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 梯田生云間 豐收滿家園(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2-12-12 11:24:04 來源:人民日報
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歷史悠久,開發起源于先秦時期,興起于秦漢時期,成熟于宋元時期,完善于明清時期,已經延續了2200多年。
“竹林能蓄水,水能潤田地,田地可產糧。”上堡梯田充分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理念,山頂森林茂盛,涵養水源;溪水順山而下,節省人力;梯田沿山體布置,保持水土。完善的灌排體系形成了山養林、林蓄水、水潤田、田保土的良性循環。不久前,上堡梯田入選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是上堡梯田繼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后的第二個世界遺產稱號。
走進江西省崇義縣上堡鄉,如同走進一幅多彩的油畫:
(資料圖片)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蓬勃的綠色,重巒疊嶂,望不到邊,拐了不知道多少道彎,突然一轉,闖入一片金色的海洋。那是一壟壟梯田稻浪起伏,隨著山勢直上云端,猶如登天的臺階,讓人生出拾級而上的沖動。
秋風與艷陽,恰似大自然的繪筆,在遠離城市的上堡梯田,畫下了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妙圖景。
追 溯
延續2200多年的生態奇跡
上堡梯田分布在羅霄山脈南段諸廣山脈之間,其核心區域位于上堡鄉。上堡梯田的開發,最遠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先人依山建房、開山墾田,創造了延續2200多年的生態奇跡。
因山成形,因水而興。水,是上堡梯田的靈魂。無論走到哪里,似乎都能看到溪水流淌,“上堡,上堡,高山頂上水淼淼。”上堡鄉副鄉長朱遠金吟起了當地民謠。
可是,這梯田的水源在哪?
走進位于上堡鄉水南村的上堡梯田核心景區,循著水聲,我們一路向上,希望找到水的源頭。然而不管如何登攀,也難以找到,徒留耳邊的水聲潺潺。朱遠金走到一塊梯田坡面,讓我們細細察看,只見泥土中混雜著大小不一的石塊,石質似砂巖質地。
朱遠金介紹:“有一種看法認為,上堡梯田的山體是花崗巖材質,具有吸水儲水的功能,山頂和山坡所截留的雨水,從山腰坡地滲出,形成了天然的地下輸排水網絡,為梯田提供不竭的水源。”
“客家先輩們尊崇自然法則,修建坡地配水系統,因此,縱使長時間干旱,上堡梯田的溝溝渠渠也難見干涸。”崇義縣水利局局長盧鑫平介紹,修建梯田一般是就地取材,均為原始的建筑材料,主要為土壤、竹木、石塊等。經過不斷的擴建和修繕,現在上堡梯田已達到5萬多畝的規模。
基于復雜地形所建設的上堡梯田,是較早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系統的體現:“森林—水系—梯田—村落”山林農業生態體系,由森林子系統、水系子系統、梯田子系統和村落子系統組成,充分展示了森林的水源涵養功能、水系的灌溉功能、梯田的水土保持功能、村落的糧食生產功能。
傳 承
植入現代科技的古老梯田
秋日清晨的上堡梯田,在金色的晨曦和鳥兒的合唱中醒來。此時,水南村村民張書湘已經在田里忙碌,左手把著稻稈,右手握著鐮刀,一割一帶,不一會兒,稻田里就蹚出來一條路。
“真是一位好把式!”我們贊嘆不已。
“梯田依山而建,田塊較小,坡度較大,很難進行機耕作業。除了犁田我們用上了小型的手扶式旋耕機外,其他耕作方式和古人相差無幾。”張書湘介紹,梯田肥料以草木灰等農家肥為主,保證了梯田土壤的肥力。防治病蟲盡量避免使用農藥,往往采用灌水浸田、撒石灰等傳統方法。“這樣種出的稻子,每斤濕谷子可以賣到3元。”張書湘說。
而在另一個農人眼里,上堡梯田,還能具有更高的價值。
上堡鄉竹溪村村委會門前的晾谷場上,贛州粞匯天下農業公司總經理陳俞亦正在察看晾曬的谷子,“烘干會影響谷子品質,人工晾曬時間需要超過72小時。”
學生物工程的陳俞亦,對于農業情有獨鐘,這些年一直在找一塊最適合種植優質水稻的地方,最終將目光投向了上堡鄉:這里的農田海拔在500—1000米,種出的水稻口感好,營養轉化高。而且大量梯田周邊都有山竹,負氧離子含量高,能夠有效抵御病蟲害。
“最重要的是,在這里,祖祖輩輩用傳統農耕方式種植,保留了土壤的肥力,而且旱澇保收,光照極佳。”陳俞亦說。
在陳俞亦承包的梯田里,使用著有機肥、生物驅蟲……他不僅僅繼承了古人傳統的耕作模式,也植入了自己對于現代農業科技的理解。比如除草,陳俞亦介紹,在自己的梯田里,對于生命力旺盛的稗草,他們會人工拔除,但是對于一些其他的雜草,則會刻意保留,讓水稻和它們進行生存競爭,以提升水稻的生命力,“通過生態環境提升水稻自身的抗病害能力,這與古人的耕作智慧一脈相承。”
陳俞亦帶著我們走到一塊梯田里,抬直一棵被稻穗壓彎了腰的水稻,比劃一下,竟然齊人高。“這是我們從國家種質庫引進和繁育的特殊品種,在上堡梯田種植成功,一只稻穗能產稻180粒,將來就是我們最好的產品。”他驕傲地說。
出 新
游客樂而忘返的田園美景
時代在發展,堅守了2200多年的農耕方式,也經歷過陣痛。上世紀90年代,當地興起外出務工風潮,崇義縣不少梯田一度無人耕種和管護。
近幾年,為徹底改變這一狀況,做好梯田生態保護,恢復梯田自然景觀,崇義縣建立了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一方面,采取“誰種糧食誰得補貼”的措施。另一方面,對核心區域梯田復耕農戶給予獎勵。
同時,崇義縣委、縣政府持續發力,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豐富上堡梯田的旅游內涵:對客家文化習俗、農業生態環境等“家底”展開摸底排查;組建梯田文化保護傳承隊伍,加大農耕文化宣傳力度;創建攝影文化基地……
崇義縣積極打造集鄉村旅游觀光園、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民美好家園于一體的客家梯田農業綜合旅游示范區,創建以梯田為核心的生態旅游集聚區,并將上堡整訓舊址、萬丈山觀光茶園等周邊旅游資源整合建設,打造“春夏秋冬”景觀帶,引入“舞春牛”、相約過大年等民俗活動,增強旅游的體驗性和互動性。
每到春耕的日子,歡快的器樂聲中,一支由數十人組成的“舞春牛”隊伍就會走進上堡梯田,來到村民家門前的曬谷場上跳起“春牛舞”,引來游客圍觀。崇義縣挖掘、整理以“舞春牛”、田間山歌等為主的客家民俗文化資料,并推動“舞春牛”列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恢復組建“舞春牛”民俗表演隊伍,將其融入當地的旅游觀光、互動體驗項目。
登上景區高處觀景臺,俯瞰稻浪千重,處處皆景,到處都有游客拍照打卡。一旁擺攤的村民拿出一份糕點請我們品嘗,“這是我們客家美食九層皮。靠這個手藝,我們每天可以掙到200多元。”
細細一問,這九層皮就如同這精耕細作的稻田一樣,頗費功夫:高山梯田稻米經過選米、清洗、浸泡一晚后,再磨成米漿,通過韭菜、黃梔子、莧菜等天然植物上色,做成四色米漿,分9次層層蒸透貼合,滑嫩爽口。
嘗美食,賞美景,享美事……如今的上堡梯田,正呈現出嶄新的氣象。在這里,春來水映藍天,夏日嘉禾吐翠,秋至遍野金黃,冬天白雪皚皚,四時風光各不同;在這里,能夠體驗到豐富的客家民俗文化與古代農耕文明,戲曲歌舞、山歌民謠等表演讓游客樂而忘返。
梯田生云間,豐收滿家園。今年國慶黃金周,上堡梯田景區接待游客11.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3億元。(本報記者 朱 磊)
[ 責編:孫滿桃]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世界聚焦: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 梯田生云間2022-12-12
- 今日觀點!萬灣多碧水 垛田富農家(世界灌2022-12-12
- 世界微速訊:帕瓦股份投資成立循環科技公司2022-12-12
- 睿昂基因:12月9日召開業績說明會,投資者2022-12-12
- 【時快訊】遠興能源董秘回復:阿拉善天然堿2022-12-12
- 每日視點!廣信股份董秘回復:公司目前主要2022-12-12
- 世界觀天下!漢得信息董秘回復:公司實控人2022-12-12
- 當前簡訊:任子行:截止至2022年12月9日,公2022-12-12
- 怎樣搞好商業服務軟文推廣? 寫商業軟文實2022-12-12
- 推動現代服務業同現代農業深度融合——讓農2022-12-12
- 各地加大助企紓困力度 全力提振經濟2022-12-12
- 天天快看:【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河南:廟2022-12-12
- 【天天報資訊】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四川仁2022-12-12
- 環球實時:對癥用藥11問,趕緊看看吧!2022-12-12
- 威星智能:截至2022年12月9日,公司合并普2022-12-12
- 東方園林董秘回復:2022年三季度中,主要為2022-12-12
- 【全球獨家】思林杰:公司的嵌入式智能儀器2022-12-12
- 美的置業(03990.HK)附屬擬發行不超15億元公2022-12-12
- 焦點速遞!躍嶺股份董秘回復:公司主要產品2022-12-12
- 全球觀速訊丨東方園林董秘回復:寧夏萊德項2022-12-12
- 全球觀焦點:品牌首店多點開花 激發消費新2022-12-12
- 全球看點:“引育用留”促人才工作上新臺階2022-12-12
- 全球快訊:培育壯大數字消費新業態2022-12-12
- 環球精選!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天然氣日產量2022-12-12
- 全球看點:我國工程機械競爭力快速提升2022-12-12
- 天天微資訊!助企紓困加力 多地落實落細系2022-12-12
- 《阿凡達》CINITY版重映定檔,看續集前可以2022-12-12
- 【環球新視野】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確診11例、2022-12-12
- 環球觀點:筑牢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根基2022-12-12
- 上海今天多云7-11℃,周三起氣溫全面跌至個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