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疑似空倉、產品凈值零波動,各路機構如何看待前景?
2022-03-28 10:42:00 來源:第一財經
近期,一則私募大佬疑似空倉的消息引發關注。
東方港灣掌門人但斌上周被曝出“疑似空倉、產品凈值零波動”,隨后,第一財經記者電話聯系了但斌,他表示,目前倉位的確比較低,大概在10%。
那么,在當前國內外局勢不穩定、疫情反復的背景下,各路機構是如何看待市場前景的?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后發現,除了近乎空倉的但斌,多數絕對收益的私募或外資機構都處于半倉的狀態。“去年12月各機構倉位都很滿,因為考慮到美聯儲可能要到2022年6月才加息,國內仍有緩沖機會,再加之市場對寬松政策預期較高。但烏克蘭局勢的爆發令人始料未及,美聯儲也已經開啟加息,目前我們保持四五成倉位的防御態度,否則組合波動會很大,仍需要觀察‘政策底’的到來和海外局勢變化,但也不能把倉位降得太低,因為‘后疫情時期’的不少機會仍存。”凱思博中國股票投資總監徐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相比之下,此前飽受市場詬病、被認為導致市場下跌的量化卻多數滿倉。“量化永遠不會空倉,斷電也不會空倉。量化Alpha策略追求超越基準指數的,這類策略由于股指期貨對沖頭寸的存在,其實也一直都是滿倉股票的,量化多頭策略也是國內主流量化策略。”某頭部量化機構人士對記者稱。
由于機構策略性質不同,它們的倉位情況亦不同,但投資人士的態度仍較為接近。隨著3月16日起的“空頭回補”告一段落后,市場重歸震蕩主線,真正長線做多的資金尚未明顯加倉。不過,隨著支持政策加速傳導、行業監管政策趨于明朗化、疫情防控推進,多數機構仍看好中國市場的機會。
股票多頭半倉觀望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私募大佬但斌旗下上百只產品疑似空倉或輕倉運行。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自3月以來,但斌旗下產品均已更新了3次凈值,但幾乎所有產品的凈值波動都趨近于0。而其他更新凈值的私募產品,受3月市場大跌影響,均出現大幅回撤。
因而,媒體和投資人推測,可能早在2月底,但斌就已經大幅降低倉位,而上一次但斌疑似空倉還是2018年下半年。不過,當時短短半年后,市場就在極度悲觀下啟動了長達2年多的牛市。但斌也大幅提高了產品倉位,凈值不斷攀升。
對此,但斌近期也在個人微博上回應稱,“東方港灣經過2008年與白酒危機之后,在我們賣出原則里面加了一條‘遇到系統性風險’也會考慮賣出暫避,2018年修訂的《時間的玫瑰》里面也有談及。今年以來烏克蘭局勢及之后的衍生風險是我們的聚焦點,當然也包括其他一些思考。”
這也相當于間接承認了空倉的事實。他還自我反思稱:“從2021年2月始至2022年2月,整整一年我們的A股與港股投資做得非常不好,我常常自責也經常反思、思考——投資理念交織社會環境的變化該如何進行投資取舍。”
不過,空倉仍是少數,據記者對多家中、外私募機構的采訪,即使持防御性態度的機構,倉位普遍也在四五成。
內地某頭部私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港股早前遭遇國際資本做空,估值嚴重低于基本面,可以看到離岸市場有機構到處借股票砸(融券賣出),也有機構為了自救而融券。但由于3月16日下午六部委強勢發聲,這也導致眾多空頭只能平倉,而這種平倉帶來的反身性是巨大的。”他也提及,目前倉位在四五成左右,“空頭回補”行情結束后,仍要觀望后續國際形勢的變化。
據記者了解,3月16日開始,在逼空行情下,對沖基金主要購買的標的就是騰訊、美團、快手、B站等,大多數操作是用來回補他們3~4天前的賣空倉位。但大型機構的長線多頭資金現在還在進一步觀望。
富達國際亞洲股票投資總監繆子美對記者表示,近期,投資者被兩種不確定因素擾亂:一個是“黑天鵝”,即俄烏沖突;另一個是“灰犀牛”,除監管政策的持續調整外,中國可能還面臨疫情反復以及在美中概股退市等不確定性。
多數量化仍滿倉運行
相比起多數絕對收益的私募機構,量化策略多數滿倉運行。
“量化多頭策略一般都是滿倉運行,這也是國內主流量化策略,這類策略是追求超越基準指數的,而且已經在期貨市場對沖了,因而永遠都滿倉。”某量化人士表示,“比起量化,A股殺跌的主力可能更多是私募多頭、公募‘抱團者’以及設定了預警線止損線的專戶產品等。”
去年四季度以來,隨著市場的殺跌,各界將目光都聚焦在了量化策略的回撤之上,但隨著量化規模的攀升,持續取得去年二三季度驚人的漲幅本來就并非易事(不少策略年化收益一度飆升至超過60%的水平),一些追蹤指數的量化指數增強策略出現回撤也是正常情況。
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2月,量化各策略的平均收益均收得正值,其中股票量化策略業績恢復明顯,2月的平均收益達到了3.33%,近一年的平均收益升至13.54%。多以股票為重點配置對象的量化多策略也受益回暖,單月平均收益達到了2.12%,居第二位。相比之下,由于商品期貨的行情略有降溫,管理期貨量化的表現稍遜于上月,單月平均收益錄得1.24%。
雖然,量化各策略業績修復趨勢明顯,但在量化私募機構方面,幻方、九坤、靈均等頭部機構也有部分產品凈值有待進一步修復。其中,幻方量化在Wind有業績展示的189只量化產品中,有62只產品的最新凈值低于1元。這也說明這輪始于去年的私募回撤危機還沒有消退。在此背景下,有業內人士強調,任何策略都有周期性,而量化機構的規模也需要與策略容量、投研能力、市場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相匹配。
事實上,在海內外市場飽受詬病的高頻量化在中國很少見,更不用提毫秒級的超高頻,這種被稱為“割韭菜”的策略更多在美國市場。鳴石投資創始合伙人房明對記者表示,中低頻是主力軍,中國量化行業要崛起,中低頻的賽道必須走起來。目前的挑戰在于,比起歐美市場機構當道,中國仍是散戶主導,部分機構海外高杠桿產品業績一度大幅回撤引發軒然大波。“理論上杠桿本身不是問題,尤其是海外市場融資成本很低,但關鍵是客戶很少意識到杠桿的風險,買時更看重的是收益,并認為可以忍受回撤,但當回撤真實發生時,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關注國際形勢、靜待“情緒底”
整體而言,目前投資機構仍在等待“情緒底”的到來,國際形勢的變化也尤為關鍵。
就國內情況來看,繆子美表示,進入2022年,中國仍然處于寬松的政策環境中。根據截至2月底的各項數據包括工業生產、發電量和在線銷售等都顯示出強勁持續的增長勢頭,實際表現均優于預期。同時,中國房地產市場銷售持續反彈。但目前來看,近期政府為刺激房地產需求出臺的措施,例如有針對性地放寬房貸利率等,其成效仍需觀望。
相比之下,海外已開始收緊貨幣環境。目前,全球通脹形勢進一步加劇,美國的CPI和PPI都創了40年新高。“二戰后可比的通脹只有1972~1982年的通脹,但是那次通脹曠日持久,對全球經濟和全球資本市場都造成了巨大傷害,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道瓊斯指數1973年1月最高點為1067點,但是到了1982年8月低點只有776點,十年時間道指沒漲反倒下跌了27%。”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告訴記者。
上周,油價不知不覺地又摸上了110美元/桶,各大機構認為,本輪油價創歷史新高是大概率事件,即150美元/桶上方。油價的快速上漲帶動幾乎所有的大宗商品上漲,農產品價格也在不斷攀升,美國的CPI在2月的7.9%之后還會繼續創新高。
3月時美聯儲僅加息一次25BP,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已經飆升至近2.5%的階段新高。高盛認為,今年還會加息6次,未來不排除會出現一次加息50BP的可能性,預計2023年的最終利率維持在3%~3.25%。今年5~6月開始,美聯儲還可能將開啟每個月600億~800億美元的縮表計劃,若果真如此,速度將是上一次縮表的兩倍。
吳照銀認為,美國聯邦基準利率未來一年半時間將會上升到2.75%~3%。對比歷史上聯邦基準利率與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大概在今年底明年初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將會上升到3%以上。屆時,中美利差持平甚至倒掛,未來跨境資本流動的變化需要關注。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私募大佬疑似空倉、產品凈值零波動,各路機2022-03-28
- 20多家新能源車企宣布上調售價,二季度或進2022-03-28
- 白酒概念持續下跌舍得酒業跌超7%,山西汾酒2022-03-28
- 中國首個純凈底妝品牌Cover Monster封面精2022-03-28
- 國民新生代底妝品牌Cover Monster封面精靈2022-03-28
- 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同比增長13.9%2022-03-28
-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2022-03-28
- 上交所:將為上市公司提供“云上市”服務2022-03-28
- 為方便核酸檢測 上海市民請提前在健康云登2022-03-28
- 上海3月27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0例、本土無2022-03-28
- 3·8女神節眼霜好物推薦!水密碼白金眼霜淡2022-03-25
- 孩子核酸現場為防疫者跳舞引爭議 網友抵制2022-03-28
- 培育鉆企業集體業績大增,“克拉自由”能否2022-03-28
- 3月26日起,上海多個非重點區域實施抗原檢2022-03-28
- 資本寒冬下,生物科技企業的現金儲備狀況如2022-03-28
- “洛陽紙貴”卷土重來?各大紙企密集宣布漲2022-03-28
- 助力旅游業恢復發展 廣東出臺7條旅游業專2022-03-28
- 需求缺口不斷擴大 國產大豆價格連續小幅上2022-03-28
- 95后教師夏菁:離開大量的作業、考試,是不2022-03-28
- 多地大力扶持預制菜,下一個萬億市場在這里2022-03-28
- 李想:理想AEB開發團隊十幾萬人 建議所有2022-03-28
- 中國新能源汽車掀起“漲價潮” 近20個品牌2022-03-28
- 比亞迪王傳福:電池續航比肩燃油車 能量密2022-03-28
- 全棧自研小鵬G9內飾圖曝光 配全液晶儀表盤2022-03-28
- 三把“指甲刀”?別克全新車型內飾圖曝光2022-03-28
- 比亞迪宋PLUS DM-i最強對手 哈弗H6 PHEV2022-03-28
- 百萬買豪車,沒開多久卻因為同一問題四次進2022-03-28
- 國產車真的崛起了!英國威廉王子訪問巴哈馬2022-03-28
- 5月發布!第一款驍龍8Gen1+手機即將發布2022-03-28
- 不考慮職位后,被公司經理辱罵并拉黑!網友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