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戰疫·嘉興路街道|陌生“老鄰居”變成熟悉“新朋友”
2022-04-13 18:08:46 來源:人民網上海
“樓里的鄰居們沒有一個埋怨我們的,反而這么善待我們,我很感動!”
虹口區嘉興路街道和平居民區有一戶密接居民在居家隔離時,嘗試在微信群問鄰居家借點油,沒想到樓里的居民紛紛伸出援手,把家里的油米菜放進電梯,讓她自取。為了記錄這些善舉,她制作了一個感恩“中國好鄰居”的小視頻。
“不要有壓力,好好休息就行。”“安心養病,早日康復,加油!”“放松心情,一定會戰勝病毒。”海倫居民區一例陽性居民在樓組群向大家致歉,鄰居們非但沒有一絲責怪,反而送出了滿屏的安慰和祝愿。鄰居們的理解和關切瞬間治愈了患者的焦慮。
這樣的“好鄰居”比比皆是。浦西封控期間,瑞虹一期小區的蘇先生在樓組群求助:因為平時很少做飯,家里不但沒有囤菜,連做飯的鍋也沒有,天天吃泡面。
樓里的一戶黨員家庭第一個回應,給他送去了電磁灶和鍋。樓組長顧老師是防疫志愿者,整天忙著給樓里的居民遞送快遞,得知消息后,也立馬提供了油、蔬菜、面粉、湯料、餅干等。隨后,蘇先生又收到了熱心鄰居的雞蛋。這讓他感動不已:“謝謝鄰居們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我們的志愿者非常給力,付出的比別人多,索取的比大家少。”瑞虹一期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華磊介紹,居委會收到第一批1000份保障物資后,小區的志愿者們聞令而動,和物業、居委干部一起接力卸貨,再連夜挨家挨戶送到居民手中。由于第一批物資份額有限,暫不能滿足所有小區住戶需求,志愿者們紛紛主動表示愿意延后領取。
類似的劇情也在浦江名邸小區上演。小區的一對空巢老人家里沒鹽了,打電話給居委會求助,樓組志愿者李敏得知后馬上從家里拿了一包鹽過去,順便還帶了一些蔬菜給老人。
李敏說,小區的每棟樓都有住在本樓的志愿者,哪家缺米少油的,在樓組群喊一聲,志愿者都會想辦法解決:“自己有就勻一些出來,自己沒有就發動樓里鄰居們支援一下,再不行就跟居委會反映,讓其他樓的志愿者一起發動。”
在虹口分批發放“惠民蔬菜包”的過程中,李敏和樓里的其他2位志愿者主動提出先給樓里急需的居民。“都是老鄰居了,相互照應是應該的,愿意謙讓的志愿者和居民還是很多的。”
封控生活讓很多陌生的“老鄰居”變成了熟悉的“新朋友”。鄰里之間,同舟共濟,守望相助,這才是上海溫度。
(原標題:封控期間,陌生的“老鄰居”變成了熟悉的“新朋友”)
(來源:嘉興佳話、上海虹口)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一線戰疫·嘉興路街道|陌生“老鄰居”變成2022-04-13
- 黨旗飄揚展風采 央企同心抗疫情2022-04-13
- 大江東|烏龍電話成熱線,網紅大潤發店長和2022-04-13
- 上海實施差異化防控管理2022-04-13
- 第五屆進博會簽約面積逾七成2022-04-13
- 東方七日談︱上海,有千千萬萬善良的他們守2022-04-13
- 大江東︱探訪“呼救”的華師大二村,如何做2022-04-13
- 關鍵時刻一定要頂住2022-04-13
- 吉林省:逐步放開社會面,恢復群眾生產生活2022-04-13
- 【上海戰疫】上海臨港方艙醫院:“小黃”和2022-04-13
- 吉林多數重型危重型患者轉入普通病房或出院2022-04-13
- 權威解讀:無癥狀感染者可以居家隔離嗎?傳2022-04-13
- 專家學者:“動態清零”是當前抗擊疫情的最2022-04-13
- 上海疫情下的社區志愿者:從過去的點頭之交2022-04-13
- 【凡人微光】武漢金銀潭援滬醫療隊:共飲一2022-04-13
- 【凡人微光】數百人連夜奮戰 援滬“蔬菜包2022-04-13
- 海關總署: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達到132022-04-13
- 上海如何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醫療2022-04-13
-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蚊子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早2022-04-13
- 江西首條“公共法律服務街”建成投入使用2022-04-13
- 南京高淳區“宅急送”式反詐團隊,避免經濟2022-04-13
- 全面推進“健康陜西”建設!陜西省發布職業2022-04-13
- 溫州:推行貨車司機“一碼通” 開通“便捷2022-04-13
- 鏟除“殺豬盤”滋生土壤 “女子轉賬92萬元2022-04-13
- 政策暖風頻吹,物流板塊超10股漲停2022-04-13
- 39小時17分鐘7秒!世界上飛的時間最長的飛2022-04-13
- 國統股份午后上演“天地板”跌停后快速拉升2022-04-13
- “最低消費”成餐飲業消費“潛規則” “不2022-04-13
- 到2025年,福州市醫保參保覆蓋率達到96%以上2022-04-13
- 重磅!江西開展無農民工欠薪項目試點工作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