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布報告:2021年校外教育培訓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
2022-03-10 15:12:22 來源:中國網產經
中國消費者協會昨天發布的《2021年校外教育培訓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指出,2021年,受新冠疫情以及校外教育培訓行業治理政策的沖擊,我國校外教育培訓領域消費維權輿情及消費者投訴呈上升趨勢。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有關校外教育培訓的投訴案件共80528件,同比增長43.4%;教培機構頻現跑路及退費風波成為2021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之一 。
合同糾紛是消費者投訴的主要焦點之一。部分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在面對消費者退款訴求時,往往利用格式合同抗辯,而其中的條款存在諸多對消費者不公平的內容,如隱藏“公司保留最終解釋權”“協議一經簽訂,概不退款”等。
售后服務是消費者投訴的第二大焦點。部分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假借“雙減”政策,關門停業,拒不退款;部分機構以各種理由拒絕或拖延退費,誘導消費者換課;部分培訓機構退費條件苛刻,以“超過退費有效期”為由不予退款,規定消費者參加促銷活動贈送的課程只能在購買課程消費完后使用,一旦申請退款,贈課、優惠等項目將自動取消。
虛假宣傳也是校外教育培訓領域投訴的焦點之一。有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虛構學員培訓案例、師資力量和培訓效果,編造消費者評價數據;有的夸大培訓機構實力,實際教學質量與體驗課、試聽課相去甚遠。特別是一些線上培訓機構,宣傳“智能交互、即學即用”,實際上只提供教學視頻、電子教材。
預付式消費也存在較大風險。一些培訓機構以折扣優惠誘導收取大量預付費,后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倒閉、跑路后預付費用難以追討;部分培訓機構為規避“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的規定,采取買3個月贈3個月課程、分班次付款等方式,變相提高單次課程和總的培訓費用。
對此,中消協建議,將國家現有政策中關于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性質界定、設立審批、教育教學、教材使用、收費監管、服務合同、從業人員、法律責任等,探索以制定“社會教育促進法”的方式提升固化,全面立法規制,推進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規范化、法治化,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更加全面、權威的維權依據。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中消協發布報告:2021年校外教育培訓領域消2022-03-10
- 聚焦靈活就業群體,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科2022-03-10
- 全國政協委員楊忠岐:出走到西伯利亞的東北2022-03-10
- 國家醫保局提醒:收到這條醫保短信 千萬不2022-03-10
- 突發!臺灣臺東縣海域發生5.1級地震,福建2022-03-10
- 王先進委員:探索電動自行車“以換代充”等2022-03-10
- 王先進委員:推動構建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交通2022-03-10
- 觀點海報丨尚金鎖代表:推進制定糧食安全保2022-03-10
- 有一種奔赴,是為了香港同胞!2022-03-10
- 萬人說新疆 | 姐姐的vlog2022-03-10
- 萬人說新疆 | 凱賽爾·艾比都拉:愛漫畫2022-03-10
- 史上罕見!美股大幅高開,大型科技股普漲,2022-03-10
- 董明珠:希望三年時間能有接班人脫穎而出 2022-03-10
- 歐洲市場突然大爆發!英法德三大指數暴漲,2022-03-10
- 國際原子能機構: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完全與電2022-03-10
- 全國人大代表楊金龍:不要被內卷壓垮,千萬2022-03-10
- 每升油僅2.57元!中國女子在俄羅斯用銀聯卡2022-03-10
- 劃傷別人的車就能挽回女朋友?男子被行拘!2022-03-10
- 英偉達和AMD的顯卡價格正在大跌,現在曙光2022-03-10
- 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安全是2022-03-10
- 常態化疫情防控 | 各地出臺多項措施 筑2022-03-10
- “刷新”幸福感 代表委員說教育2022-03-10
- 委員通道丨馬蕭林:文博人以開放思維 讓文2022-03-10
- 新華全媒+|聚焦青島萊西疫情:科學“戰”2022-03-10
- 從運動員需要出發2022-03-10
- 享受體育的樂趣2022-03-10
- 吃味精真的對身體不好?知道真相后眼淚掉了2022-03-10
-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全國大部氣溫開啟“隨2022-03-10
- 兩會相冊丨穿越時空 再見“溜溜”的她2022-03-10
- 復古外觀致敬經典,大眾發布全系純電MPV車型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