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戰疫·祝橋鎮|“危險,你們退后,我去!”
2022-04-24 19:04:47 來源:人民網上海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戰斗在基層一線的村居書記、主任們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在防疫一線,他們撒過汗水、流過淚水,但在關鍵時刻,他們總是說“讓我去!”
“危險的地方你們退后,我去!”
瞿瑛是浦東新區祝橋鎮晨陽居委的書記,不論是做核酸的日子,還是發抗原試劑、發物資的日子,她總是在來來回回地穿梭在管轄的四個小區。原本聲音洪亮的她,在防疫工作中總是竭盡全力,嗓子都喊啞了。她不是鐵打的,但她有一個信念:小區5000位居民需要守護!
“危險的地方你們退后,我去!”,這是在防疫工作中,瞿瑛對居委班子成員說的最多的一句話。3月24日晚,晨陽小區(南區)因為有確診病例需要全封閉,瞿瑛二話沒說就沖了進去,在封控小區里,瞿瑛召集居民黨員成立了臨時黨小組,開展防疫工作。
瞿瑛(左一)
陪同醫護人員到封控樓道上門做核酸、去封控樓道貼封條……3月28日全區實行封閉管理后,小區里有多個封控樓道,瞿瑛總是身體力行地沖在最危險的前線。居民區志愿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們說:“瞿書記工作時太拼了,簡直是不要命的”。
面對管轄區域大、老年人口多、工作人員緊缺的現狀,在防控工作中如何關照好每一位居民的生活,瞿瑛花了大量心思。充分發揮志愿者團隊的作用,給每個門洞安排“1名志愿者+1名小隊長”,遇到老年人多的門洞,就從其他門洞調志愿者過去支援,讓志愿者充當起“跑腿小哥”、“知心大姐”,關懷關愛門洞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小區團購中,瞿瑛幾次主動幫忙墊付團購費給老年人購買生活物資。為了給老阿姨配藥,瞿瑛想方設法聯系醫院,她說:“這都是救命的藥品啊,我必須盡全力”。
“每次送走陽性患者時,都挺心酸的”
“消毒一定要徹底啊,我們一定要對收到的快遞好好消毒”,小祝來到東港二居時,在東港二居小區門房處,居委主任邱燕平正在和物資組志愿者認真交代注意事項。已經奮戰近一個月的邱燕平看起來非常疲憊,雖然自己家就住在居委會隔壁,但從3月初開始,她沒有回過一次家,吃住在居委會,每天從早忙到晚。
邱燕平(左一)、張國中(右一)
每次轉運陽性病人,居委書記張國中和主任邱燕平都是一起上陣,有一些年長的和年幼的患者,他們總是把他們攙扶上車。擔心居民緊張害怕,他們就在一旁安慰,給予最特別的關愛。邱燕平說:“每次送走陽性患者,看到他們上車,都挺心酸的,自己的居民自己心疼”。
邱燕平(藍色隔離服)
每當患者康復返回小區時,張國中和邱燕平就會早早在小區門口等候,給康復的患者家人般的溫暖。即使是深更半夜,他們也會堅持把患者居民送到家,耐心講解居家隔離的政策后才放心離開。
好幾次回到居委簡陋的辦公室,天都要亮了,顧不上休息,又開始準備當天的工作。對于他們來說,疫情防控期間,吃飯睡覺都是奢侈品。
當好村民們的“主心骨”
“口罩戴好,注意自我防護。做完核酸趕緊回家,一定要洗手消毒。保持兩米線,排好隊?!薄?0后的張龔美是祝東村黨總支書記,她每天都給大家念“緊箍咒”,通過一遍又一遍的重復提醒,讓大家提升自我防護意識。面對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她帶領村全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逆行而上,當好了村民們的“主心骨”。
“張書記,我們沒有菜了怎么辦?”“張書記,我們老倆口自己在家無法進行抗原檢測”“張書記,現在這么危險我們不想集中去隔離點,能不能在家?”……面對居民的一個又一個問題,每一次張龔美都會熱情接待,帶領工作人員共同探討解決防疫工作的難題。張龔美的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因為在這個特殊時期,她希望讓群眾隨時隨地都可以聯系到她。
在一次轉運患者的時候,一對老夫妻因為自身患有基礎病,不愿意去集中隔離點,當得知這個信息后,張龔美主動聯系做起了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在她三番五次的關心下,終于得到了老夫妻的理解和支持。
張龔美主動扛起重擔,有序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合理發放物資的同時,幫助群眾聯系合作社解決蔬菜、肉等生活需求。帶領工作人員上門做抗原,她總是第一個沖在前,她總說,應該把風險留給自己。
在祝橋鎮防疫一線
像瞿瑛、張國中、邱燕平、張龔美一樣的
村居書記、主任還有很多
他們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為轄區內的居村民撐起一片天
請對“逆行者”更多一份理解
向他們致敬
(原標題:“疫”線記錄 | 在抗疫一線,他們總是把風險留給自己)
(來源:航空祝橋)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一線戰疫·祝橋鎮|“危險,你們退后,我去2022-04-24
- 僅靠貨幣總量寬松或無法解決當前主要矛盾 2022-04-24
- 當前國際高通脹由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手造成 2022-04-24
- 英雄歸來|中國航天日微視頻:星空之上2022-04-24
- 微火成炬,勇毅前行!2022-04-24
- 權威解讀 如何平衡防疫和保供?同等重要系2022-04-24
- 權威解讀 如何平衡防疫和保供?同等重要系2022-04-24
- 梁萬年:必須堅持“動態清零”,“躺平”后2022-04-24
-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梁萬年談疫情防控焦點2022-04-24
- 【凡人微光】村民救護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2022-04-24
- 【凡人微光】男子摘槐花倒掛樹上 消防緊急2022-04-24
- 以快制快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2022-04-24
- 【凡人微光】女子上班接到詐騙電話 警方及2022-04-24
- 心在,城在:致敬每一個守“滬”的你2022-04-24
- 楊利偉的這一舉動,曾讓指揮大廳鼓掌歡呼2022-04-24
- 航天員怕不怕“總教頭”?聽聽她本人怎么說2022-04-24
- 當前國際高通脹由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手造成 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秋收起義轉折地 向高質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守好“米袋子” “硬核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紅軍長征出發地 奔著幸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三千奇峰見證老區巨變 2022-04-24
- 第一批“劉畊宏女孩”受傷了 健身是一場“2022-04-24
- 給校友買巧克力竟遭網暴 “情緒垃圾”必須2022-04-24
- 給共享單車治療“皮膚病” 需要政府和企業2022-04-24
- 養老服務聯合體:解決老年人身邊“雞毛蒜皮2022-04-24
- 續航710/1100公里!哪吒S實車曝光 不輸特斯拉2022-04-24
- 因電池故障引發火災 印度政府將對電動汽車2022-04-24
- 不更新App就給你刪除 開發者稱對蘋果感到2022-04-24
- 國家航天局在海南文昌設立遙感數據中心2022-04-24
- 從東方紅一號到中國空間站——戚發軔院士的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