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融資再現新動作 東方資產百億金融債蓄勢待發
2022-03-07 13:49:18 來源:中國網地產
3月伊始,乍暖還寒,房地產融資卻已春意漸濃——短短幾日,已有多家房地產企業成功發債或披露發債計劃。同時,房地產并購融資再現新動作,東方資產百億金融債蓄勢待發,資產管理公司(AMC)正在進場。
融資渠道逐漸疏通,風險化解實招不斷。“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要求逐漸落到實處、落地有聲。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融資回暖,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漸走出調整的艱難期。
融資出現恢復跡象
美的置業15億元中票完成發行、碧桂園50億元中票獲準注冊、榮盛控股擬發10億元超短融、北京住總集團16億元可續期公司債獲受理……3月以來,已有多家房企披露完成發債或準備發債。
從融資投向看,債券募集資金不少將用來償還到期債券和銀行借款,補充公司日常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也有房企擬將融資所得全部用于項目建設,如美的置業發行的15億元中期票據。
房企發債動作頻頻,反映出融資環境邊際改善。據貝殼研究院統計,2022年前兩月房企境內、境外債券融資累計約856億元,雖同比下降59%,但降幅較1月大幅收窄11個百分點。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近期部分房企的正常融資需求逐步得到滿足,房企發債恢復勢頭已出現。
業內人士還注意到,民營房企融資也出現恢復跡象。“機構的發債企業‘白名單’已擴大到更多優秀的民營房企。”有業內人士透露。
并購債券發行漸增
房企并購融資新動作不斷。3月3日,碧桂園集團與美的置業同時宣布獲得招商銀行提供的地產融資額度。其中,碧桂園集團獲授150億元,全部用于地產并購業務;美的置業則獲得120億元額度,其中,60億元用于并購業務,剩余60億元用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專項用途。
自2021年12月底,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來,多家房企、銀行積極響應政策,并購類債券、貸款紛紛落地。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房企發行并購債融資38.2億元,計劃發行15億元;銀行提供并購貸款融資額度770億元、發行并購債50億元,計劃發行100億元。房地產行業共獲并購類融資近千億元。
“多家銀行在近期加快發行房地產并購主題債券,有效支持房地產企業通過并購防范債務風險及優化行業結構。”財信證券近日發布的研報指出。
擅長處置不良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也在進場。有消息稱,東方資產下周計劃發行100億元人民幣金融債。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重點房地產企業優質項目的風險化解及處置,房地產行業不良資產紓困,房地產金融風險化解等。
“穩”信號料不斷釋放
房企發債在于發展所需,并購融資意在風險化解,一“穩”一“托”呼應“促進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中央及地方層面陸續釋放穩定房地產市場運行信號。住建部副部長倪虹日前表示,2022年將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協調性和精準性。人民銀行近日召開金融市場工作電視會議再次提到,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事實上,從下調首付比例、調降房貸利率、加快放款節奏、給予購房補貼……近期全國范圍內“因城施策”的案例持續增多。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房企加快融資的背后,還有一個無形的推手——償債壓力。從近期房企發債大部分擬用于償還到期債務也可看出端倪。
3月,將迎來今年第一個房地產債券到期高峰期。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6月,其跟蹤監測的170家房企共將有162.2億美元債券、781.9億元人民幣債券到期,合計超過1800億元。其中,3月是到期債券規模相對較大的一個月,合計約589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適度加大對房企融資支持,也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所需。機構預計,年內房地產債券發行將有所恢復,而房地產信貸投放同比多增則是大概率事件。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判斷,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將溫和筑底,下半年有望企穩并溫和反彈。未來,更多“穩”的信號有望不斷釋放。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房地產融資再現新動作 東方資產百億金融債2022-03-07
- 多地樓市“松綁”!多地下調首套房首付比例2022-03-07
-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房住不炒”2022-03-07
-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2022-03-07
- “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2022-03-07
- 投資超1.2萬億元!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按下2022-03-07
- 劃重點!10個創意字讀懂政府工作報告2022-03-07
- 【委員通道】王貴齊:我國早診技術已達世界2022-03-07
- 疫情下的香港丨方艙建筑工人:我要告訴兒子2022-03-07
- 香港特區政府感謝內地各方支援香港抗疫2022-03-07
- 智能又放心 捷途X70諸葛帶來智能座艙新體驗2022-03-07
- “十四五”期間,重慶計劃籌建保障性租賃住2022-03-07
- 相聚CCTV-5,臺鈴助力殘奧會健兒“跑得更遠”2022-03-07
- 醫生提醒:長時間戴耳機造成的聽力下降是不2022-03-07
- 馬斯克花7.5萬美元,在別人家門口軟磨硬泡2022-03-07
- 3月7日:人代會審查計劃、預算報告 審議地2022-03-07
- 有錢閑得慌!用無人機釣大魚,幾千塊打了個2022-03-07
- 高端零食良品鋪子入選“武漢名品”2022-03-07
- 滬首份區級數字養老報告發布,82%老人有智2022-03-07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東院暫停門2022-03-07
- 上鮮了!東海刀魚捕撈量猛增超3倍,貨源不2022-03-07
- 申城本周氣溫逐步回升 連續三天最高氣溫超2022-03-07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本土無癥狀2022-03-07
- “食”力“投喂”,良品鋪子繼《小敏家》后2022-03-07
- 交通運輸部:2月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完成客運2022-03-07
- 2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略升經濟延續復蘇趨勢2022-03-07
- 事關三億新市民!兩部門聯合發文加強新市民2022-03-07
- 赤字率擬下調至2.8%左右專家:有利于增強財2022-03-07
- 農業農村部:受多重因素影響豬肉價格今后兩2022-03-07
- 攻克“世界罕見的難” 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