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接連上漲,現在入手新能源車合適嗎?
2022-04-01 07:50:26 來源:快科技
油價接連上漲,不少人已經「哭訴」開不起車了,省錢的人們已經準備轉入新能源車的懷抱,但還是晚了一步...... 所以現在入手新能源車合適嗎?
這些人合適!
看到這先別罵,看看你是不是在「適用范圍內」。
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車型在使用便利性方面雖然不如燃油車,但是用車成本確實是低,以一臺電動車使用 80kWh 的電池在每度電 2 元的高峰期充電來算,從 0 充到滿也僅需 160 元,一般省著點跑能跑 400km 左右。這相較于現在油價的燃油車使用來比也算能省下一些。
但是,電動車普遍也都是 1-2 萬的漲價,得開多久才能省回來我們并不知道。
所以,如果你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油車換電車省錢就要滿足一個必要條件——可以安裝家用充電樁。
因為目前家用充電樁實施居民電價的居民住宅、居民社區和非居民用戶設置的充電設施用電量,按照居民用戶電價合并表執行。
電費為每度電 0.558 元,不實行分層電價,暫時不劃分峰谷電價。所以一下就省了約 4 倍,最重要的是有了家樁后能極大程度上減輕你的「里程焦慮癥」,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里程焦慮癥實際上是充電焦慮癥,如果回家停好車就能插上家樁,第二天就能滿電出發還能順帶給電池保溫,這樣來看你的「觸電」出行還算是圓滿的。
還有一種現在適合買電動車的群體是目前因為指標政策只能選擇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無緣的朋友們(例如一年前的我...)。相信現在還沒下訂的應該是沒趕上這波新能源集體漲價前的預警,現在處于觀望階段,主要是期待后面會不會再降回去。
從上面這張碳酸鋰價格表中我們都不用看具體數據就能感受到電池原材料的「火箭級」上漲,這也是導致目前新能源車企集體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看來到 3 月后上漲速度似乎放緩了一些,但是以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未來還有「提速」的可能。
就在前幾天,何小鵬也預測到在明年二季度或者三季度,中國的電池供應情況會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
新能源汽車廠商面臨三大挑戰:一是材料 (主要是指電芯);二是芯片,此前我們預計 2022 年下半年缺芯狀況可能會得到緩解,不過今年上半年非但沒有緩解,還進一步惡化;三是今年中國疫情的變化。總的看來天齊與寧德都是預期看差,鋰 50 萬每噸,整個板塊已經透支,今年難有起色。所以目前來看,要等新能源車企集體降價估計要到明年了。
如果你想要等到明年,除了舍去這一年的用車便利性外還可能錯過很重要的附加項——權益。
熟悉造車新勢力的朋友應該都了解過,他們的「打法」已經不同于之前傳統車企的 4S 店模式,除了賣車外他們更加講究的是服務,那么服務體現在哪里呢?除了服務態度外主要展現在各種權益上,比如有的車企給出了三電終身質保,或是有的車企給出了每年固定額度的免費充電等。
但隨著各種成本的逐漸上漲和企業的進一步擴大規模,權益也會相應的「縮圈」。所以如果對于新能源車有剛需的朋友們,建議可以進一步了解一下各大品牌的權益,如果現有權益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漲價帶來的「損失」,那真的沒必要等這一年。
插播一條小道消息:事實上一些品牌的漲價是與優惠同在的,比如比亞迪的秦和元系列都有幾千元的優惠,幾何 C 一些門店還有交 1000 抵 10000 的活動,所以各位要是勤轉著點,可能會「撿個漏」。
哪些人不合適呢?
如果「合適」那一欄沒有符合你的情況,那不妨來看看不合適這一欄有沒有你的情況。
對于家中有車對于新能源用車需求不大的朋友們來講,現在購買新能源車并不是一個好時機,很多人除了猶豫新能源車價格會不會繼續漲價外,還會想價格漲上去了是不是就降不回來了?
對于這樣的疑慮特斯拉已經給出了答案,特斯拉曾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電動車的售價是直接受到原材料和產能的影響的,并且已經付出了被用戶拉橫幅維權的「代價」。
所以,有了特斯拉的帶頭作用,即使其他品牌嘗到了漲價的甜頭到時候不想把價格降回來,但面對市場上的競爭壓力也會「被迫」妥協的。所以對于目前階段用車需求不是很強烈的群體來講,建議可以等等。
上面說到了對于限牌城市即使漲錢也要「爭取」一下,對于不限牌的城市還是需要「量力而行」,不要因為這波新能源車漲價潮就「盲目跟風」。
畢竟電動車最省錢的情景還必須是要有家用充電樁,如果是老小區或者沒條件安裝家用充電樁的人群,花的錢多錢少不說,光每周跑充電站就是在徒增煩惱。
所以說不能滿足充電條件或者通勤距離較長的人群,燃油車還是具有優勢的。不要看到新能源車充電便宜了沒條件就「硬沖」,最后不僅使用起來不方便,過一段時間車還降價了,你說后不后悔?因為這事拉橫幅維權可不管用。
還有一種就是有「真」里程焦慮癥的群體,我身邊有幾個朋友就開不了電車,原因是看到續航里程刷刷掉就難受,續航低于 200km 就開始焦慮找充電站了,這種情況在北方冬季的低溫環境下更容易「發作」,基本是開電車出去就是在「自虐」。
有相似情況的朋友無論是電動車漲錢了還是降價了都別著急「沖」,先克服了自己心理這關再說。
到底是新能源還是燃油車,每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不跑網約車,油價的浮動還不至于讓你動起換車的心思,準備買新車的更應該考慮綜合成本和用車環境。如果你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選擇中還有其它的困惑,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油價接連上漲,現在入手新能源車合適嗎?2022-04-01
- 售價34.99萬元!寶馬全新車型“i3”上市,2022-04-01
- 曾慶洪:中國新能源汽車上半場打得不錯,但2022-04-01
- 北交所業績說明會線上“首秀”2022-04-01
- 油價小幅上調迎來年內“六連漲”2022-04-01
- 北京普惠健康保公布升級版特約清單2022-04-01
- 上海最大集中隔離點即將啟用 半數床位具備2022-03-31
- 服務三農備耕 鐵路部門為確保糧食安全提供2022-03-31
- 無錫:773天,安全轉運2100余次!奔波在疫2022-03-31
- 12345,雄安新區5歲啦2022-03-31
- 就業新觀察 | 數字經濟催生更多新職業 2022-03-31
- 我國防沙治沙取得成效 天然林保護建設近622022-03-31
- 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公布:經濟運2022-03-31
- 森林草原防火季|圖說:文明祭掃 這些防火2022-03-31
- 我國首個智能深海油氣保障倉儲中心投用2022-03-31
- 第九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2022-03-31
- “藝”起戰疫 上海寶山推出系列線上文化服2022-03-31
- “云演藝”今日好戲都在這里,這部京劇別錯2022-03-31
- 《財經》雜志與高爾夫尊中國戰略簽約儀式在2022-03-31
- 上海各大平臺外賣和快遞全部關閉?消息不準2022-03-31
- 集中隔離收治點與定點醫療機構有啥區別?鄔2022-03-31
- 吳凡:核酸篩查時“不通知不下樓,輪到我才2022-03-31
- 緩解“就醫難”,上海將向社會公示封控區定2022-03-31
- 明起上海浦西所有軌交站點均停運,非必要不2022-03-31
- 商務部回應美將兩家中企列入所謂“威脅國家2022-03-31
- 用“天干地支、陰陽五行”預測股市!官方下2022-03-31
- 市場格局生變 新能源車企變陣鏖戰下沉市場2022-03-31
- A股股王上熱搜!貴州茅臺去年凈利524.6億 2022-03-31
- 勞斯萊斯閃靈北極圈測試諜照曝光,續航4502022-03-31
- “你放心,有我們在!”楊浦民警橫跨浦江送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