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內蒙古首支ECMO團隊:做新冠患者能抓得住的“救命稻草”
2022-04-23 20:46: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ECMO團隊進倉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專訪內蒙古首支ECMO團隊:做新冠患者能抓得住的“救命稻草”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22日電 題:專訪內蒙古首支ECMO團隊:做新冠患者能抓得住的“救命稻草”
中新網記者 張瑋
“這是內蒙古新冠肺炎ECMO成功救治的首例患者,現在她已經出院進入康復期了。”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ECMO小組組長李偉,提起前不久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緊張的救治工作,驕傲溢于言表。
歷經兩個月的新冠肺炎襲擊,本輪疫情呼和浩特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于近日動態清零,李偉帶領的ECMO團隊也恢復正常接診工作。
內蒙古的首支ECMO團隊于2015年成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支團隊成為確診患者救治工作中唯一一支ECMO小組。
李偉介紹,ECMO(體外膜氧合)被民眾稱為“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為患者進行體外呼吸與循環。“暫時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讓肺進行休養。”
2022年2月15日至3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定點醫院累計收治呼和浩特市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6例。其中,年齡最小的1歲,最大的89歲,重癥病例占比6.88%,60歲以上患者重癥占比高達73.33%。
“我們搶救的這例病例也是一名高齡患者,合并基礎病。”李偉回憶道,當時病人病情發展較快,相繼采取無創呼吸機支持和氣管插管有創通氣后,病人的整體情況還是沒有好轉,氧合指數持續下降。
圖為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ECMO小組部分成員。 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供圖
“接到進倉通知后,我們9名醫生、5名護士迅速集結,攜帶ECMO設備直奔定點醫院。”“爭分奪秒”在ECMO醫療救治過程中顯得更加形象。
進入負壓病房后,醫生們發現病人的情況還在繼續惡化,血氧飽和度大概只有60%左右(正常人95%以上),血壓開始下降,通氣功能極差,情況危急。
給病人上ECMO相當于一臺小手術,更何況在隔離病房,開放式的操作過程是醫護人員距離新冠病毒最近的時刻。
為了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和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體外循環醫生負責機器安裝和運行,麻醉醫生、ICU醫生同時完成上腔和下腔穿刺置管。
“半個小時之內,我們讓機器順利運轉了起來。”即使現在談及當時的情形,李偉還是會緊著一口氣。
“其實,過程還是很坎坷的。”李偉笑了一下,說,在負壓病房里,機器和醫護人員都進去顯得特別擁擠,很快,面屏上就全是汗水,根本看不清。“只要面屏濕了,我們就趕快出去透口氣,稍微好一點便抓緊再進病房操作。”
李偉說,在新冠肺炎疫情中,ECMO救治的總體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所以,這名患者ECMO機器運轉的兩周時間,團隊里的醫護人員便4個小時一班,持續24小時不間斷守護在病人和機器旁邊。
更“壯觀”的是,七八名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每日一“翻”。
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過程中很有效的一個治療手段是“俯臥位通氣”,但是上ECMO是需要仰臥位置管,這就意味著,每天都需要把病人“翻”一次。
李偉介紹說,病人當時身上有呼吸機、ECMO的很多置管,整個管路大概有一兩米。“不論哪根管子脫落或者出問題,病人可能就會有危險。”
12個小時的“俯臥位通氣”,醫護人員有的扶著管子,有的“翻”病人……李偉說,每天“翻”病人也是一項“大工程”。
在ECMO機器運轉兩個星期后,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逐漸好轉,胸片和CT中的片狀陰影消失明顯,可以恢復自主通氣,符合撤機標準。
在李偉看來,盡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爭取做一棵能被抓得住的“救命稻草”,是ECMO團隊始終堅持的初心。(完)
[ 責編:叢芳瑤]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專訪內蒙古首支ECMO團隊:做新冠患者能抓得2022-04-23
- 浙江寧波多舉措幫助司機應對防控政策動態變2022-04-23
- 吉林解決好生活物資供應 有序推動復工復產2022-04-23
- 上海采取綜合措施防控疫情2022-04-23
- 博鰲論壇記者觀察丨中國已經成為彌合免疫鴻2022-04-23
- 這份宇宙級的浪漫,為你而來2022-04-23
- 中國航天日主題微視頻:星空2022-04-23
- 讀書之美 | 康震:沒有閱讀也就不可能有2022-04-23
- 讀書之美 | 作家徐懷中邀您暢游書海,盡2022-04-23
- 上海抗疫直擊:25部私家車,建起志愿車隊2022-04-23
- 我的“大白”爸爸2022-04-23
- 讀書之美 丨伏案讀書,仰望星空2022-04-23
- 同心守滬 健康是福 民族品牌企業康師傅百2022-04-23
- 上海:積極組織環衛一線作業人員復工復產 2022-04-23
- 為炫耀虛構倒賣物資賺取暴利 上海一男子被2022-04-23
- 上海長寧:努力讓快遞小哥“安全上崗” 讓2022-04-23
- 上海:昨日本土確診病例出院1875例 解除集2022-04-23
- 同舟共“吉”!江西援吉醫療隊返程2022-04-23
- 上海曙光醫院轉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 已2022-04-23
- 吉林省長春市城市管理局:全力阻擊疫情 筑2022-04-23
- 上海古丹路方艙醫院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出院2022-04-23
- 上海疫情防控已出現積極向好趨勢2022-04-23
- 上海制定“中醫藥救治專家共識” 努力降低2022-04-23
- 上海寶山區方艙醫院:184名患者治愈“出艙”2022-04-23
- 上海金山區楓涇鎮備農資保春耕 鄰村代購 2022-04-23
- 海南援滬醫療隊——“所有的付出都值了”(2022-04-23
- 上海文旅系統:全力服務抗疫 謀劃復工復產2022-04-23
- “血脈”正打通!上海復工復產進行時2022-04-23
- 上海:臨港方艙醫院升級床位 提高患者收治2022-04-23
- 外交部:正是美國在試圖挑戰當前的國際規則202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