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下,生物科技企業的現金儲備狀況如何?
2022-03-28 09:01:12 來源:第一財經
目前不少在港交所或者科創板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股價陷入深度破發狀態中。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耗時漫長,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彈藥”投入,資本市場的陣陣寒意無疑給很多企業的再融資增添了很多的不確定性。
此時生物科技企業們的現金儲備狀況如何,還可以再維持多長時間的研發投入?在近期的一些企業年報業績交流會上,該問題頻繁被提及。
近期,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生物科技企業高管均認為,在資本寒冬下,企業更需要加強自我造血能力,而不是再單純依賴外部融資。
“資金可支撐兩到三年研發”
最新一家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是樂普生物(02157.HK),這是從心血管介入器械廠商樂普醫療分拆而出的腫瘤藥企,在歷經波折后,終于在2月23日完成掛牌交易,但上市后的首秀,還是以暗淡收場,當天股價收盤價格錄得7.14港元/股,與發行價幾乎持平,這樣的價格,更低于公司IPO前的C輪融資價格,彼時每股發行價格是6.7元(港元約8.24元左右)。
自樂普生物完成掛牌交易后,截至3月26日,已有足足一個余月的時間,未見再有新的生物科技企業敲鐘上市的,這打破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港交所每個月維持一到兩家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節奏。
早于樂普生物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股價出現大面積破發的,已屢見不鮮。
生物科技企業的資本寒冬,與外部經濟大環境趨冷、市場擔憂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等不無關系,但這波寒潮,從2021年下半年持續至今,究竟還會再持續多久,多數人心里并沒有底。這種局面下,誰掌握了更多的現金,誰就更有底氣可以穿越寒冬。
“在過去的2021年,公司現金流獲得持續改善,在首個商業化產品‘耐立克’實現銷售的同時,公司于2021年成功完成配售增發股份募得資金13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貨幣資金為17.4億元,較2020年年末增加70.3%,這足夠保障我們未來兩年的藥物研發。”在近日的業績交流會上,亞盛醫藥董事長、CEO楊大俊對第一財經記者等在場人士說道。
兆科眼科首席財務官馮新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科技公司在美國與中國香港資本市場都經歷了明顯的波動,港股18A規則對于許多投資者來說仍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投資者需要時間來適應生物科技公司的波動性,并更專業地評估這類公司的風險。因此,生物科技公司必須擁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支持,以抵御資本市場的短期挑戰。幸運的是,公司自2021年4月上市后,憑借IPO募集資金,目前擁有超過20億元的現金儲備,可以覆蓋未來兩到三年正在進行的產品研發、銷售以及營銷工作。”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21家生物科技企業披露了2021年年報。
具體來看,賬面上持有現金最多的是百濟神州(BGNE.NS、06160.HK、688235.SH),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公司的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高達41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24億元。如此多的現金儲備,受益于公司2021年12月15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借助這次上市,公司不僅成為全球首家同時在科創板、港交所、納斯達克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而且也成功募得資金超過200億元。
僅次于百濟神州,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再鼎醫藥(ZLAB.NS、09688.HK)賬上的現金總額達到了14.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9.76億元)。另外,諾誠健華(09969.HK)、康希諾生物(06185.HK、688185.HK)賬上的現金皆在50億元以上;此外,還有多家企業的現金儲備均高達15億元以上。
整體而言,絕大部分企業2021年的現金儲備,仍在超越公司2021年的研發投入。
接下來,藥企們如何提高研發效率,同樣備受關注。“對于新產品的開發工作,我們采取自主研發與授權合作結合的雙驅動方式,在license in(許可引進)方面,我們不會參與競標戰,而是會仔細評估產品的質量和投資回報率,此外,我們還將與學術機構和研究醫院合作開發早期項目等。”馮新彥說。
加速商業化
多位生物科技企業高管形成的共識是,此時資本寒冬下,企業更需要加強自我造血能力,而不是再單純依賴外部融資。
在2021年財報里,能夠實現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尚寥寥無幾,康希諾生物是其中的一家,得益于新冠疫苗上市,公司年內利潤達到19.07億元,成功扭虧為盈。
部分還處在虧損中的企業,得益于產品的逐漸上市,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百濟神州美股財報顯示,公司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76億元,同比大增281%,同時,公司凈虧損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3億元,同比收窄13%。
與此同時,諾誠健華、藥明巨諾(02126.HK)、復宏漢霖(02696.HK)等企業業績亦有所減虧。有一些藥企已提出要加速商業化,以此應對當下行業發展低谷期。
在近期的業績交流會上,復宏漢霖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張文杰表示,2022年,公司要從Biotech(生物科技)向Biopharma(生物制藥)轉型。“從規模、總人數、總收入、產品數量等多個方面來看,Biotech和Biopharma兩者有相當大的區別,前者是以研發為主的公司,而后者是集研發、生產、商業化為一體的公司,擁有更豐富的產品管線,而且管線分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并具備相對比較全面、平衡的組織能力。Biopharma的標準之一是,財務上能夠依靠產品銷售所帶來的現金流,擺脫對外部資金的依賴,形成一個有機的、健康的、良性的運營狀態。”
在過去的2021年,復宏漢霖在售產品主要是4款生物類似藥,分別為曲妥珠單抗(漢曲優)、利妥昔單抗(漢利康)、貝伐珠單抗(漢貝泰)、阿達木單抗(漢達遠),其中前兩者是公司營收的主要貢獻者。目前公司在創新藥上的布局開始迎來豐收。
近日,復宏漢霖宣布,旗下首款自主研發的創新藥PD-1抑制劑H藥——漢斯狀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用于治療經既往標準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的成人晚期實體瘤適應癥。
另外,一些還未有產品實現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試圖從今年起開啟商業化進程。
兆科眼科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李小羿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司預計將于2022年推出首款商業產品,公司正在建立創新商業化戰略,具體的商業化戰略整合了傳統的銷售渠道以及在線醫療平臺、電子商務等新興渠道。
天風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認為,隨著多項創新藥相關的注冊審批、醫保準入、終端推廣等政策發布,中國創新藥行業邁入商業化關鍵時期,部分商業化品種具備重磅品種的潛力,隨著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品種持續增多,就創新藥企業而言,結合自身產品特點,采取符合企業自身資源狀況的創新藥策略有機會在商業化階段獲得更大的成功。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資本寒冬下,生物科技企業的現金儲備狀況如2022-03-28
- “洛陽紙貴”卷土重來?各大紙企密集宣布漲2022-03-28
- 助力旅游業恢復發展 廣東出臺7條旅游業專2022-03-28
- 需求缺口不斷擴大 國產大豆價格連續小幅上2022-03-28
- 95后教師夏菁:離開大量的作業、考試,是不2022-03-28
- 多地大力扶持預制菜,下一個萬億市場在這里2022-03-28
- 李想:理想AEB開發團隊十幾萬人 建議所有2022-03-28
- 中國新能源汽車掀起“漲價潮” 近20個品牌2022-03-28
- 比亞迪王傳福:電池續航比肩燃油車 能量密2022-03-28
- 全棧自研小鵬G9內飾圖曝光 配全液晶儀表盤2022-03-28
- 三把“指甲刀”?別克全新車型內飾圖曝光2022-03-28
- 比亞迪宋PLUS DM-i最強對手 哈弗H6 PHEV2022-03-28
- 百萬買豪車,沒開多久卻因為同一問題四次進2022-03-28
- 國產車真的崛起了!英國威廉王子訪問巴哈馬2022-03-28
- 5月發布!第一款驍龍8Gen1+手機即將發布2022-03-28
- 不考慮職位后,被公司經理辱罵并拉黑!網友2022-03-28
- 公版極盡奢華 北美品牌全新RT3090Ti發布2022-03-28
- 女子每天吃咸魚,查出鼻咽癌,初期可能沒有2022-03-28
- 你網購的商品幾天能到貨?多地快遞物流階段2022-03-28
- 3/30/22日期定了!Intel即將發布全新銳炫顯卡2022-03-28
- 格力回應未給員工足額繳納公積金:正研究補2022-03-28
- 《魔獸世界:懷舊服》“巫妖王之怒”版本引2022-03-28
- 缺芯少魂!未來一段時間內,車企仍將遭受“2022-03-28
- GPD掌上游戲本WIN Max 2來了:全球首發In2022-03-28
- 金豆豆成年輕人理財新寵 業內人士提醒:理2022-03-28
- 限速120可以開到143?交管局權威解答:不扣2022-03-28
- 樂事薯片吃出一撮毛發賠付1000元 客服:是2022-03-28
- 堿性水有治療功效?云南一水企發視頻稱:喝2022-03-28
- “3·21”民航事故調查人員確認第二個黑匣2022-03-28
- 微信支付手續費上漲,安徽交通一卡通暫停提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