡老人甚至部分百歲老人實現了新冠治愈。
除高齡老人,目前,作為上海新冠定點醫院的市公衛中心還收治了大量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孕產婦、血透等高危因素患者。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統籌部署下,在市衛健委和申康中心的組織協調下,在這座上海“戰疫堡壘”里,醫護救治團隊以決戰決勝的心態全力護佑人民的生命健康。
持續改進,“老、小、孕、重”四大人群分類救治
作為上海戰疫的“主戰場”,市公衛中心時刻牢記責任與擔當,自2020年初至今,始終用初心使命守護上海城市公共衛生安全。尤其是今年3月以來,公衛中心新冠在院人數屢創歷史新高。為全力做好集中收治任務,院方不斷挖掘自身潛力,通過不斷改造、優化臨床布局,整個金山院區所有醫療區域均納入閉環管理,用于新冠患者收治,在院病人數最高峰一度達到2300余人。
隨著后備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陸續投入使用,根據上級部門統一部署,公衛中心收治人群著重偏向“老、小、孕、重”四大人群,即高齡或合并嚴重基礎疾病老人、兒童、孕婦、重癥患者。
為此,公衛中心嚴格落實分類、分層、分區收治策略。其中,A區病房組團負責收治重癥及嚴重基礎疾病患者,C區收治高齡、高風險因素患者,外科大樓收治孕產婦、外科手術患者,門急診樓收治兒童患者及其家屬,B區承擔血透等其他患者。此舉不僅方便統一管理,更為實現集中專家和各類醫療資源提供空間優勢。
早干預防“重癥化”,精銳重癥團隊充實救治線
當在院患者處于高位狀態,為做好關口前移,防止患者輕癥轉重癥,早在3月初,公衛中心果斷抽調全院各科室精銳力量,組建重癥團隊充實抗疫一線救治力量。當前,公衛中心黨委副書記、呼吸與重癥醫學主任醫師李鋒率領著一支110人的公衛中心重癥救治團隊承擔一個病區的重癥救治任務。這支隊伍具備ECMO、CRRT、呼吸支持治療等重癥醫學救治能力,并且自2020年疫情之初一直磨練至今,具有豐富的新冠重癥救治經驗。
公衛中心的救治團隊不僅有長期進艙抗疫經驗,且都參與過2020年上海抗疫初期的重癥、危重癥救治,臨床經驗豐富。整個3月期間,公衛中心依靠自身重癥團隊,密切關注各類高危因素患者,提前預警,保證治療原發病基礎上,給予增強機體免疫、抑制炎癥反應、改善臟器功能等綜合治療措施,成功阻止了一大批患者的疾病重癥化趨勢。
公衛中心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奧密克戎毒株早期更容易引發呼吸道癥狀,一線醫生對有鼻塞、咽痛、咳嗽、低熱等呼吸道癥狀的新冠患者,會盡早干預,從而減輕癥狀,抑制病毒復制,加速患者康復進程。
隨著一線收治壓力不斷增加和重癥危重癥患者的出現,在做好患者管理的基礎上,公衛中心積極搭建救治平臺,通過院內調撥和緊急采購,提前準備各類緊急搶救設備儀器,成功打造CRRT、ECMO、呼吸治療師等重要的生命支持學科平臺,為兄弟醫院入駐支援打好基礎。4月7日,本輪疫情首支整建制支援公衛中心的十院重癥團隊成功進駐。
6支市級重癥團隊進駐,“內外合力”護航每一個生命
4月以來,隨著重癥患者增加,公衛中心經多方協調和籌措,快速添置10張調節體溫的升降溫毯、20臺營養泵、10臺CRRT、13臺有創呼吸機、35臺高流量吸氧、3臺血氣分析儀,為臨床救治再添助力。
在市衛健委、申康中心的組織協調下,當前,除十院外,市六、市一、市九、肺科、胸科等5家市級醫院派出重癥團隊整建制入駐公衛中心,閉環救治重癥患者。
在臨床救治中,公衛中心與支援醫院重癥團隊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則,動態調整救治力量,同時開展多學科專家會診,針對重型患者伴隨嚴重基礎性疾病的特點,在積極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予以呼吸機輔助通氣、體外膜肺氧合(ECMO)、抗病毒、抗感染、對癥營養支持等治療。同時,中醫中藥也全程參與救治,尤其注重中醫藥在對重癥或危重癥患者中跟西醫形成優勢互補,全力救治每位患者。
臨床救治全力以赴,專家團隊也在傾注全力。針對當前重癥患者,公衛中心救治方針始終匯聚各方專家力量,通過聯合救治模式為患者生命保駕護航。
在全國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的牽頭和指導下,上海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每日開展線上、線下查房,全面梳理在院患者救治情況。面對重癥和疑難病例時,多學科會診即時開啟,所有參與會診專家均為上海市專科會診專家庫成員,學科涵蓋神經內科、心內科、呼吸科、重癥醫學科、血液科、腫瘤科、內分泌科、老年醫學科等14個專科。
在此基礎上,由公衛中心院長、應急副院長牽頭開展院內聯合夜交班,全面匯總部署當日救治工作,不分晝夜竭力護航每一個生命!
作者:唐聞佳 范忭忭
[ 責編:李方舟]標簽: CRRT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直擊上海“戰疫堡壘”:多名高齡新冠老人今2022-04-20
- 保物流暢通 江浙各地為貨車司機提供便捷服2022-04-20
- 廣東:免費為入粵貨車司機檢測核酸 保障物2022-04-20
- 谷雨至百谷生 萬物生長蒸蒸日上 我國春播2022-04-20
- 農業展望 | 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2022-04-20
- 三年記錄,天空之眼來看寧夏石嘴山2022-04-20
- 【凡人微光】摩托車突然起火怎么辦?感人的2022-04-20
- 【凡人微光】動車上孕婦突然臨盆 眾人相助2022-04-20
- 【凡人微光】江水猛漲淹沒商戶物資 熱心小2022-04-20
- 浙江寧波“小聯合國”齊心抗疫:我是外國人2022-04-20
- 【社論】社會面清零,有這個信心2022-04-20
- 【上海戰疫】以物換物 上海社區愛心驛站“2022-04-20
- 守“滬”日志:心靈“能量補給站”助力“疫2022-04-20
- 【上海戰疫】能干“體力活”的機器人進駐上2022-04-20
- 是姐妹更是戰友!上海護士與江蘇護士抗疫中2022-04-20
- 上海一男子為賺取配送費偽造通行證,被警方2022-04-20
- 上海:截至19日重型患者52例,新增死亡病例2022-04-20
- 上海疫情呈下降趨勢,金山、崇明兩區首日達2022-04-20
- 小編隔離手記| DAY 5:金海園方艙首批解2022-04-20
- 楊在明:行政賠償新規為違法強拆中權益受損2022-04-20
- 如何評價優調可外穿拖鞋,真正實現拖鞋外穿2022-04-20
- 楊浦有一群“背書包”的大白,負重前行!2022-04-20
- 青浦區新冠感染者陸續治愈出院,隔離人員陸2022-04-20
- 長寧這個小區的志愿者名額,為何頻頻被“秒2022-04-20
- 寶山這群黨員志愿者用無私奉獻,為居民筑起2022-04-20
- 好麗友回應漲價傳聞 稱2022年內未做過任何2022-04-20
- 上海全市疫情近幾天呈下降趨勢 兩個區社會2022-04-20
-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2022-04-20
- 當你手機耗電量異常 極有可能是被種“芯”2022-04-20
- 國家醫療保障局嚴正聲明:未以短信形式發送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