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穩步提升 國產創新藥企加速“出海”
2022-11-16 08:59: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11月14日,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開幕。隨著創新實力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企正走在加速“出海”的道路上。創新藥“出海”不僅為國內藥企開辟了發展新航道,也為全球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中國好藥”新選擇。
從“中國新”到“全球新” 多條路徑謀“出海”
【資料圖】
上海張江,眾多創新藥企扎堆的中國“藥谷”。從2020年開始,藥谷企業“出海”的勢頭不斷升溫,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醫藥魔方數據顯示,2019至2021年中國藥企License out(對外許可)交易數量累計達100項,交易金額累計超過240億美元,其中張江企業三年來License out交易數累計24項,交易金額累計超過100億美元,交易金額占全國的比重超過40%。
行業人士分析,目前中國創新藥企出海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自主出海。即中國藥企自主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然后申報上市,獲批后銷售。二是借“船”出海,包括license out等,即中國藥企把自己產品的海外或全球權益賣給海外企業,由海外企業負責后續的臨床開發、申報上市、生產和銷售等工作。這也是目前中國企業采用最多的“出海”方式。
“美國占全球創新藥市場的50%以上。要獲得更多的市場,中國藥企就一定要‘出海’,這是一條必走之路,一定要堅持走下去。”和黃醫藥資深副總裁崔昳昤說。
君實生物今年上半年有3款創新藥在中國和美國同時申報。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寧說,對于做創新藥的企業而言,沒有國際化就意味著沒有深度,“只要海外市場有需求,每個創新藥都會走國際化路線。”
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介紹,近年來,復星醫藥不斷產出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高價值的創新產品和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產權對外許可收益從原來的零,增加到現在占許可引進支出的一半,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創新藥能“出海”,首先得益于自身創新實力的穩步提升。國家藥監局發布的《2021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審評通過47個創新藥,再創歷史新高。2022年上半年,國內藥企的研發投入保持增長態勢,百濟神州、恒瑞醫藥、復星醫藥、君實生物、和黃醫藥等多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均在10億元以上。
其次是“出海”帶來的增量市場空間。2019年,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癌藥澤布替尼獲美國FDA批準上市。2022年上半年,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達15.14億元,同比增長263%。
“經過30年積累,以張江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做創新藥的生態逐步成型,走出去的時機日益成熟。”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樓琦說。
海外審核日益嚴格 “出海”進入“深水區”
對于國產創新藥來說,“出海”是大勢所趨,但要走通這條路并不容易。
今年2月,信達生物自主研發抗癌新藥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否決,理由是缺少臨床試驗數據。和黃醫藥也遇到了類似問題。
“不止一家藥企收到美國同樣的回復”一家藥企高層表示,原因是國內很多藥企并沒有自己的國際臨床研究團隊。
李寧認為,對于計劃“出海”的創新藥,挑戰其實一直存在。“如果是真正的創新藥,瞄準未被滿足的病人需求,那么走出去難度相對較低。但在國外有同類藥物可以替代的情況下,國產創新藥出海搶占市場挑戰比較大。”
“藥物創新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更多強調差異化、強調重磅單品,這是創新的內涵。”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認為,可以預見海外法規對創新藥的門檻會持續提高,這也要求國內藥企在研發過程中,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
征途已開啟 在探索中堅持前行
對中國藥企來說,雖然創新藥“出海”的難度不小,但在很多藥企的戰略規劃中“出海”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
抱團“出海”成為一種新探索。最近,復星醫藥與創新藥企業柯菲平醫藥簽署許可協議,雙方將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合作。“創新藥企業往往研發能力較強但商業化能力較弱。這種中國市場權加全球開發權的戰略合作,可以補齊創新藥企業在商業化能力、全球化投入方面的短板,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吳以芳說。
近日和黃醫藥發布公告稱,其研發的抗癌新藥呋喹替尼在與紫杉醇聯合治療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的研究中,展現出顯著的臨床獲益。呋喹替尼的“出海”正在穩步推進。根據計劃,和黃醫藥將結合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數據,2023年將在美國、歐洲和日本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張江藥谷的統計顯示,近年來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的企業數量逐年增多,到2021年底占全國的比重已近25%。“下一步,張江還會推動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研發結合、做強各類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創新策源能力,為創新藥出海奠定堅實的基礎。”上海張江集團董事長袁濤說。
創新藥“出海”,除了企業本身練好“內功”,還需要外部政策的多方面助力。李寧認為,國內市場是國產創新藥的大本營,雖然國家已經發布了一系列政策來支持國產創新藥,但政策落地還需要跨部委的協調機制。還有多位人士談到,我國在創新藥領域的人才供給不足,“因為是創新人才,學校還沒有大規模培養。所以對這些人才,很多時候靠引進,涉及到簽證、落戶、稅收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更精準的政策設計和供給。”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實力穩步提升 國產創新藥企加速“出海”2022-11-16
- 孫楊事件最終結果 (孫楊事件的起因到底是2022-11-16
- hm是什么牌子(HM是哪個國家的品牌)2022-11-16
- 防爆胎到底能不能防爆(防爆輪胎和普通輪胎2022-11-16
- 耗子喂汁是什么梗(網上流行的耗子喂汁是什2022-11-16
- 如何正確貼春聯(貼對聯的左右順序是什么)2022-11-16
- 中國電熱水器有哪些品牌(中國電熱水器10大2022-11-16
- 羊肉湯為什么是白色的(煮出來的羊肉湯為什2022-11-16
- 怎么查詢汽車違章(異地違章能查多久)2022-11-16
- 如何理財比較合理(學習理財需要了解哪些東2022-11-16
- 深圳馬巒山旅游怎么樣 (深圳馬巒山一日游2022-11-16
- 世界快消息!【機構調研記錄】恒越基金調研2022-11-16
- 【全球速看料】【機構調研記錄】中庚基金調2022-11-16
- 視訊!【機構調研記錄】淳厚基金調研畢得醫2022-11-16
- 譜尼測試:旗下通測檢測實驗室獲得5G NR測2022-11-16
- 天天快資訊丨力星股份:截至2022年11月10日2022-11-16
- 每日熱聞!萬潤股份董秘回復:關于公司信息2022-11-16
- 什么牌子的月餅好吃(中國五大品牌月餅)2022-11-16
- 一些家長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是為了什么?2022-11-16
- 當前速訊:怎么正確看待小學生應不應該帶手2022-11-16
- 世界熱議:所有的老師中,高中老師是最累的2022-11-16
- 小升初5大必考的幾何難題,附解題方法2022-11-16
- 即時:盤點:國內最適合談戀愛的5所大學,2022-11-16
- 什么是社會辦醫 (社會辦醫有哪些模式)2022-11-16
- 心理學是什么 (中國有哪些心理學學校)2022-11-16
- 天天觀點:Atento(ATTO.US):2022年Q3財報2022-11-16
- 今日報丨北京利爾:公司積極關注鎂質新材料2022-11-16
- 【快播報】和利時自動化(HOLI.US):2023年Q2022-11-16
- 天天快消息!OLB Group(OLB.US):2022年Q32022-11-16
- 環球看熱訊:姚志鵬的嘉實積極配置一年持有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