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節氣遇上文化節目:中國故事,怎么拍才好看?
2022-04-22 08:46: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文娛北京4月22日電(記者上官云)20日,《谷雨奇遇記》播出,其相關話題很快登上了熱搜。有人用“空靈淡雅”來形容它的畫面,也有人說,它拍出了節氣的文化內涵。
“中國節氣”系列節目總導演陳雷21日在接受中新文娛采訪時表示,《谷雨奇遇記》是“中國節氣”系列的第二期,主題立意是“美好生活”,“好的文化節目,應該貼近生活。”
《谷雨奇遇記》海報。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供圖
以網微劇形式講故事
與“中國節氣”系列首期節目相同,《谷雨奇遇記》繼續采用微網劇形式,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內,講述了一個頗具奇幻色彩的故事。
它沿用了節氣先生“幻境空間”的觀察視角。在茶園中,廣告導演陸雨正在拍攝一部關于“美好生活”的主題短片,卻由于工作壓力過大突然看不見了顏色。
在一片茶葉的引導下,陸雨誤入茶園秘境,遇到了一位神秘又熱情的女孩葉嘉,一段奇異之旅就此展開。此外,也將采茶、炒茶、制茶、品茶等民間傳統工藝融入其中。
陳雷透露,在構思這個故事時,以《桃花源記》為借鑒,希望以輕松明朗的方式講述一個現代生活版本的“茶園小記”。
“其中兩位主角的名字都有一些小巧思,比如陸雨與茶圣陸羽的名字是諧音。”陳雷提到,而葉嘉名字源自于蘇軾的奇文《葉嘉傳》。
他表示,《谷雨奇遇記》的形式其實體現了互聯網思維,比較符合觀眾需求;另外,也是將傳統文化的呈現與現代人的審美結合起來,更易于傳播。
傳遞情感與哲思
需要注意的是,在《谷雨奇遇記》播出之前,主創團隊就表示,希望除了具有節氣科普意義外,每期能夠通過一個的貼近當下的奇遇故事,傳遞一種情感與精神哲思。
《谷雨奇遇記》劇照。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供圖
比如《谷雨奇遇記》,主創團隊結合節氣特征內涵,確定了以“美好生活”作為本期節目的主題立意。不過,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有時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如果故事不好看,那很有可能是‘你講你的文化,我看我的手機’。所以,我們在向觀眾介紹傳統文化時,不能再用那種填鴨式或者說教式的表達方式。”陳雷解釋。
所以,他和主創團隊的同事們決定,給每個節氣提煉出富有時代感的情感主題,《谷雨奇遇記》就是希望能給觀眾帶來一種靜心的觀感,也帶來一種“豁然開朗”的美好期待。
“比如節目中有一句臺詞:要不是你,我差點錯過了整個春天。”陳雷舉例道,這就是想提醒大家慢下來,通過我們看到的自然,感受節氣背后的中華文化內涵。
如何圈粉觀眾?
其實,不只是“中國節氣”系列,此前的《唐宮夜宴》《舞千年》等文化類節目均頗受好評,成功“圈粉”年輕人。
《唐宮夜宴》。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供圖
早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12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91.6%的受訪青年期待更多挖掘和吃透傳統文化的節目。
總的來說,優秀文化節目的成功,往往離不開對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做到傳統與現實的相融相通,同時也要做到創新表達、科技賦能、跨界合作。
“我們創作一個文藝節目,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是希望能給時代留下一些東西。”陳雷認為,作為文藝工作者,不能急功近利。擺正心態,才能把節目做好。
他表示,好的文化類節目要貼近現代生活,內容要讓觀眾有參與感、互動感,達到一種高度共情,這是最理想的狀態,“這樣的文化節目才會受歡迎。”(完)
[ 責編:袁晴]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當節氣遇上文化節目:中國故事,怎么拍才好2022-04-22
- 特斯拉一季度營收187.56億美元 凈利潤創歷2022-04-22
- 馬斯克自曝:沒有方向盤的特斯拉2024年量產2022-04-22
- 瑪莎拉蒂全新中型SUV上市 新車提供三種外2022-04-22
- 長安史上最帥轎車 深藍C385動力信息公開:2022-04-22
- 一車碰倆瓷 “比亞迪海豚”版老頭樂亮相 2022-04-22
- 廣汽集團發布3月產銷快報:廣汽菲克僅賣了12022-04-22
- 個人養老金制度“出爐”怎么繳 如何領?業2022-04-22
- 中國海油回歸A股強勢首秀2022-04-22
- 人民幣中間價連續兩日下調2022-04-22
- 上海銀保監局: 加大信貸投放合理延后還款2022-04-22
- 微視頻:一塊留言板 一座連心橋2022-04-22
- 人民財評:動力足底牌多,確保工業生產逐季2022-04-21
- 走下講臺上一線,他們是大學教師,也是防疫2022-04-21
- 4月21日起至另有通知時止,上海地鐵6號線北2022-04-21
- 行動起來匯聚守“滬”力量 他們用愛心溫暖2022-04-21
- 上海現有近萬名快遞員在崗,嚴格執行“2+22022-04-21
- 【上海戰疫】上海企業收到復產后第一車血漿2022-04-21
- “金融23條”為民營中小微企業解憂紓困2022-04-21
- “誰說擔當與責任我們不能扛”,這是一首寫2022-04-21
- 財政部發布2022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2022-04-21
- “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我們!”——2022-04-21
- 吉林:加強企業復工復產服務保障 有序恢復2022-04-21
- 上海抗疫口述實錄 | 15天方艙工作,“每2022-04-21
- 公安部:推出六項便民利企措施 最大限度保2022-04-21
- “碼”上守護 “疫”路同行——上海方艙醫2022-04-21
- 吉林:精準服務助力醫藥健康企業復工復產2022-04-21
- 上海金山區方艙醫院首批173位患者出院2022-04-21
- 上海銀保監局發布十五項舉措 加大金融紓困2022-04-21
- 開著救護車去買煙,“救命車”豈能私用?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