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2022-04-02 08:36:28 來源:經濟日報
證監會日前表示,擬推出七大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的措施,從拓渠道、增需求、防風險等多維度破解民營企業債券“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增強債券市場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質效。
受多重因素影響,當前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多,亟需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其中,拓寬融資渠道,解決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現金流問題,尤為迫切。
從證監會擬推出的具體舉措看,拓渠道,就是推進債券產品多樣化建設、積極探索緩解民營企業流動性壓力支持工具、便利回購融資機制等。比如,推出科創債,優先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民企融資需求。增需求,就是優化融資服務機制,提高融資效率,適度降低債券融資市場門檻,加大對民營企業直接融資的支持力度。比如,推動更多符合要求的優質民營企業納入知名成熟發行人名單,發揮市場化增信作用,鼓勵市場機構、政策性機構通過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提供增信支持,健全民營企業融資增信支持體系等。
在落實好上述政策措施的同時,進一步拓寬民企融資途徑,還需發揮各方合力,打出“組合拳”,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并重,提升金融服務民企的質效。
直接融資方面,要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支持優質民企利用資本市場全面注冊制改革機遇發展壯大;發揮新三板和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作用,擴大市場對創新型中小企業覆蓋面;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普惠性金融服務,積極發展創業投資基金,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賦能民營企業成長。同時,積極支持企業依托應收(供應鏈)賬款、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基礎資產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直接面向產業鏈上下游民營企業,協助其拓展融資渠道等。
間接融資方面,應繼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減費讓利力度。引導商業銀行擴大面向民企發展的信貸業務,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改進信貸審批權限和審批程序;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作用,加快金融產品的創新步伐,為民營企業量身定做金融產品,在幫扶民企發展的過程中發掘自身增長的新“藍海”。
金融機構要直面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點,把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和培育民營企業信用制度結合起來,逐步完善民營企業征信系統和信用評價體系,理順銀企信用關系。
做好支持民企發展這篇大文章,離不開制度扶持和政策呵護。對于民營資本投資熱情較高的領域,應制定清晰明確的產業發展政策,設置好“紅綠燈”,最大限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穩定預期。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適應民企發展需要的多元化融資模式,為其融資創造更多便利條件。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2022-04-02
- 全力紓困解難2022-04-02
- 轉債投資熱勿忘有風險2022-04-02
- 銀行服務小微重在落實2022-04-02
- IntelArc銳炫獨立顯卡誕生,首發只有54億個2022-04-02
- 江西吉安吉州區發現2例外省輸入核酸陽性人2022-04-02
- 山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8例、本土無癥狀感染2022-04-02
- 云南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04-02
- 北京致敏花粉進入高峰期 清明假期大風開場2022-04-02
- 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60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04-02
- 清明節期間全國大部天氣晴好 東南部及南部2022-04-02
- 上海,偉大的城市,偉大的市民,一定會度過2022-04-02
- @2022研考生 調劑意向采集系統已經開通啦2022-04-02
- 天風國際郭明錤:中國主要安卓手機品牌今年2022-04-02
- Intel發布Arc銳炫系列獨立顯卡 性能或與RT2022-04-02
- 央視曝光:口罩打濕后過濾效率約80%,專家2022-04-02
- 高德發布“停車導航”功能:全程動態引導用2022-04-02
- 微信圖標話題登上熱搜榜一!蘋果iPhone如何2022-04-02
- 成立18個月后,首款國產全功能GPU產品誕生了2022-04-02
- 特效還原!《地下城與勇士》與《DNF》角色2022-04-02
- 湘皖兩地聯動“云端祭掃” 黃山離家73年烈2022-04-01
- 最閃亮的坐標丨盛世如愿 告慰英魂 薊州區2022-04-01
- 打包、鍛煉、打掃衛生,他們準備“回家”有2022-04-01
- 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怎么劃分怎么做?上2022-04-01
- 食物沒了、藥品缺了怎么辦?餓了么“應急特2022-04-01
- 守穩百姓“菜籃子”!上海各區戰“疫”保供2022-04-01
- 上海昨新增本土“358+4144”,提醒:4月2日2022-04-01
- 浦西篩查工作今天全面展開,市民要注意這些2022-04-01
- 真方便!他們為楊浦外賣騎手“送檢上門”2022-04-01
- 鄰幫鄰,一家親!長寧這個小區每個樓棟組建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