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物捐力捐智!抗疫一線的“科創力量”!
2022-04-24 19:13:59 來源:人民網上海
當前,上海正經歷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作為扎根楊浦的上海本土科創企業,UCloud優刻得積極貫徹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從科技戰疫、志愿行動,到捐資捐物、服務社區,UCloud優刻得“捐物捐力捐智”,持續奮戰在抗疫的最前線。
捐智:科技戰疫在一線
2020年2月,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優刻得,聯合三大運營商,及其他合作機構共同推出了“通信大數據行程卡”行程查詢服務。今年3月,伴隨著新一輪疫情爆發,通信行程卡訪問量直線上升,日均峰值則高達3.04億次。
為保障“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正常運行,UCloud優刻得內部緊急調動多個部門,20多名封控在公司的技術人員與封控在家的項目同事聯合奮戰,進行技術保障和擴容支持,根據多年云服務運維及運營經驗,主動摸索業務場景,分析業務瓶頸,診斷業務問題;并通過性能調優、即時擴展等措施,有效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為全國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和人民群眾出行提供便利。
目前,“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已經累計被查詢調用470多億次。
支撐470億次調用查詢
疫情防控期間,單日核酸登記量飆升到平時20倍以上,對于承載上海市市民核酸檢測與登記的“健康云”系統造成了巨大的負載壓力。UCloud優刻得主動向市相關主管部門匯報,組織技術骨干趕赴“健康云”承建單位與相關負責人和工程師進行技術交流,協助承建單位分析查找系統隱患,提出系統架構優化以及容災方面工作的建議。
經過多次現場問題排查、交流溝通、分析反饋,發揮技術優勢支持上海抗疫工作,對“健康云”后期的平穩運行發揮了積極的支撐作用。
支持健康云平穩運行
與此同時,響應全市推行“數字哨兵”的要求,UCloud優刻得AI團隊加班加點進行產品研發和算法升級,僅僅72個小時,就完成了新一代“數字哨兵”產品迭代升級,實現健康碼、核酸碼、抗原碼、疫苗碼一站式核驗,同時進行人臉識別、無接觸測溫;居民使用身份證、醫保卡就可完成全部核驗,即使對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來說也非常方便。
目前,UCloud優刻得已有數百套“數字哨兵“,為上海地區20多家政企單位服務,實現智能化、精準化防疫。
此外,UCloud優刻得還正在與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共同開發“滬幫互助”線上志愿服務平臺。一方面,幫助在平臺上求助的社區或居民,提供物資調配、尋醫問藥、心理咨詢等志愿服務;另一方面,鏈接各類民間志愿組織,精準對接社會資源與居民需求,緩解防控部門的集中壓力。
居民宅家期間,由上海市信息化企業家協會主辦,UCloud優刻得與上海微芒教育科技承辦的“健康防疫云上運動會”也迎來一波使用高峰,累計打卡達350多萬人次。該活動還提供100萬公益獎金,支持各區的抗疫團隊。
健身防疫AI云上運動會
捐力:志愿服務在一線
面對疫情,UCloud優刻得的數十名黨員和員工,迅速投入到所在社區的志愿服務當中。
數據部門員工朝坤已連續在社區服務了十多天,組織居民有序進行核酸檢測、發放抗原、搬運物資。他說:“疫情當前,黨員要第一時間沖在最前面,我們的工作雖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每一次逆行都是精神和力量所在。”
供應鏈部門員工顏杰所在的小區樓齡較老、沒有電梯、小區中老人居多,很多事情必須上門服務。前幾日氣溫高達33度,顏杰與志愿者們連續6小時工作,累計爬了100余層樓,挨家挨戶發放抗原。“黨員就是要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自覺放棄個人利益,追求大眾福祉。”顏杰說。
優刻得黨員志愿者搬運保供物資
品牌部王婷所在的小區,是一個擁有4200多人的老齡化小區。王婷自告奮勇地當起了樓組長,除了樓組的各項抗疫工作,還與其他志愿者發起成立居民自治組織,制定核酸檢測、物資團購、防疫消殺等各項規則。她說:“作為黨員,我無法對居民生活問題坐視不管,只能挺身而出。”
同時,UCloud志愿者小分隊還加入了真愛夢想基金會的“愛滬有我”抗疫行動,為遇到困難的社區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捐物:“滬”幫互助在一線
一線戰“疫”少不了后備物資的保障。在封控初期最困難的時候,UCloud優刻得緊急協調資源,為物資困難的員工送去保供物資。除了對內解決員工實際困難,UCloud優刻得對公司所在街道也進行了捐助。
4月21日,UCloud優刻得的“企業對接社區愛心大禮包”再次送抵公司所在的楊浦區大橋街道寧武居委,幫助這個老齡化人口占比35%的小區解決物資緊缺問題。
寧武居委接收第二批捐贈物資
除了捐贈生活物資,UCloud優刻得捐贈的“數字哨兵”也大大減輕了小區門口的防疫核驗工作量。寧武居委工作人員表示:“以往我們都要人工層層核驗,用這個防疫手持機,只要掃描身份證就能看到所有信息,對我們來說非常方便。”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大仗硬仗
守“滬”這座城
(來源:上海楊浦)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捐物捐力捐智!抗疫一線的“科創力量”!2022-04-24
- 上海:組成專家救治組全力救治重型患者,提2022-04-24
- 上海:部分建設工地、企業等聚集性疫情有所2022-04-24
- 上海36家市級醫院中開設33個急診就醫點,保2022-04-24
- 上海:社會面新增感染者逐步下降,將繼續開2022-04-24
- 馮女士的隔離日記2022-04-24
- 一線戰疫·祝橋鎮|“危險,你們退后,我去2022-04-24
- 僅靠貨幣總量寬松或無法解決當前主要矛盾 2022-04-24
- 當前國際高通脹由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手造成 2022-04-24
- 英雄歸來|中國航天日微視頻:星空之上2022-04-24
- 微火成炬,勇毅前行!2022-04-24
- 權威解讀 如何平衡防疫和保供?同等重要系2022-04-24
- 權威解讀 如何平衡防疫和保供?同等重要系2022-04-24
- 梁萬年:必須堅持“動態清零”,“躺平”后2022-04-24
-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梁萬年談疫情防控焦點2022-04-24
- 【凡人微光】村民救護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2022-04-24
- 【凡人微光】男子摘槐花倒掛樹上 消防緊急2022-04-24
- 以快制快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2022-04-24
- 【凡人微光】女子上班接到詐騙電話 警方及2022-04-24
- 心在,城在:致敬每一個守“滬”的你2022-04-24
- 楊利偉的這一舉動,曾讓指揮大廳鼓掌歡呼2022-04-24
- 航天員怕不怕“總教頭”?聽聽她本人怎么說2022-04-24
- 當前國際高通脹由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手造成 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秋收起義轉折地 向高質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守好“米袋子” “硬核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紅軍長征出發地 奔著幸2022-04-24
- 【走進老區看新貌】三千奇峰見證老區巨變 2022-04-24
- 第一批“劉畊宏女孩”受傷了 健身是一場“2022-04-24
- 給校友買巧克力竟遭網暴 “情緒垃圾”必須2022-04-24
- 給共享單車治療“皮膚病” 需要政府和企業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