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槍擊、毒品、種族歧視——美國社會三大“死結”背后是人禍
2022-04-19 10:05:4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紐約4月18日電 記者手記:槍擊、毒品、種族歧視——美國社會三大“死結”背后是人禍
新華社記者徐興堂
美國絕大部分罪案都與槍支、毒品和種族歧視有關。槍擊、毒品泛濫和種族歧視是美國社會三大亂源,每年導致十多萬人喪命,極大增加了公眾的不安全感。最令人絕望的是,這三個已經成為美國社會“死結”的根源卻是徹頭徹尾的人禍。
多年來美國民間關于禁槍、禁毒、消除種族歧視的呼聲越來越高,而這三大問題卻越來越嚴重,根本原因在于高層的政治游戲、利益集團追逐金錢的不擇手段以及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
這三大“死結”之所以難解,首先是決策者們將選票置于生命之上,把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當成了黨爭工具。
來自民主黨的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不久就發布了大大小小數十項控槍計劃,但一年多過去毫無進展,就連被認為最可能獲得通過的背景審查也卡在了參議院。要在參議院通過任何一項重要法案,都必須有60票支持,而現在兩黨勢均力敵,共和黨籍參議員的集體反對使得法案成為不可能。
利益集團對金錢的追逐也是“死結”難解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控槍和禁毒領域。
美國藥物濫用與心理健康服務局的全國性調查顯示,2020年有5930萬12歲以上的美國人曾濫用毒品,其中4960萬人吸食大麻。聯邦和各州政府表面信誓旦旦要控制毒品泛濫,但在各路利益集團游說下,實際上對毒品濫用極度縱容,甚至立法讓大麻等合法化。目前全美僅有內布拉斯加和愛達荷兩個州沒有把大麻合法化。今年4月1日,美眾議院通過大麻合法化議案,一旦參議院通過,大麻將在聯邦層面合法化。
大麻合法化是典型的將金錢置于生命健康之上的做法。據《福布斯》報道,最先將大麻合法化的加利福尼亞州僅兩年的大麻稅收就超1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全美合法大麻銷售額將突破400億美元。據專門追蹤政治獻金的非營利機構“揭秘”透露,2021年有22個利益集團花費430萬美元,雇用100多位專業游說人士在國會活動,以推動大麻合法化。
利益集團對擁槍的游說更不遺余力。聯邦競選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步槍協會花費超過3000萬美元支持前總統特朗普的競選活動。
種族歧視對美國社會的傷害巨大。4月4日,一名黑人男子在密歇根州大急流城被警察槍擊后死亡,引發當地大規模抗議。而2020年警察跪壓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致死事件引起的全美抗議種族歧視浪潮至今尚未平息。
相關統計顯示,非洲裔、拉美裔等少數族裔死在執法者手下和被關進監獄的比例都遠高于白人,黑人被警察執法致死的概率更是高出白人三倍。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針對亞裔的襲擊案件日益飆升。加州州立大學圣貝納迪諾分校仇恨和極端主義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2021年反亞裔仇恨犯罪事件比前一年猛增了339%,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反亞裔仇恨犯罪事件數量均打破2020年紀錄。
種族歧視在有著蓄奴黑歷史的美國有深厚的生存土壤。白人至上主義近年來愈演愈烈,高層政客以及部分社會名流和學者所發表的種族主義言論可謂重要推手。
布魯金斯學會2019年發文指出,有大量證據表明特朗普鼓吹種族主義并從中獲得政治好處。他的競選過程充斥著反移民、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仇外情緒。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只要是特朗普贏得選票的地方,仇恨犯罪都呈暴增之勢。包括特朗普在內的政客關于新冠疫情的種種陰謀論也被廣泛認為是導致近兩年攻擊亞裔案件暴增的罪魁禍首。
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教授艾米·威克斯近日因發表仇視亞裔言論而引發輿論反彈,該校學生已經發起請愿要求學校開除她。實際上,這位教授有長期發表種族歧視言論的黑記錄,卻一直沒有被處理。像她這樣赤裸裸表達白人至上主義觀點的教授不在少數,喬治城大學、加州大學系統等近兩年都曾發生類似事件。
三大“死結”導致的惡果正在讓美國一些城市陷入混亂并失去昔日光環。方塔斯顧問公司和內核決策分析民調公司的最新民調顯示,41%的紐約人認為犯罪已成為生活在紐約的頭號問題。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記者手記:槍擊、毒品、種族歧視——美國社2022-04-19
- 23條金融舉措出臺 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再加強2022-04-19
- 暴雪暗示:《暗黑破壞神4》和《守望先鋒2》2022-04-19
- 網傳新卡RX6650XT將在近期發布,性能提升不大2022-04-19
- 瑞幸取消bug訂單 卻合理合法?2022-04-19
- 朋友推薦買的華泰保險"保本型"保險 六年后2022-04-19
- 距地130億光年超大質量黑洞祖先“現身”2022-04-19
- 回溯“太空出差”183天精彩瞬間2022-04-19
- 南極冰山未來還可能更脆弱2022-04-19
- 小行星撞擊地球 人類將面臨這些災難2022-04-19
- 截至4月18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2022-04-19
- 江蘇鹽城通報3起未落實疫情防控責任案件 2022-04-19
- 江蘇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2022-04-19
- 10位滬上知名眼科專家為居家中小學生傳授護2022-04-19
- 小區有陽性還能開窗嗎?團購的蔬菜要不要消2022-04-19
- 小區里開了個“解憂自助小鋪”,解了居民燃2022-04-19
- 確保民生通道高效暢通,上海交警嚴查嚴管上2022-04-19
- 防控消殺全覆蓋 上海全市73處臨時設攤點累2022-04-19
- 均以成本價銷售 光明集團啟動“光明直通車2022-04-19
- 小微企業活躍度受到疫情影響 2022年春季就2022-04-19
- 小編隔離手記| DAY 3:被暖心家庭房治愈2022-04-19
- 上海市已開展為期一周的重點場所環境消殺專2022-04-19
- 上海:封控區今起到21日,每天1次核酸檢測2022-04-19
- 央行、外匯局23條舉措支持實體經濟2022-04-19
- 山東加大政策供給 推動復工復產2022-04-19
- 莫讓“首臺套” 掐住產業化“咽喉”2022-04-19
- 一紙噪聲訴前禁令具有重要的意義2022-04-19
- 央行、外匯局23條舉措支持實體經濟 支持受2022-04-19
- 馬曉河:加大實體經濟政策扶持力度應對供給2022-04-19
- 落實行政賠償制度 強化依法行政紅線意識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