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營養周:老年人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全球熱點
2023-05-21 12:19:0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題:全民營養周:老年人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趙丹丹、邰思聰、帥才
5月15日至21日是第九屆全民營養周,主題為“合理膳食,食養是良醫”。近年來,我國多地陸續開設“老年餐桌”,老年人在營養攝入方面得到一定優化,但仍有不少老年人認為“千金難買老來瘦”,也有不少老年人沿用“油多不壞菜”的做法,營養攝入不足與營養過剩并存,影響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以前咸菜稀飯,現在飯菜營養
中午時分,記者在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重慶街道光明社區老者餐廳看到,不少老人正在就餐。餐架上,紅燒刀魚、紅燒肉燜蛋、雞蛋糕、土豆絲、綠葉菜……葷素搭配的菜品列成一排,足有二三十種,湯、粥、小咸菜和各種面食也供應豐富。
“以前一個人在家吃飯,冷冷清清菜又少,現在一到飯點大伙兒就都來了。”“菜品特別豐富,葷素搭配也好,在家里做不到。”餐桌上,老人們對食堂贊不絕口。目前,該老者餐廳每天中午有100多名老人前來用餐。
5月17日中午,居民在長春市朝陽區重慶街道光明社區老者餐廳用餐。新華社記者趙丹丹 攝
自從北京市西城區廣外南街63號院的養老助餐點開業后,“中午吃什么”就成了附近居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中午11點,紅楓盈養老驛站的配餐車準時到達助餐點,工作人員按照前一天的訂餐名單為居民們打餐。
“我昨天看群里的菜單,今天有咕咾肉,我不會做,所以想訂一份嘗嘗。”附近的社區居民李祥林介紹道,養老助餐點開設了微信點餐服務,大家前一天點餐,第二天中午就能在樓下取餐,非常方便。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教授謝林表示,人口老齡化是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基本國情,老年群體的營養攝入尤為重要,社區食堂逐漸增多,專業化的營養膳食管理不斷進步,老年人的營養攝入將更加合理。
老年人營養攝入仍存三大難題
記者調研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吃不飽”導致的老年人營養不良幾乎沒有了,更常見的是“吃不好”導致的肌肉萎縮和飲食不科學導致的“三高”問題。
——“千金難買老來瘦”不可取
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2030年健康老齡化行動十年》中提出,重點關注老年人的功能發揮,以實現健康老齡化,其中營養不良和衰弱狀態是兩大阻礙因素。記者采訪中發現,一些老人因咀嚼、味覺、吞咽等能力下降,常常以素食為主,并堅信“千金難買老來瘦”,認為瘦就是健康。專家表示,以素食為主會導致老年人蛋白質攝入嚴重不足,從而發生肌肉萎縮,讓機體陷入惡性循環。“蛋白質的攝入十分必要,有助于延緩肌肉衰減,減少老年人失能風險,為了瘦而放棄肉,是十分有損身體健康的危險行為。”謝林說。
——“油多不壞菜”不健康
記者在湖南一些地方調研發現,由于當地飲食特點,一些老年人習慣了重油重鹽的飲食,每天攝入的鹽和油脂超標,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一些老年人受“油多不壞菜”等陳舊營養觀念影響,習慣煎炸的烹調方式,導致患上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數量增多。
湖南航天醫院腎內科醫生李慧晶表示,近年來,我國老年糖尿病患者增多,其醫學營養治療原則是量入為出、量體擇食。但還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管不住嘴,存在過度營養問題,導致病情加重。此外,有受訪專家表示,也有部分老年人為改善血糖、血脂、血壓等指標,選擇吃素或吃得很少,但指標下來了,身體又出現了其他問題。
——亂用保健品很危險
近年來,很多老年人熱衷于轉發各種所謂“養生知識”,不少人甚至落入“保健品騙局”。受訪專家表示,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老年群體對營養知識的渴望,以及科學知識供給匱乏。
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曹明富表示,目前我國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健康科學素養不高,對合理膳食了解少。
“近年來發生的老年人過多服用維生素導致中毒、亂服保健品、自行配制草藥治病被送醫搶救等事件,都敲響了老年人健康警鐘。”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老年病科劉幼碩教授說。
加強老年營養健康科普和膳食改善
國家衛健委數據測算顯示,“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受訪專家建議,要從多方面加強老年人營養攝入,改善飲食結構,讓他們吃得科學、活得健康。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雷光華表示,要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服務和管理水平,加強老年健康知識宣傳和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加強對老年患者的健康指導和營養指導,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
北京協和醫學院老年醫學系主任劉曉紅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能量攝入較青壯年期減少,同時30%至36%的老年人存在至少1種微量元素的缺乏,所以老年人需要更加均衡健康的膳食搭配,以彌補熱量攝入減少。她建議,針對不同疾病應采取不同的飲食模式、微量營養素攝入目標及體重管理。
謝林表示,多種慢性疾病的侵襲和生理功能的減退使老年人的營養需求特殊而復雜,但目前為高齡、衰弱老年人提供的特殊食品還十分匱乏,相關領域專家、從業人員應在產品設計、加工技術等方面確立新的工作重點和方向。
[ 責編:袁晴]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全民營養周:老年人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全球2023-05-21
- 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簽約98個重點項目 協議2023-05-21
- 焦點要聞:用電數據折射南方區域經濟活力2023-05-21
- 【山西晉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原黨工委副書記、2023-05-21
- 世界播報:東吳證券:給予華友鈷業買入評級2023-05-21
- 每日看點!惠來縣發布橙色暴雨預警2023-05-21
- 環球新消息丨“10的30次方”有簡稱了!國際2023-05-21
- 掘金G3大勝湖人!穆雷轟37分,約基奇+3配角2023-05-21
- 前4月全省規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11.9%2023-05-21
- 環球訊息:華鑫證券:給予洋河股份買入評級2023-05-21
- 選家用車看過來!這款7座布局中大型MPV,百2023-05-21
- 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簽約98個重點項目 協議2023-05-21
- 翩翩撈紙舞 陣陣宣紙香2023-05-21
-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氛圍濃 西洽會2023-05-21
- 安徽合肥“智造”:每0.5秒就可下線一臺筆2023-05-21
- “搭子”正在年輕人中流行,超過一半的受訪2023-05-21
- 天使之翼2密碼十級 天使之翼2密碼2023-05-21
- 世界要聞:產品為矛渠道為盾,改革深化開啟2023-05-21
- 短訊!A股130家千億市值公司:工業富聯市值2023-05-21
- 本周機構調研183家上市公司,晶晨股份成機2023-05-21
- 叱咤風云(叱石公園)2023-05-21
- 觀速訊丨“津夏”開啟文旅盛宴 180余項活2023-05-21
- 天津市第37屆科技周開幕 時訊2023-05-21
- 天天速訊:全國春播糧食已過八成2023-05-21
- 625米!挑戰世界新高度|花江峽谷大橋正在2023-05-21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不用農藥化肥 江蘇戴莊2023-05-21
- “離太陽最近”的圖書館-天天觀速訊2023-05-21
- 打卡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天天快資訊2023-05-21
- 奮斗者·正青春|鄧晶:“愿意做有挑戰性的2023-05-21
- 國家隊來了!國產中文大語言模型“天河天元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