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間的老技藝 每日速訊
2023-01-14 08:18:06 來源:人民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撐腰的起,嘿呦!往前的走吧,嘿呦!小心點嘍,嘿呦……”聲音渾厚高亢,手心向上,搭住肩膀,身體隨著韻律晃動。在錦江木屋村的火炕上,65歲的村民李玉河依舊張口能來森林號子:“當年扛木頭下山時,全靠這號子打氣,我十二三歲就會了?!?/p>
聊到木屋,李玉河打開話匣子。
滿族木屋,全部建材為長白山原木,運載工具是木輪、木車、木爬犁,形成房屋是木墻、木瓦、木圈子,室內用具為木桶、木盆、木勺子。
“一家建屋,全村幫忙?!崩钣窈踊貞?,村里男孩從十幾歲就開始跟著進山砍樹,挑回的木頭,一般先晾曬一個冬天。等到春季,東北凍土層逐漸融化后,開始建屋。選好地址,坐北朝南,先放前后木頭,再擺左右,一層層用原木壘出房屋主體。
原木之間,單純依靠榫卯插嵌,能夠幾十年甚至百年不倒,是木屋村傳統民居建筑的獨特之處。“榫卯,是技術活,也是良心活?!崩钣窈由斐鲂∧粗?,“兩根木頭插在一起,完全沒縫不現實。但接口處,也絕不能插進一根手指頭?!?/p>
制作榫卯,被當地稱為“砍牙子”。村民沿著木頭紋理,在距離圓木邊緣十幾厘米處,斧頭斜著劈進去,砍出一個月牙形,最深處約是木頭的1/3。一根圓木兩端砍出豁口,建房時,兩根木頭一橫一縱,一根“扣進”另一根,像牙齒一樣咬合在一起。
“砍牙子”時,除了要控制好力度,更要盡可能精確。一次建房,需要近百根圓木,“不知道誰和誰會搭到一起,所以要保證每根的豁口都差不多。”李玉河的技藝是跟著爺爺學的,據他回憶,起初,砍完“牙子”,爺爺會把兩根木頭擺在一起比照,差得太多,就用斧子一點點削齊。“老屋建房沒有尺子,全靠手上功夫?!?/p>
“木屋的榫卯技藝也不止這一種,我學了兩三年,才敢獨自上手?!?016年,錦江木屋村第一期修繕工程開始,村里推選李玉河為顧問。維修初期,有時木料不夠長,年輕工人便要丟在一邊?!罢δ苓@么浪費。”李玉河趕忙攔住。指揮人抬來兩根短原木,平放地上,算好長度,斧頭豎直劈進,從側邊橫砍掉多余的部分,形成半圓形的榫頭。另一根如法炮制,兩邊對接,在接口兩邊鑿出兩個眼,插進木頭橛子,再用黃泥填進縫隙。不消半小時,“一根”長短合適的木料制作完成。
此后修繕工作中,李大爺又演示過幾次,修繕結束時,有幾個年輕工人已學得差不離?!昂枚嗳诉€錄像了呢,現在不用建木屋了,能讓年輕人知道還有這門技術,多好的事?!崩畲鬆敻袊@。本報記者 劉以晴
[ 責編:袁晴]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老屋間的老技藝 每日速訊2023-01-14
- 暴雪預警!安徽湖南等8省區市部分地區有大2023-01-14
- 桂冠電力(600236)1月13日主力資金凈賣出92023-01-14
- 博力威(688345)1月13日主力資金凈賣出5152023-01-14
- 中貝通信(603220)1月13日主力資金凈賣出12023-01-14
- 世界關注:納微科技(688690)1月13日主力2023-01-14
- 天天快看:遠東股份(600869)1月13日主力2023-01-14
- 【世界快播報】振華風光(688439)1月13日2023-01-14
- 1月13日基金凈值:南方創新驅動混合A最新凈2023-01-14
- 1月13日基金凈值:民生加銀成長優選股票最2023-01-14
- 環球微動態丨1月13日基金凈值:建信雙債增2023-01-14
- 1月13日基金凈值:華夏成長混合最新凈值0.92023-01-14
- 1月13日基金凈值:嘉實浦盈一年持有期混合A2023-01-14
- 全球微動態丨Needham:維持Applied Digita2023-01-14
- 索要賭債罪的本罪是什么?2023-01-14
- 中裝建設: 關于中裝轉2回售結果的公告_焦2023-01-13
- 【天天新要聞】“小服務”托起“大幸福” 2023-01-13
- 當前要聞:新進展、新突破——來自重大工程2023-01-13
- 華控賽格: 關于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2023-01-13
- *ST宜康: 關于受贈資產暨關聯交易的進展公2023-01-13
- 天天消息!科德數控: 科德數控向特定對象2023-01-13
- 紫天科技: 關于延期召開2023年第一次臨時2023-01-13
- 世界動態:康達新材: 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2023-01-13
- 每日信息:新城控股: 新城控股關于控股股2023-01-13
- 環球聚焦:譽衡藥業: 關于控股股東所持公2023-01-13
- 天天微資訊!蘭石重裝: 蘭石重裝關于副總2023-01-13
- 每日播報!江河湖北 澎湃中國2023-01-13
- 【新要聞】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這些舉2023-01-13
- 春節期間老百姓“菜籃子”供應總量充足 品2023-01-13
- 春節氛圍感拉滿!全國各地“年味”上線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