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深圳被外媒“封城”了
2022-03-14 22:41:49 來源:讀特
早晨醒來,朋友圈里充滿了深圳封城的消息,并傳來一次次問候,好像比我這深圳人還焦急。
深圳沒有封城呀,不過就是按下了“慢行鍵”,要在未來幾天開展全市范圍內的三輪全員核酸檢測。除公交地鐵停運、小區封閉式管理外,深圳怎么都與嚴苛的封城沾不上邊。
封城意味著什么?
封城意味著所有的交通全部停運,公交、出租車、火車、地鐵、輪船、飛機全停下來,沒有交通工具可以讓人離開;
封城意味著所有居民都得“禁足”,待在居所不能行動,連下樓到社區走走都不成;
3月14日,深圳市民在超市選購食物。
封城意味著所有商業活動停擺,農副市場關門,超市關門,人們的生活用品由專職服務機構送貨上門;
封城,就是像武漢2020年春節前后一樣,萬人空巷,萬籟俱寂,全城按下暫停鍵,只有醫護人員奮力戰疫的身影。
3月14日凌晨,深圳海吉星物流園燈火通明采購忙。
我突然懷疑,是不是有些海外媒體在夸大其詞,制造灰色輿論,進而導致人們對深圳疫情產生焦慮和恐慌?
你別說,果真如此。打開電腦,美西方的大部分主流媒體都在說深圳事?!都~約時報》網的封面消息就是“中國新冠感染病例激增,深圳封城”;彭博新聞社說,“出于新冠疫情上升原因,深圳封城一周”;美聯社說,“中國深圳封城,香港股市下跌5.4%”。即便對中國友善的一些海外媒體,也發出“‘防疫模范生’深圳封城”的報道。
這些報道怎么看,都像在散播“假消息”,如果不是故意“造謠”的話。到陽臺一看,街上的車流在動,社區花園里人們在行走,還時不時爆發出笑聲,遠處連接深港兩地的深圳灣大橋有車影往來,沒有一點而“封城”的安靜和沉重。
就在這時,我接到電話,要去1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開會。辦好出區登記,亮出24小時核酸檢測綠碼,就出街了。馬路上的車輛和行人是比往常少了一些,但依舊充滿了活力和流動感。外賣小哥小摩的不時穿行,穿裙子和短袖衫的人們按照交通燈指示過街,清潔車在收拾發黃的落葉,的哥開著車與客人愉快地交談……街景告訴你深圳可能放慢了腳步,但生動感絲毫不減,與停擺、暫停鍵什么的,一點兒不搭噶。
到開會地點,掃一下綠碼,就順順當當地走進大樓。這個會議與援港抗疫有關,與會者講述援港最新進展,多少貨柜車要從口岸通行,多少物資要通過海上航道進港,多少醫護人員將入港支援……我悄然思量:要是深圳封城,還能這么干嗎?
3月14日下午,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由廣東省組派的內地援港醫療隊共75人,經深圳灣口岸啟程赴香港,全力配合特區政府開展病人救治工作,幫助香港盡快穩控疫情。
回來的路上,我特地繞道到熟悉的新聞路上。我先后到菜市場、超市和藥店,多了一個程序是安保人員要驗綠碼,戴口罩是必須的。我發現,菜市場的品種和價格與往常沒什么兩樣,超市的服務員依舊笑容可掬。“有綠碼走遍全市”,這就是當下的深圳。
是的,深圳沒有封城,是“被封城”啦,被一些不明就里或者故意曲解的人給誤傷了,結果出現“城里淡定城外慌”的反差,也是夠耐人尋味人的。
不過,深圳目前采取應急防疫措施,真的很難給一個言簡意賅的標簽,深圳人用“慢生活”來描述。開啟“慢生活”,是為了實現“快嚴控”。在一周內完成三輪核酸檢測,把疫情查個水落石出,就可以自信地按下工作生活“快進鍵”,是性價比最好的疫情防控策略。
這就是務實的深圳人!
(作者:陳冰)
[ 責編:孫宗鶴]標簽: 紐約時報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這一次,深圳被外媒“封城”了2022-03-14
- 深圳終于還是封城了嗎?并沒有,只是過上“2022-03-14
- 相約冬殘奧|演職人員黃佳琦:“以最好的狀2022-03-14
- 上海:中小學啟動線上教學 市民非必要不離2022-03-14
- 周知!鐵路出臺免費退票措施2022-03-14
- “東數西算”沙漠戈壁“云”上增算力2022-03-14
- 寧夏賀蘭:移民村里春耕忙2022-03-14
- 春和景明 萬物勃發 一起感受春天中國的大2022-03-14
- 1—2月中國運輸生產指數發布 貨運指數實現2022-03-14
- 我國最大原油生產基地渤海油田累產油氣超52022-03-14
- 新聞觀察:政策助力經濟穩健開局2022-03-14
- 2021上海接收投訴124.26萬件 投訴集中十大熱點2022-03-14
- 申城部分商場暫?;蚩s時營業 消費者請提前2022-03-14
- 上海采取“減少流動+核酸篩查”,盡快阻斷2022-03-14
- 上海新增4例本土確診病例和34例本土無癥狀2022-03-14
- 留言板丨能否開設高行鎮地鐵站?上海市交通2022-03-14
- 五大能力全面提 現代“智”理正當時 | 2022-03-14
- 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需求牽引 強化專業支撐2022-03-14
- 冬殘奧會讓“雙奧之城”更溫暖2022-03-14
- 晾曬衣被重、衣物多又怎樣?纖薄身材好太太2022-03-14
- 感動!長寧這些抗疫故事令人動容……2022-03-14
- 挨家挨戶“掃樓”……他們一直與病毒比速度2022-03-14
- 綠滿寶山生態宜居,生態環境“軟實力”為“2022-03-14
- 工信部:部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2022-03-14
- 淚目!封閉管理后,這個小區里的暖心故事接2022-03-14
- 【兩會建言】全國政協委員楊遠艷:關于加大2022-03-14
- 暴跌超14%!蔚來汽車、理想汽車“腰斬”,2022-03-14
- 認養一棵油茶樹|神農國油品牌之路線上開放2022-03-14
- 勵普教育:中國人事考試網確定調整一建、監2022-03-14
- 香港特區政府:內地供港鮮活食品供應穩定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