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大寶寶突發高燒,他化身“司機”一路護送......
2022-04-25 17:51:11 來源:人民網上海
“喂?樓組長嗎?我是125弄居民,我家寶寶發高燒了,該怎么辦啊!”
“別急別急,您慢慢說……”
特殊時期,
突發的“危急時刻”讓人手無足措,
但來自社區的關懷
總能給居民帶來安心的力量。
日前,市民汪女士
就因寶寶突發高燒心急如焚,
長白新村街道迅速行動提供幫助。
愛心車一路護送 5月齡寶寶轉危為安
4月20日19:00,家住延吉東路125弄的汪女士發現家中5個月大的寶寶突發高燒,哭鬧不止。一時間,焦急萬分的汪女士不知如何是好:“說實話,我當時真的慌了,現在是特殊時期,我也不確定120能不能馬上到,就想著先找樓組長或者居委干部幫我一起想辦法。”
得知情況后,居委干部馬上聯系長白新村街道反映情況,并幫助汪女士聯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通過視頻,一邊努力平復汪女士的緊張情緒,一邊指導她幫助寶寶物理降溫。然而,寶寶病情反復,到凌晨已經燒至39.8℃。
見此情形,長白新村街道決定盡快送寶寶去就醫。來自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的鄭振華臨危受命,護送汪女士母子前往市東醫院。“我手機都沒帶,做好個人防護后就立刻帶她們去市東醫院。為了盡量節省時間,我就直接開了自己的車,十幾分鐘就把她們送到了。”
素未謀面,卻為何甘冒風險,自駕馳援?鄭振華對此表示,自己也是一位父親,深知作為家長,如果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是多么痛苦煎熬。從醫院返回的鄭振華給自己的車仔細消毒了一番,稍微休整后就開始了新的工作,又是幾乎無眠的一夜。
4月21日白天,汪女士傳來消息說,自己和寶寶已前往新華醫院定點就醫,孩子高燒也有所好轉。
配藥甚至用麻袋裝 硬漢奮戰在一線
對鄭振華來說,這起“突發事件”可以說是參與防疫工作的一項“特殊任務”。其實,他從3月中旬就已投身抗疫一線,4月13日,他和其他機關干部一起下沉至居民區工作。
延東居民區是大型社區,2615戶共6187位居民,老年人占比高。鄭振華在日常工作中練就的良好溝通能力開始發揮作用。他深知居民當下的困難在哪里:“一開始大家物資緊缺,我和同事們、志愿者一起幫居民想辦法團菜,做好消殺,準時發放。后來我發現大家配藥的需求量也很大。”
老年人慢性病居多,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藥物,社區醫院就能配到。鄭振華告訴記者,短短7天時間,自己經手的配藥單就有440張左右。單日最多的時候,拿回來的藥甚至需要用麻袋裝。
在鄭振華眼里居民就是家人,“不管是張叔叔還是王阿姨,他們都是別人上了年紀的爸爸媽媽,特殊時期,子女不在身邊、無法照顧,我們要多一些問候、多一些陪護、多一些照料,給他們多一份安全感。”
同心戰“疫”
還有千千萬萬個抗疫工作者
奮戰在一線
感謝每位逆行者
相信疫情終將散去
(來源:上海楊浦)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5個月大寶寶突發高燒,他化身“司機”一路2022-04-25
- “人防+技防”“空中+地面”!崇明港西硬2022-04-25
- “長寧小鄰通”全力保障居民“菜籃子”!2022-04-25
- 獨立房間、家人陪護,這里的親子艙很有愛!2022-04-25
- 上海市持續加強消毒防疫科普培訓2022-04-25
- 一線戰疫·四川北路街道|“警察同志,請幫2022-04-25
- 黨員帶頭,夫妻檔、父子檔、母女檔志愿者齊2022-04-25
- 堅持不懈、堅定不移,扎扎實實把各項措施落2022-04-25
- 大江東|“無敵小李”要走,居民們為啥舍不2022-04-25
- 大江東|默室求深,閉舟問遠 他們激活千年2022-04-25
-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與群眾在一起”(抓2022-04-25
- 瑞承家辦丨為中國高凈值家族的健康與財富護2022-04-25
- 海南三亞:恢復正常的社會生產生活秩序2022-04-25
- 鄭軍華:特別關注疫情防控中的“一老一小”2022-04-25
- 福建寧德:筑牢海上疫情防線 保暢海上運輸2022-04-25
- 【凡人微光】我永遠相信持續努力的力量2022-04-25
- 【凡人微光】老人墜入10米深井 消防成功營救2022-04-25
- 【凡人微光】在異國他鄉向戰而行 青春芳華2022-04-25
- 【凡人微光】突發山火 部隊官兵馳援一線2022-04-25
- 上海疫情下兒童急需藥怎么送?2022-04-25
- 疫情處置就得“以快制快”,北京緊急“加更2022-04-25
- 上海腎臟科醫護“云端”守護居家血透者“腎2022-04-25
- 浙江援滬“糧草官”:做好醫護人員的大后方2022-04-25
- 海報丨堅守,在樓宇方艙2022-04-25
- 大漠深處耀星光2022-04-25
- 實地探訪上海企業:推進復工復產 逐步恢復2022-04-25
- 黑龍江搶抓農時保春播2022-04-25
- 山東為春耕備好“錢袋子”2022-04-25
- 一季度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2022-04-25
- 上海市衛健委:鼓勵互聯網醫院開展慢性病、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