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發文打擊種業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行為 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再出實招
2022-04-15 08:56:05 來源:經濟日報
日前,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了《關于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的指導意見》。業內認為,文件的出臺有利于激發育種原始創新活力、調動企業創新投入積極性,對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
種子是糧食安全的基礎。近年來,我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支撐糧食增產豐收。目前水稻、玉米、小麥等主導品種中,70%以上是保護品種。與此同時,加大保護種業知識產權也越來越迫切。
種業侵權違法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一是因為在利益驅使下,不法分子存在僥幸心理;二是因為體制機制不夠健全,保護手段不夠多、不夠硬,特別是種子侵權取證難、執法難,違法成本低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楊海生表示,文件從完善立法、強化司法、嚴格執法、技術標準、社會監督五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夯實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基礎。
針對種業侵權案件追溯難、取證難、查處難、震懾弱等問題,《意見》強調要加強司法保護,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記者了解到,多部門將積極運用涉及植物新品種、專利的民事及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機制,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提高保護專業化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機制,聯合開展重大案件督查督辦。聯合公布一批有資質的種子檢測機構名單,建立健全損失認定和涉案物品保管、處置機制。降低維權難度和成本,充分利用舉證責任轉移等制度規定,提高侵權代價。
嚴格品種管理是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手段。楊海生介紹,農業農村部已發布實施了新修訂的國家級水稻、玉米品種審定標準,提高了DNA指紋差異位點數、產量指標和抗性指標,適時推進大豆、小麥、棉花等品種審定標準修訂。
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是農業行政執法的重要任務。楊海生表示,將持續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堅持常態化專項整治,突出重要品種、重點環節和關鍵時節,加強種子企業和市場檢查,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強化制種基地監管,持續保持嚴查嚴打高壓態勢。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管理和質量檢測,強化畜禽遺傳物質監管。針對近年來利用電商網絡平臺銷售假冒偽劣種子的違法行為,《意見》要求創新監管方式,加快建立分工明確、處置及時、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狠抓電商網絡銷售種子監管。
專家認為,伴隨新修訂的種子法實施,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手段,推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對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問題重拳出擊,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多部門發文打擊種業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行為 2022-04-15
- 商家設置霸王條款 網購超長預售暗藏消費陷2022-04-15
- 一季度我國吸收外資同比增長25.6%2022-04-15
- 多地細化新市民金融服務舉措2022-04-15
- 全國首單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落地河南2022-04-15
- 河南推進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和助企惠企政策落2022-04-15
- 北京新增2例本土確診病例 治愈出院2例2022-04-15
- 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200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04-15
- 北京今明兩天晴朗持續晝夜溫差大 周日云量2022-04-15
-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即將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2022-04-15
- 山西太原清徐韻達快遞物流園工作人員陽性人2022-04-15
- 全國多地要求外賣必須封簽 守護“舌尖上的2022-04-15
- 上海科學救治患者 著力保障民生2022-04-14
- 方艙醫院守“滬”者:逆行出征而上 靜待春2022-04-14
- 遼寧2300噸物資馳援上海2022-04-14
- 國家藥監局已批準27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2022-04-14
- 【凡人微光】從一個人的堅守開始2022-04-14
- 【凡人微光】共同守“滬”者!多地保供人員2022-04-14
- 守“滬”之行:新華社記者入戶探訪封控區老2022-04-14
- 與時間賽跑的流調人:“疫情不關機,我就不2022-04-14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維護國家安全,你我2022-04-14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事關國家安全!你我2022-04-14
- 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即將提請二審2022-04-14
- 3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5%,我國經濟持2022-04-14
- 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防控期間電商經營活動合2022-04-14
- 民警騎電瓶車,為養老院購來200多盒“救命2022-04-14
- 一線戰疫·歐陽路街道|老外不見外,抗疫無2022-04-14
- 在滬金融機構創新方法支持保供2022-04-14
- 全力組織農產品供應市區2022-04-14
- 吉林省各市州均實現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目標2022-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