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1.2萬家火鍋店外賣復工 外賣成餐飲業普遍選擇
2020-03-06 16:00: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等疫情結束,我要吃海底撈,涮毛肚、鴨掌、鵝腸……”微博網友相聲貫口式的評論,有人通過外賣,在家中把它變成了現實。外賣平臺“餓了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范圍已有約1.2萬家火鍋店外賣復工,訂單每周環比增長超30%,成都地區的火鍋“點單王”更是一次性下單了110樣菜品。
外賣正成為火鍋行業復蘇的突破口。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在火鍋行業營收結構中,外賣占據5.7%的市場份額。而從火鍋關鍵模塊營業額增長情況來看,火鍋外賣業務增速高于其他板塊,有望成為新增長點。
“目前我們店的外賣單量對比疫情前,已經增長超過三倍。”成都一家小龍坎火鍋店的負責人介紹道。據悉,小龍坎還通過淘寶直播,10分鐘賣出上萬份自熱小火鍋,同比增長1200%。
17年前“非典”暴發,海底撈門店營業額大幅下滑。彼時,海底撈想出了一個辦法——客人沒辦法進店,就給客人送上門。于是便組織店員為客人送餐,為了配送方便,海底撈還將傳統的煤氣罐更換為輕便的電磁爐,店員再在第二天取回電磁爐。
此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外賣已成為餐飲業的普遍選擇,火鍋自不例外。海底撈、呷哺呷哺、大龍spaceD、撈王等連鎖品牌,電臺巷等此前未開通外賣的網紅火鍋,甚至是街邊的火鍋夫妻店,都可實現火鍋的“到家”服務。
從商家的策略來看,疫情期宅在家中,消費場景發生變化,“小火鍋”具有更大的優勢。海底撈小火鍋外送專注兩人小分量套餐;大龍spaceD推出雙人套餐,還上線大龍spaceD冒菜這樣更適合外賣的品類。
外賣帶給火鍋行業的不僅是多了一個銷售渠道。“餓了么口碑”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已從單純的“到家”“到店”服務,向餐飲企業的后端深化,通過直播及數字化經營分析產品,多維度推動餐飲企業數字化進程。
疫情期間,眾多火鍋品牌試水直播,火鍋品牌的“掌門人”也親自“下場”直播帶貨。小龍象、珮姐老火鍋等品牌的創始人空降直播間與消費者互動,香天下老總通過測評自熱小火鍋,引導網友宅家也能吃火鍋等,持續的直播活動幫助商家給消費者建立起觀看習慣,促使消費者完成線上消費。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服務業發展處副處長鄭海濤說,“我們鼓勵重慶更多火鍋店借助淘寶、餓了么等平臺,開通線上直播,開展無接觸式的外賣配送服務,滿足復工復產的工業企業和居家的居民消費需求。”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當前整個社會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產生了一些新趨勢,新趨勢將帶來新機遇,以促進本地生活行業數字化生態轉型期的到來。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HDPE商品報價動態(2023-06-25)-天天百事通2023-06-25
- 華豐科技: 華豐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2023-06-25
- 深圳新星: 關于“新星轉債”評級調整公告-2023-06-25
- 凱賽生物: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2023-06-25
- 時創能源: 常州時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2023-06-25
- 三峽水利: 重慶三峽水利電力(集團)股份2023-06-25
- 凱賽生物: 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2023-06-25
- 趙麗穎旗袍 + 中式盤發太端莊大氣了!中2023-06-25
- 寶山這個街道開展文明實踐“充電寶”行動垃2023-06-25
- 焦點觀察: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_提高孩子記2023-06-25
- 【時快訊】上海格拉曼國際消防裝備有限公司2023-06-25
- 全國土地日|上海新增耕地45平方公里、林地32023-06-25
- 金領冠嘉年華落地伊利健康谷 開啟親子宇宙2023-06-25
- 全球熱門:寧波鄞州農商銀行合計被罰120萬:2023-06-25
- 【BT金融分析師】投資者擔憂索尼遇到發展瓶2023-06-25
- 桂林三金:6月21日接受機構調研,興業證券2023-06-25
- 日播時尚提示重組12個風險:標的公司后續可2023-06-25
- 互動| ?掌趣科技:公司與悠米將共同開發“2023-06-25
- 比亞迪弗迪租賃公司增資至50億元,增幅400%2023-06-25
- 俠盜獵車手3秘籍大全集_要全的_俠盜獵車手32023-06-25
- 李炫君年收入多少_李炫君_全球時訊2023-06-25
- 從古今輝映感受詩和遠方 這個夏天打卡“強2023-06-25
- 南非蘭特兌換人民幣今日最新中間價(2023年2023-06-25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從零開始→領跑全球 寧2023-06-25
- 世界熱點!《長風渡》周燁是好還是壞?《長2023-06-25
- 全球新消息丨高考查分的心情你還記得嗎?一2023-06-25
- 蒼穹巨靈·大別山篇2023-06-25
- 世界速遞!世界聚焦天津!天津準備好了!2023-06-25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從零開始→領跑全球 寧2023-06-25
- 數字文明尼山對話:有“尼”真好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