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導: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持續督導跟蹤報告 全球速看
2023-05-19 16:14:27 來源:證券之星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 11 號——持續督導》等有關法律、法規的
規定,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薦機構”)作為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先導”、“公司”)持續督導工作的保薦機構,負責成都先導上
市后的持續督導工作,并出具本持續督導跟蹤報告。
一、持續督導工作情況
序號 工作內容 持續督導情況
保薦機構已建立并有效執行了持續
建立健全并有效執行持續督導工作制度,并針對具
體的持續督導工作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
劃
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在持續督導工作開始前, 保薦機構已與成都先導簽訂《保薦
與上市公司或相關當事人簽署持續督導協議,明確 協議》
,該協議明確了雙方在持續督
雙方在持續督導期間的權利義務,并報上海證券交 導期間的權利和義務,并報上海證
易所備案 券交易所備案
保薦機構通過日常溝通、定期或不
通過日常溝通、定期回訪、現場走訪、盡職調查等方 定期回訪等方式,了解成都先導業
式開展持續督導工作 務情況,對成都先導開展持續督導
工作
持續督導期間,按照有關規定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
在持續督導期間成都先導未發生按
事項公開發表聲明的,應于披露前向上海證券交易
所報告,并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后在指定媒體上
的違法違規情況
公告
持續督導期間,上市公司或相關當事人出現違法違
規、違背承諾等事項的,應自發現或應當發現之日起
在持續督導期間成都先導未發生違
法違規或違背承諾等事項
括上市公司或相關當事人出現違法違規、違背承諾
等事項的具體情況,保薦人采取的督導措施
在持續督導期間,保薦機構督導成
督導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遵守法 都先導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
律、法規、部門規章和上海證券交易發布的業務規則 人員遵守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
及其他規范性文件,并切實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項承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業務規則及
諾 其他規范性文件,切實履行其所作
出的各項承諾
序號 工作內容 持續督導情況
督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執行公司治理制度, 保薦機構督促成都先導依照相關規
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規范等 執行公司治理制度
督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執行內控制度,包括 保薦機構對成都先導的內控制度的
但不限于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核算制度和內部審計 設計、實施和有效性進行了核查,
外投資、控股子公司管理等重大經營決策的程序與 要求并得到了有效執行,能夠保證
規則等 公司的規范運營
督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執行信息披露制度,
保薦機構督促成都先導嚴格執行信
審閱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關文件,并有充分理由
確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
其他相關文件
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國證監會、上海
證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進行事前審閱,對存在
問題的信息披露文件應及時督促上市公司予以更正
或補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補充的,應及時向上海
保薦機構對成都先導的信息披露文
證券交易所報告;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進
行事前審閱的,應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后
海證券交易所報告的情況
五個交易日內,完成對有關文件的審閱工作,對存在
問題的信息披露文件應及時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補
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補充的,應及時向上海證券
交易所報告
關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
事、高級管理人員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上海證 成都先導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
關注函的情況,并督促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采取措 發生該等事項
施予以糾正
持續關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履行
成都先導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
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諾的情況
履行承諾事項的,及時向上海證券交易所報告
關注公共傳媒關于上市公司的報道,及時針對市場
傳聞進行核查。經核查后發現上市公司存在應披露
經保薦機構核查,不存在應及時向
上海證券交易所報告的情況
及時督促上市公司如實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
不予披露或澄清的,應及時向上海證券交易所報告
序號 工作內容 持續督導情況
發現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作出說明并限
期改正,同時向上海證券交易所報告:(一)涉嫌違
反《上市規則》等相關業務規則;(二)證券服務機
構及其簽名人員出具的專業意見可能存在虛假記
不當情形;
(三)公司出現《保薦辦法》第七十一條、
第七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續督導
工作;
(五)上海證券交易所或保薦人認為需要報告
的其他情形
保薦機構已制定了現場檢查的相關
制定對上市公司的現場檢查工作計劃,明確現場檢
查工作要求,確保現場檢查工作質量
要求
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薦人應當自知道
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內或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
的期限內,對上市公司進行專項現場核查;(一)存
(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2022 年度,成都先導不存在前述情
在重大財務造假嫌疑;
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 形
益;
(三)可能存在重大違規擔保;(四)資金往來或
者現金流存在重大異常;(五)上海證券交易所或者
保薦機構認為應當進行現場核查的其他事項
二、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發現的問題及整改情況
無。
三、重大風險事項
公司目前面臨的風險因素主要如下:
(一)業績大幅下滑或虧損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大幅下滑,但核心競爭力以及主營業務毛利率未發生重大不利
變化,主要財務指標變化情況與行業趨勢一致。
目前全球宏觀經濟尚未回暖,公司已對相關費用支出進行謹慎控制,但作為研發驅
動型企業,在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就在研項目加大研發投入或開展新的有利于公司核心
競爭力的研發投入,且人力成本上漲存在剛性特征,若公司在研項目的實際進展不及預
期或市場出現不利于公司在研項目的情況,公司業績可能出現繼續下滑的風險。
子公司 Vernalis (R&D) Limited 整合進度不及預期,根據《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 8
《企業會計準則第 8 號—資產減值》及相關會計政策規定,基于謹慎性
號—商譽減值》、
原則,公司對前期收購子公司 Vernalis 產生的商譽計提了減值準備。若以后年度 Vernalis
經營狀況仍不及預期,則會進一步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的影響。
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收入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不確定的風險較大。
(二)核心競爭力風險
公司不同于常規 CRO 類企業,由于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DNA 編碼化合物庫,
具備藥物核心知識產權,因此公司選擇了部分生物靶點進行自主篩選、新藥發現與后續
臨床開發。雖然公司會在藥物開發到某一特定階段(通常為臨床前候選藥物、臨床候選
藥物等)時將項目轉讓給合作伙伴(全部/部分權益),從而項目后續收益與風險同時轉
移,但在藥物權屬轉讓之前公司相關項目仍存在新藥研發失敗的風險。特別由于公司開
發的藥物項目多是針對新靶點/新機制的新分子實體,與改良型新藥、仿制藥等相比,有
更高的研發失敗風險。
目前,早期藥物發現市場對于藥物發現有多種篩選方法,主要包括傳統的高通量篩
選(HTS)、基于結構化的藥物篩選(SBDD),以及目前比較熱門的基于片段化結構的
篩選(FBDD)和虛擬篩選等,DEL 技術僅是其中一種,雖然在建庫和篩選的速度以及
成本方面具有優勢,但同樣也存在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不足,加之目前醫藥企業高額的
研發投入促進了藥物發現領域的技術發展和創新速度,因此 DEL 技術存在被目前現有
技術以及其他創新性藥物篩選方法所取代的風險。
目前公司有兩個成熟的藥物發現技術(DEL、FBDD/SBDD)和其他新興核心技術
(STO、TPD)在建設完善,但仍存在新興技術研發失敗和被其他新技術替代的風險。
(三)經營風險
公司自設立以來圍繞 DEL 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性工作,并逐漸形成了一
支在早期小分子新藥研發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研發團隊,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訣竅。憑借
雄厚的人才實力以及技術優勢,公司在行業內保持了較強的競爭力。公司通過不斷完善
人才培養制度及人才激勵機制、為員工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及發展空間,以維持核心技
術人員團隊的穩定性,并不斷吸引優秀外部人才加盟;同時,公司通過制定嚴格的保密
制度并實施其他約束措施,以防范核心技術泄密。但是,隨著醫藥研發行業發展,行業
內對于技術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公司仍面臨核心技術人才流失及其導致核心技術泄密
的風險,可能對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及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通過收購英國公司 Vernalis,盡管在產品、技
術和市場方面,Vernalis 與公司有充分的產業協同基礎,但由于區域文化、政治環境以
及管理方式的差異,仍不排除收購完成后雙方在人事、制度和文化上難以實現高效的整
合與協同發展,影響企業的運營和發展。上市后,公司的管理體系將更加嚴格,在公司
治理、人才管理、財務管理、運營支持、資本運作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公司管理
層的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戰。如果公司管理層的管理能力及風險意識不能適應公司快速
發展和組織擴增的新環境,能給公司的經營活動帶來潛在的管理風險,導致公司管理效
率下降,經營成本上升,甚至關鍵人員流失,進而削弱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公司的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公司也在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組建了聚焦國內醫藥市
場的商務開發團隊。若未來因公司主要客戶經營狀況不佳或因公司無法及時滿足客戶需
求等原因,導致公司主要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量降低,同時國內市場客戶開發不及預
期,則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經營、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導致公司利潤下滑。
(四)財務風險
公司來自于海外的收入占比較高,主要以美元、英鎊作為結算貨幣,若公司記賬貨
幣人民幣與結算貨幣之間的匯率出現不利于公司的大幅變動導致的匯兌損失,將會對公
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隨著公司收入的增加,應收賬款余額也相應增加。目前公司應收賬款賬齡主要在 1
年以內,主要客戶信用度較好,發生壞賬的風險較小,且公司已按照審慎的原則計提了
壞賬準備,但若未來市場環境或主要客戶信用狀況發生不利變化,公司應收賬款將面臨
不能按期回收或無法回收的風險。
公司目前享受了多項稅收優惠,如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公司的整
體稅負成本或將發生變化,進而對公司的未來經營業績產生不利的影響。
(五)行業風險
近年來,由于醫藥產業政策鼓勵創新藥及醫藥企業的研發投入,國內制藥企業的研
發能力和外包服務 CRO 公司的規模得以快速發展,以及形成了一些規模尚小但具有特
色型技術的生物技術公司,而這些公司在布局早期藥物篩選階段業務后,也紛紛開始嘗
試進入 DNA 編碼化合物庫技術領域。此外,近幾年由于跨國藥企紛紛布局 DEL 技術
并加大了投入力度,原本在 DEL 技術領域內的國外競爭對手在 DEL 庫規模、合作數量
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因此公司將同時面對來自國際老牌競爭對手和國內企業
的技術介入帶來的競爭。
公司新藥研發服務的業務主要通過對外提供服務獲取收入,公司客戶主要為跨國藥
企、國際生物技術公司及國內創新性制藥企業,因此上述客戶群體對于研發的整體投入
力度對公司收入影響較大,如果未來行業內整體研發投入力度下降,或對于早期藥物發
現階段的研發投入降低,將對公司業務發展及收入造成不利影響。
(五)宏觀環境風險
公司主營業務之一為藥物早期發現研發服務,公司主要客戶類型包括:全球跨國制
藥企業、國際知名生物技術公司、國內大型醫藥企業等。若中美之間貿易和技術摩擦繼
續加劇,貿易和技術政策發生重大不利的變化,公司主營業務開展或將受到不利影響。
四、重大違規事項
五、主要財務指標的變動原因及合理性
主要會計數據 2022 年度 2021 年度 增減變動幅度(%)
營業收入(元) 329,650,037.29 311,058,555.97 5.98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元)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 12,497,921.69 23,297,466.30 -46.36
利潤(元)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
量凈額(元)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資產(元)
總資產(元) 1,668,990,981.13 1,713,800,021.41 -2.61
主要財務指標 2022 年度 2021 年度 增減變動幅度(%)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6 0.16 -62.50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0.06 0.16 -62.50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
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1.91 4.89 減少2.98個百分點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
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 26.50 23.69 增加2.81個百分點
上述主要財務指標的變動原因如下:
降 3,811.78 萬元,同比下降 60.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
潤為 1,249.79 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1,079.95 萬元,同比下降 46.36%,主要系:
(1)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大幅減少。2022 年度公司來源于政府補
助金額的利潤為 1,613.39 萬元,較上年度下降 3,347.60 萬元,同比減少 67.48%。其中,
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金額為 1,481.11 萬元,較上年度下降 2,479.88 萬元,同比減少
同比減少 86.77%。
(2)報告期內,子公司 Vernalis (R&D) Limited 整合進度不及預期,根據《會計監
管風險提示第 8 號—商譽減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 8 號—資產減值》及相關會計政策規
定,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對前期因收購 Vernalis 產生的商譽計提了商譽減值金額
股收益較同比分別下降 62.50%、62.50%和 50.00%,主要系利潤規模下降,相關財務指
標對應降低。
綜上,公司 2022 年度主要財務數據及財務指標變動具備合理性。
六、核心競爭力的變化情況
(1)DEL 技術的開發與工業應用
公司自創立始終致力于核心技術——DNA 編碼化合物庫(DEL)技術的開發、應
用和升級。DEL 技術是早期藥物發現領域的創新性熱點方向之一。經過近十年的發展,
公司極大地推動了 DEL 技術的發展與工業化應用,目前已成為 DEL 技術領域的領先者
之一。
目前,公司 DNA 編碼化合物庫小分子種類突破 12,000 億,是全球目前已知的最大
的實體小分子化合物庫。
公司的 DNA 編碼化合物庫具有較好的設計質量和合成質量,在設計上采用數千個
不同類型的分子骨架結構作為母核,與數萬種試劑相組合,采用特殊的合成反應在 DEL
合成過程構建母核結構,能夠覆蓋已經成藥的小分子和已知生物活性分子所含有的大部
分結構,并進行了深度擴展,使得小分子結構數量規模巨大。先導庫的分子在兼顧分子
多樣性的同時,在設計上對分子屬性也進行了優化,從而使“先導庫”分子具有較好的
成藥性。
公司經過多年的摸索,建立了核酸合成、DEL 合成、分析和分離的全流程控制,在
不斷優化合成技術的同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質量控制的流程和方法,確保 DEL 的合
成質量。公司使用“先導庫”累積篩選上百個生物靶點,篩選結果又反過來可以對庫的
設計和合成形成有力的支持和反饋,促使整個 DEL 設計和合成技術的提升。
并且,成都先導在過去幾年中發表了數十篇 DEL 領域的原創科學論文,推動 DEL
技術創新與發展。截至報告期末,成都先導 2 次榮獲美國化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下設的化學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CAS)頒發的“CAS REGISTRY?
INNOVATOR”證書,共計 91 個新穎化合物被賦予獨有的“CAS Registry Number?”。
這是對成都先導所發表的學術文獻中的分子結構的新穎性以及合成方法的創造性的認
可。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經篩選超過 51 類靶點類型、幾百個靶點,其中包含蛋白-蛋
白相互作用、轉錄因子、磷酸酶、蛋白復合體、脂肪酶等傳統意義上難成藥靶點或具有
挑戰性的靶點。報告期內篩選達到 78%的篩選成功率(獲得功能性的分子的成功率),
篩選項目的平均時間周期縮短至 3 個月以內,達成了 20 個項目的化合物知識產權(IP)
轉讓。公司成立以來,累積完成了 65 個項目的化合物知識產權(IP)轉讓,超過 600 個
化合物實體。根據學術期刊《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Todd J. Wills and Alan
H. Lipkus, ACS Med. Chem. Lett. 2020, 11, 11, 2114–2119)雜志對分子結構新穎度評估
矩陣的定義標準,成都先導已經轉讓的化合物中,85%的分子骨架和形狀都是全新的,
為創新小分子藥物研發提供了具有高價值可申請專利的化合物系列。篩選出具成藥性的
苗頭化合物并實現化合物知識產權的成功轉讓證明了公司 DEL 技術平臺的先進性,推
動了全球小分子新藥研發的發展。
(2)FBDD/SBDD 技術以及與 DEL 技術整合的優勢
FBDD/SBDD 通常是對幾千種結構多樣的、分子尺寸較小的分子片段庫進行親和力
篩選,找到能夠與靶點蛋白活性位點相結合的分子片段,然后借助于結構生物學和藥物
化學,通過片段連接、片段合并或片段生長等技術手段,得到活性較高的先導化合物。
由于分子片段尺寸較小,分子片段個數有限,對于大部分蛋白靶點,FBDD 都能較為快
速的找到親和力較弱的分子片段或片段組合,SBDD 則利用小分子片段與治療靶點形成
的復合物的三維結構信息,對分子片段進行傳統藥物化學優化,提升分子活性。
FBDD/SBDD 技術與 DNA 編碼化合物庫(DEL)技術存在很強的技術互補性,尤
其在分子片段活性提升和先導化合物優化方面。FBDD 技術可以快速對靶點進行成藥性
評價,并且有可能快速得到具有親和力的分子片段。DEL 技術也可以用于擴展 FBDD
所需要用到的分子片段庫,大幅度提升其數量和多樣性。SBDD 技術有利于 DEL 篩選
產生的苗頭或先導化合物向臨床前候選物的快速轉化。通過結構生物學的方法,可以獲
得 DEL 苗頭或先導化合物與其靶點怎樣結合的信息。該信息的有效使用有利于對苗頭
或先導化合物活性及其它成藥性的優化。
(3)核酸新藥研發平臺相關技術(STO)領域的優勢
公司在 DNA 編碼化合物(DEL)應用過程中,積累了在序列設計,核酸合成和修
飾領域大量的經驗,能夠設計、合成和優化針對特定基因的干擾核酸序列和反義核酸序
列,滿足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的要求。在腫瘤和腫瘤免疫藥物開發領域,公司同樣積累了
在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和體內評價系統方面的經驗。通過拓展,公司現已經具備了開發
核酸藥物臨床候選化合物的能力。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擁有一支由核酸藥物研發專家組建的核酸藥物研發平臺,并
涵蓋若干關鍵領域,包括生物信息學,核酸藥物化學,RNA 生物學,分子與細胞生物
學,轉化研究等。該核酸藥物研發平臺不僅能提供高質量的定制化的 RNAi(RNA 干擾)
技術服務,還能提供高質量的 siRNA 或 saRNA 設計、siRNA 與 saRNA 的快速平行合
成與化學修飾,并進行基因敲除活性測試、穩定性測試、脫靶風險評估及核酸藥物體內
分布及其他體內外生物功能評價等。
另外,公司已經建立的成熟可靠的編碼/解碼系統和多樣性巨大的分子庫,為篩選
和開發核酸藥物遞送系統配方和組織、細胞特異性配體提供了可能。公司正在基于已有
基礎,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酸藥物遞送系統。
(4)靶向蛋白降解平臺相關技術(TPD)及與 DEL 技術整合的優勢
蛋白降解劑僅需要特異性地結合靶點蛋白,與 DEL 篩選的技術原料完美結合,并
且 DEL 分子的延伸連接位點已知,因此在蛋白降解領域的應用方面有特殊優勢。DEL
技術也是一種高效、相對價格低廉的方法開發新的 E3 泛素連接酶配體,以提高降解活
性和降低毒副作用。
目前,嵌合體蛋白降解分子(PROTAC)開發的難點之一,在于找到能夠結合目標
蛋白以及 E3 連接酶的小分子,而成都先導的 DEL 篩選技術加之多年的蛋白篩選經驗,
為合適的配體分子提供可優化的起點。
除此之外,DEL 分子中 DNA 標簽的連接,已經為下一步 linker 的連接探明位點。
截至報告期末,成都先導已經完成了累計完成了超過 50 個新穎 E3 泛素連接酶的
制備,部分 E3 泛素連接酶通過 DEL 篩選成功發現了活性小分子配體。
綜上所示,2022 年度,公司核心競爭力未發生不利變化。
七、研發支出變化及研發進展
(一)研發支出及變化情況
公司以技術研發為核心,為維持產品及技術優勢,持續投入較多研發支出。2022 年
度,公司研發費用為 8,736.19 萬元,較 2021 年度同期研發支出提升 18.58%;研發費用
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 26.50%,與 2021 年度同期研發費用率 23.69%相比,占比變動
不大。
(二)研發進展
公司已取得相關發明專利 73 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13 項,另外 250 余項境內外專利正
在申請中。
八、新增業務進展是否與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適用。
九、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及是否合規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公司累計使用募集資金人民幣 229,425,864.78 元,其
中以前年度累計使用人民幣 152,355,278.97 元,2022 年使用人民幣 77,070,585.81 元。
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余額為人民幣 571,733,726.42 元(其中包含募集資金產生的以前年
度利息收入扣除銀行手續費等人民幣 33,961,768.88 元,2022 年度利息收入扣除銀行手
續費等人民幣 21,186,656.16 元)。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募集資金使用及結余情況如下:
單位:元
項目 金額
募集資金總額 834,753,600.00
減:發行費用 88,742,433.84
募集資金凈額 746,011,166.16
減:募集資金累計使用金額 229,425,864.78
其中:新分子設計、構建與應用平臺建設項目 132,993,834.83
新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19,332,029.95
超募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77,100,000.00
加:利息收入 55,148,425.04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募集資金余額 571,733,726.42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募集資金具體存放情況如下:
單位:元
序號 開戶銀行 銀行賬號 本報告期末余額
小計 51,733,726.42
小計(注) 520,000,000.00
合計 571,733,726.42
注: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尚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及結構性存款計人民
幣 520,000,000.00 元。
公司 2022 年度募集資金的存放與使用符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 2 號——上市公
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
《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
《上海證券交易
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 1 號——規范運作》《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 11 號——持續督導》等相關規定及
市規則》
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制度,對募集資金進行了專戶存儲和使用,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不存在變相改變募集資金用途和損害股東利益的情形,不存在違規使用募集資金的
情形。
十、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持股、質
押、凍結及減持情況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
員的持股情況如下:
JIN LI(李進)直接持有公司 20.43%的股份。
JIN LI(李進)、成都聚智科成生物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由 JIN LI(李進)
和耿世偉分別持有 99.90%和 0.10%的出資額)、竇登峰、胡春艷、耿世偉、劉觀賽、李
蓉分別持有成都聚智科創生物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58.89%、26.61%、2.11%、1.73%、
有公司 9.65%的股份。
此外,王霖通過杭州鼎暉新趨勢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長星成長集團有
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股份,陸陽(副董事長陸愷之女)通過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華博醫
療器械有限公司。
除上述情況外,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均未以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持有公
司股份。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
員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質押、凍結及減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證券交易所或保薦機構認為應當發表意見的其他事項
截至本持續督導跟蹤報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薦機構認為應當發表意見的其他事項。
查看原文公告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成都先導: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23-05-19
- 西藏礦業: 關于董事會提議召開2022年年度2023-05-19
- 成都先導: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23-05-19
- 全球快資訊丨馬應龍: 馬應龍關于召開20222023-05-19
- 奧斯卡佳作《造夢之家》預售開啟 與電影墜2023-05-19
- 環球滾動:東航物流(601156)5月19日主力資2023-05-19
- 下水管道里生出樹根愁壞了居民,寶山這個小2023-05-19
- 今日時訊:哈姆我們對拉塞爾充滿信心 哈姆2023-05-19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大國重器” 駛向全球2023-05-19
- 19個城市試點再生水循環利用 一起了解城市2023-05-19
- 當前時訊:2023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主題宣傳2023-05-19
- 中國故事|大山里的“蝴蝶博物館”2023-05-19
- 環球資訊:“十里鋼城”的轉型答卷:打造長2023-05-19
- 上海社會車道大排長隊,公交專用道卻空蕩蕩2023-05-19
- 【時快訊】承德露露(000848.SZ):承德及鄭2023-05-19
- 濟南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華山站施工范圍2023-05-19
- 開普檢測:5月18日接受機構調研,投資者參2023-05-19
- 真愛美家董秘回復: 智能新工廠相關數字化2023-05-19
- 中視傳媒董秘回復: 二級市場股價漲跌受經2023-05-19
- 中視傳媒董秘回復: 公司通過基金參與該項2023-05-19
- 中視傳媒董秘回復: 威海中視文化傳播有限2023-05-19
- 全球熱消息:寶色股份:截至2023年5月10日2023-05-19
- 玉米藥酒釣魚配方? 視點2023-05-19
- 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舉行2023-05-19
- 天津11個區試行交通事故線上視頻快處 平均2023-05-19
- 智能科技展首日直擊:展品變商品 辦會更辦2023-05-19
- 外資企業赴約世界智能大會 搶抓天津機遇布2023-05-19
- 世界熱點評!伊朗強烈譴責七國集團財長聲明2023-05-19
- 孕婦能吃魔芋豆腐嗎初期|今日聚焦2023-05-19
- 集采價格落地,“種牙”費用下降明顯(健康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