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的獲得感】貴州醫改:從“大醫院排長隊”到“家門口名醫看病”
2022-03-06 16:58:28 來源:天眼新聞
“不是吹,貴州醫院這幾年的變化,我比好多人都清楚。進步實在太大了。” 說這句“大話”的,是尚自然教育培訓專業機構的“資深”招生宣傳員聶先生。
近年來,為了招生宣傳工作,聶先生走遍了貴陽市6區3縣1市所有大大小小的醫院和衛生室,親身體驗了貴州醫改十余年帶來的改變。
首先是排長隊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生病了去哪里?肯定是竭盡全力去最好的醫院。但是好醫院人滿為患,看病難,排隊難,看病也貴。“社區醫院倒是人少還便宜,但是怕醫術不好啊。”這是大多數病患家屬的共識。“你看以前貴陽有名的大醫院,省醫貴醫掛號處,隊伍排得長長的,有時候要排幾個小時。然后收費檢查取藥一系列搞下來,快的要半天,慢的怕一整天都搞不下來。現在掛號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提前掛上一周的號,既免去了排隊困擾,還可以詳細了解每位醫生的治療方向,而不是‘病急亂投醫’”。
現在不單是省級大醫院,全省各市縣區鄉鎮醫院都采取升級改造“一站式服務中心”、拓寬繳費渠道等一系列措施,積極解決群眾就醫“煩心事”。很多醫院推行網上預約掛號服務,患者在家中可通過電腦、手機分時段預約掛號,自主選擇時間段到醫院就診,緩解了現場排長隊現象。
現在各個醫院都實施了醫藥分開政策,保持了門診就診秩序,掛號窗口、藥房位置鮮明,讓人一目了然,也為許多老年人及外國人提供了更多便利。
繳費也從傳統單一的窗口繳費變為線上、線下多渠道繳費。在門診各樓層及住院病區自助一體機上,均實現微信、支付寶及銀行卡支付,推進門診醫保移動結算,不出病區即可完成繳費。
其次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
“現在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醫院看病、住院都很好的,即便有大病可以通過聯接醫院走綠色通道轉診到省級市醫院醫師治療,不用排隊掛號。”以前,確實鄉鎮醫院和社區中心的醫療設備設施不好,醫療技術人才力量相對薄弱,對于疑難雜癥、重大疾病患者,中心無法滿足治療需求。
隨著省級醫療資源下沉社區及鄉鎮,雙方采取雙向轉診措施,小病在社區,大病通過綠色通過轉到省市級醫院治療。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服務,有效填補了社區醫療設備和醫療人才薄弱的空白。聶先生說,他們機構現在醫考招生量逐漸下降。
究其原因,是各醫院醫師學歷都在提高。以前培訓助理醫師的比較多。而今,需要考前培訓的都是執業醫師居多。“醫院醫生學歷也比以前高很多”本科學歷多,可以直接考執業醫師資格證了。
再次,“看病貴”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
在“看病貴”這個問題上,政府也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醫療保障,為嬰幼兒、學生和老年人提供了醫療保險體系,俗稱“一老一小”保險,主要解決了城鎮老年人、學生及嬰幼兒住院治療的醫療費用。“新農合”也緩解了農民因病致貧和看病難的問題。
2021年2月,隨著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醫療改革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推進,貴州省患者住院藥費比例降低了,醫保談判讓進口藥便宜了,農民生大病更有保障了……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以藥補醫即將“翻篇”。
大醫院藥費下降,帶動整體醫療費用漲幅下降,服務質量提高,老百姓在家門口鄉鎮醫院就可以找省級醫院的醫師看病。(作者:夏薔薇)
[ 責編:楊煜]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今年我的獲得感】貴州醫改:從“大醫院排2022-03-06
- 冬殘奧會首金背后的故事:多年努力終于得償2022-03-06
- 拼搏成就夢想 奮斗創造精彩(大視野)2022-03-06
- 楊松代表: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提供有力2022-03-06
- 楊松代表:靈活用工須有法律和政策保障2022-03-06
- 河南永城:保障耕地建設 確保糧食安全2022-03-06
- 內蒙古包頭市新增1例新冠病例 系確診病例2022-03-06
- 中國選手張夢秋獲女子超級大回轉(站姿)金2022-03-06
- 殘奧越野滑雪男子長距離(坐姿)賽況 鄭鵬2022-03-06
- 王士嶺代表:新建小區應強制安裝電動自行車2022-03-06
- 王士嶺代表:為推廣精神衛生社區管理提供法2022-03-06
- 以槍換弓 終中“靶心”——劉子旭的“跨界2022-03-06
- 山西太原:抗疫一線“網格紅”2022-03-06
- 新華全媒+丨抗疫人的清晨2022-03-06
- 連云港加強交通管控 臨時關閉多條高速公路2022-03-06
- 山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88例 均來自青島2022-03-06
- 轉存測試!政府工作報告20題2022-03-06
- 賽場內外見風尚2022-03-06
- “玉蘭藏春”重慶南路人行天橋無障礙電梯正2022-03-06
- 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即刻起仁濟醫院暫停南2022-03-06
- 直播帶貨、盲盒消費、大數據殺熟?上海代表2022-03-06
- 面對疫情莫慌張!非必要不聚集,戴口罩莫忘2022-03-06
- 上海昨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新增本土無癥2022-03-06
- 量子計算重大突破:科學家實現512個量子位2022-03-06
- 走向“代表通道” 她講述著青海“護水人”2022-03-06
- 驚蟄·雷鳴春暉萬物長|行律千年——二十四2022-03-06
- 新華全媒+丨云南羅平:振興路上花正香2022-03-05
- 聽故事·學黨史|《黃河大合唱》唱出抗戰最2022-03-05
- 時政Vlog丨大會堂倒計時一小時2022-03-05
- 北京冬殘奧會閉環防疫“量身定制”202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