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謝謝南京”的視頻火了:被感謝的“大白”們哭了
2022-04-07 13:48: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從各地奔赴上海的“白衣衛(wèi)士”們,為上海打贏這場抗疫戰(zhàn)默默付出。 南京市中心醫(yī)院供圖
中新網南京4月7日電 (記者申冉)“謝謝南京!”“上海加油!”近日,一段拍攝于4月4日傍晚上海小區(qū)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視頻中,兩棟大樓上的居民齊聲感謝站在小區(qū)中心草坪上的兩位“大白”,場景不僅壯觀更是感人。6日,中新網記者找到了視頻中來自南京、支援上海的“大白”,講述了4日在上海“奮戰(zhàn)”中的這一幕。
來自南京的“大白”們堅守在上海抗疫“前線”。 南京市中心醫(yī)院供圖
連日來,各地醫(yī)護支援隊伍源源不斷,奔赴上海抗疫一線。緊鄰上海的“蘇大強”更是義不容辭。江蘇省累計派出1.4萬余名“白衣衛(wèi)士”組成的采樣隊、檢測隊、方艙隊支援上海。這次被上海市民感謝的南京“大白”,就來自其中的采樣隊。
徹夜未睡、奔赴上海的南京“大白”們,把勞累和困難留給了自己,微笑和親切留給了上海同胞。 南京市中心醫(yī)院供圖
在4月4日上海全市核酸采樣之后,一段拍攝于當天傍晚上海某小區(qū)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視頻中,兩棟大樓上燈光閃爍,樓里的居民們齊聲高喊“謝謝南京”,感謝站在小區(qū)中心草坪上的兩位“大白”,在喊聲中不僅有老人蒼老的聲音、也有孩子稚嫩的童音,令人感動。
南京各家醫(yī)院連夜組織醫(yī)護,加入支援上海的隊伍。 南京市中心醫(yī)院供圖
“盡管那天從凌晨忙到深夜非常辛苦,但想到夕陽下的這一幕,就覺得再多的辛苦都值得!”南京市中心醫(yī)院老年科科護士長唐莉萍告訴記者,這段視頻中的兩名“大白”,就是自己和同事。“我是4日凌晨1點接到電話,要緊急支援4日上海全市范圍核酸采樣。那天夜里我好像一直在等待醫(yī)院的召喚,聽到電話什么也沒帶就沖過去了。”
“到醫(yī)院后,大家都在緊張地準備防疫物資、設備和后勤物資。”唐麗萍臨行前記住了院領導說的一句話,“‘我們是去支援上海的,能自己帶的就帶齊,能多帶一點的就多帶一點,不要給上海那邊添一點點負擔和麻煩’,很多同事出發(fā)前就已經想好了,這一天少吃少喝,盡可能不脫防護服,所有時間都用來做核酸采樣。這是一場硬仗,我們要拿下!”
4日凌晨2點出發(fā),從江蘇連夜奔赴的支援隊伍在當天清晨抵達上海,一萬多名來自江蘇的“大白”們迅速分散到各自的點位開始一整天的緊張工作。
“真是爭分奪秒的一天,我們所在的點位只有我和同事武景兩個人,要負責幾棟樓的居民核酸采樣,全天都坐著沒動過。”唐莉萍回憶,“所以,當下午5點多我們基本結束工作時,小區(qū)的一位志愿者走過來跟我們說,請我們走到小區(qū)中間的草坪上去,居民們有話想對我們說。我還在想是居民需要了解什么情況嗎?結果一走過去,沒等幾分鐘,周圍的樓上突然就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感謝聲,還有窗戶里的燈光在夕陽下一閃一閃,‘謝謝南京’的聲音環(huán)繞著我們足足持續(xù)了20分鐘。當時我們就繃不住了,兩個人都哭了。那一刻,環(huán)繞著我們,從上到下的樓層里,所有人都在喊‘謝謝南京’。”
上海居民的感謝和心意,讓“大白”們心里暖洋洋的。 南京市中心醫(yī)院供圖
“我和同事也激動得一直拼命喊‘上海加油’,可惜聲音太小了,被淹沒在巨大的感謝聲中,完全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到現在我還無法忘懷那一刻的溫暖和感恩,一天的疲憊仿佛都消失了。真是太感謝大家的‘感謝’了。”唐莉萍想起當時的那一幕,依然激動地有點語無倫次。
上海一小區(qū)居民“謝謝南京”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其中被感謝聲環(huán)繞的兩位“大白”,就是來自南京的醫(yī)護人員。南京市中心醫(yī)院供圖
“本次支援上海全市核酸檢測,我們醫(yī)院派出的絕大部分都是一線護士,很多都是剛剛完成南京本輪疫情的多次核酸采樣工作,就立刻志愿報名加入援滬醫(yī)療隊。可以說,城市按下了暫停鍵,我們的醫(yī)護人員卻一直在路上。”南京市中心醫(yī)院副院長李煒虹作為該院援上海醫(yī)療隊的領隊,其告訴記者,“4日當天,在幾乎一夜沒睡的情況下,醫(yī)療隊的隊員們只吃了一點干糧、喝了很少的水,堅持一整天不停歇的核酸采樣。當晚最后一隊隊員近10點才結束采樣、返回集合點,每一位隊員脫下防護服,都迫不及待先喝幾大杯水,臉上滿是被防護面罩勒出的紅痕。”
“盡管大家很辛苦,但上海居民給我們的溫暖,也讓我們每一位同事銘記心中,難以忘懷。”李煒虹感慨道,“上海居民都很禮貌,做完核酸會對我們做感謝的手勢和鞠躬。還有一些小孩子身上貼著寫有‘謝謝南京的哥哥姐姐”的字條。即使是隔著防護服和口罩,不能言語,這份溫暖我們也能感受得到。”(完)
[ 責編:袁晴]標簽: 南京市中心醫(yī)院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這段“謝謝南京”的視頻火了:被感謝的“大2022-04-07
- 全國援滬醫(yī)療隊陸續(xù)進駐上海多個方艙醫(yī)院2022-04-07
- 票房未達預期,果麥文化投資電影《四海》虧2022-04-07
- 加息恐慌!美股兩連陰納指重挫 IEA拋儲原2022-04-07
- 數字資產進入尋常百姓家,手機號、游戲幣、2022-04-07
- 5000港元!香港新一輪消費券計劃開始派發(fā)2022-04-07
- 100家科創(chuàng)板公司發(fā)布ESG報告,新勢力來了2022-04-07
- 中央環(huán)保督察組:瑪納斯河水資源違規(guī)分配,2022-04-07
- 40家上市銀行28家披露住房按揭不良率,斷供2022-04-07
- 居民消費相對低迷有疫情因素 更重要的是可2022-04-07
- 黨員干部駐村后,每天穿梭田間村宅、確保晚2022-04-07
- 主播說聯播丨“雙向奔赴”,共同守“滬”2022-04-07
- 上海疫情中,那些守望相助的暖心瞬間2022-04-07
- 春天的中國丨云南思茅:只此青綠 萬畝有機2022-04-07
- 各地搶抓農時 做好春耕春管2022-04-07
- 雪后香格里拉 宛如童話世界2022-04-07
- 西安地鐵穿越油菜花海 網友:這地鐵我可以2022-04-07
- 全面推動鄉(xiāng)村振興 產業(yè)更興旺 鄉(xiāng)村更宜居2022-04-07
- 我國服務貿易1—2月保持較好增長態(tài)勢2022-04-07
- 新建福廈鐵路安海灣特大橋合龍,中國高鐵實2022-04-07
- 24小時“不打烊”!鐵路貨運電子商務平臺助2022-04-07
- 哈爾濱銀行:適老化金融服務“軟力量”加速2022-04-07
- 中新自貿協(xié)定升級議定書今起生效實施 兩國2022-04-07
- 天津船舶區(qū)外保稅維修中心進口船值突破30億2022-04-07
- 清明假期全國鐵路發(fā)送旅客847萬人次 運輸2022-04-07
- 8.23億元!吉林省慈善組織累計接收捐贈款物2022-04-07
- 從出現到消失 電子煙“風口”僅維持不到一2022-04-07
- 新能源汽車“漲聲一片” 產業(yè)鏈協(xié)同還需齊2022-04-07
- 捐款1元被扣3元!多家互聯網平臺開始收取“2022-04-07
- 疫情之下,收快遞還安全嗎?官方回應來了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