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綠色轉型看海寧尖山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這一年
2022-04-26 13:54:35 來源:光明網
“1至3月,全市的分布式光伏新增量達到2萬千瓦,是去年同期的5.84倍。”站在浙江省海寧市尖山新區的大壩上,海寧市光伏專班的工作人員正拿著圖紙確認進度。再過幾個月,總裝機容量7000千瓦的隔堤光伏電站和5500千瓦的水上光伏電站,將為尖山提供每年1216.6萬千瓦時的綠色電,減排二氧化碳約1.5萬噸。
全國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和全省首個綠色低碳工業園示范區在尖山新區成立一年來,像這樣的建設場景、這樣的數字躍升在尖山——這片錢塘江大潮的起潮之地正“如潮涌至”。
在尖山,企業屋頂安裝光伏已經成為“標配”。示范區成立一年來,光伏安裝企業增長到121家,容量達到24.12萬千瓦,占全部工業企業數量的65.4%,鋪設面積占區域屋頂總面積的比例突破60%,實現年發電量2.6億千瓦時,加上風力等其他種類,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6.79%,在全國同類工業園區中遙遙領先。
前不久,浙江明強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屋頂光伏正式接入了“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在系統中,不光實時顯示發電量和電能質量等參數,還能根據大電網的不同運行策略,自動調節光伏發電無功功率。
“從被動接收余電上網,到可觀測可調控,系統的接入讓零散不可控的光伏變得透明。”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負責人介紹,企業光伏將不再孤立的,而是集約和系統化的,真正成為電力系統中靈活可調的資源,與大電網同頻共振。“已經改造了15家,預計年內全部完成,新能源資源將100%全透明。”
與企業相比,居民光伏的透明化已經實現,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延伸到了臺區——這一電網的“末梢神經”。3月初尖山率先實現309個臺區智能融合終端全覆蓋,正加速向全市拓展。并在山東灣建成了“融合終端+光儲荷充一體”的全省首個新型配電臺區,居民光伏100%就地消納和多場景的綜合利用。
電網運維模式煥然一新。天氣晴好,無人機從機巢自動升空進行巡線,精準高效。“固定+移動”無人機巡檢系統成效初顯,覆蓋尖山全域的輸配變“三位一體”智能巡檢體系正在成型。
豐富的源網荷儲四側資源是基礎,協調控制系統是關鍵。依托源網荷儲協調控制系統,尖山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個工業園區級新型電力系統雛形,系統上線以來實現配網電壓合格不偏移,光伏就地消納最大提升約5%,線損下降比例約1%。如今,這一系統正全面升級成面向全省的“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可調資源更多,系統更靈活。
今年初,海寧市提出爭創國家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縣”,以電力脫碳助推實現碳中和。在縣域級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海寧模式”的基礎上,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形成了以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為核心,源網荷儲“八大行動”為重點、“四大體系”為支撐的36項重點工作任務,目前有11項任務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場因電而興的綠色經濟“趕潮記”
對于新型電力系統,浙江永力陶瓷相關負責人肖亞娟感受頗深。早幾年,企業安裝了661.13千瓦屋頂光伏。“如果電壓質量有波動,產品就容易報廢。接入系統以后,電壓問題不存在了,良品率和效益都顯著提高。”
可靠的綠色用能讓企業嘗到甜頭。但白天光伏發多了用不完,晚上又沒得用,如何用上更多的綠色電?距離不遠的和金電子有限公司去年5月試點全省首個企業側“光伏+儲能”,10個月時間綜合收益超70萬,成了示范區里的示范明星。
示范區成立以來,特別是《關于加快新能源儲能配置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出臺以來,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按照企業負荷特性以及不同電池的充放策略,梳理出適合安裝儲能的182家企業名單,“一企一策”上門指導。“有意向的企業比較多,目前正在做的就有3家。”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仲皆文介紹,這其中永力陶瓷即將上馬的容量500千瓦/1000千瓦時的儲能項目榜上有名。
儲能只是當地能源發展的一個縮影,綠色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共識。在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型的冷熱電三聯供設備,年發電量1401.6萬千瓦時,節約電費525.6萬元;恒逸熱電有限公司除了發電還與周邊企業余熱共享,梯級利用;萬凱新材料有限公司購買700萬千瓦時綠電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即將入駐的企業向尖山風電場提出年購買綠電近1億千瓦時。
“綠色已經成為了尖山發展的底色,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已經成為了我們尖山發展的一張‘金名片’。”尖山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澎湃的潮涌之下,是綠色發展的一片藍海。“綠色用能”不僅賦能其他產業發展,也成為了新能源企業本身競爭優勢。今年初,投資百億的晶科能源廠房百日攻堅拔地而起,年產高效電池800萬千瓦和高效電池組件800萬千瓦。以電化學儲能為代表的儲能產業園也正在加快進駐......一張包含源網荷儲四側資源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全產業鏈正迅速崛起。
“預計十四五末,海寧全市分布式光伏容量將達到180萬千瓦,是目前規模的3倍。”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總經理張海春介紹,5萬千瓦大型集中式儲能項目開工在即,分布式聚合商的儲能新業態將逐漸成型,18萬千瓦的儲能市場正在開發,“供電+能效”的企業提升正在全域鋪開,電網智能化建設的“蝴蝶效應”已經顯現。
潮起潮涌間,層層新浪立潮頭。一張新型電力系統助力經濟綠色發展的巨幅畫卷,正在海寧鋪開。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從經濟綠色轉型看海寧尖山新型電力系統建設2022-04-26
- 央行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釋放出三個信號2022-04-26
- 合肥市消保委發布提醒:謹防400電話購物的2022-04-26
-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出爐” 對老百姓有何2022-04-26
- 南京消協發布洗染市場調查報告:網絡干洗問2022-04-26
- 司法拘留!武漢洪山區法院為11名勞動者討回2022-04-26
- 上海:千余名乳廠員工以廠為家 守護市民“2022-04-26
- 上海各方艙醫院均執行國家出艙標準,連續22022-04-26
- 加強調運組織貨源 確保北京“菜籃子”供應2022-04-26
- 北京:各連鎖超市備貨充足 延長營業時間2022-04-26
- 北京:重點保供企業加大備貨調貨 滿足消費2022-04-26
- 一季度凈利大增24%!可口可樂公司產品創新2022-04-26
- 2021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新媒體廣2022-04-26
- 中央網信辦等三部門發文:到2022年末IPv6活2022-04-26
- 國家能源局:1-3月份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同比2022-04-26
- 變廢為寶!全球首套超臨界煤氣發電機組在廣2022-04-26
- 打通農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重慶秀2022-04-26
- “賺錢”App“拉人頭”成固定套路 平臺要2022-04-26
- 疫情之下旅游業如何危中尋機?專家指出促進2022-04-26
- 續寫春天的故事|天津濱海新區緊握三大抓手2022-04-26
- 續寫春天的故事|重慶涪陵市場主體活力迸發2022-04-26
- 【凡人微光】熱心小伙徒手攀爬6層救人2022-04-26
- 【凡人微光】大風來襲 森林衛士24小時巡視2022-04-26
- 【凡人微光】加油!我們都在抗疫一線2022-04-26
- 攜手打贏這場仗 讓我們共赴《春·光》2022-04-26
- 【助企紓困進行時】江蘇:全力保障物流通暢2022-04-26
- 疫情高位運行但呈下降趨勢,離滬須持“雙陰2022-04-26
- 上海現在的“隨申碼”賦碼規則是怎樣的?專2022-04-26
- 外省市支援上海核酸采樣人員近20萬人次2022-04-26
- 上海: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擾出院人員返回居住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