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知識產權保護,化妝品原料創新之路將“難上加難”
2024-12-13 10:07:40 來源:今日熱點網
近兩年,科研成為國內化妝品企業對內關注、傾斜,對外競賽、傳播的焦點。不少品牌創始人或高管在行業內演講或分享時,言必談及他們對科研創新的重視,也認為持續在研發端發力是“長期主義”的一種表現。
“化妝品領域最核心的創新,是原料創新。”一位生物學博士出身的研發高管公開表示?;瘖y品屬于精細化工業,尤其是護膚品,產業鏈涉及生物材料、植物原料、配方設計、功效驗證等多方面,鏈條較長且跨不同學科。而原料是化妝品的源頭,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原料更是為品牌不斷提供故事內容和發展動力。
放眼國內的行業品牌格局,除了早年從CS渠道中突出重圍的傳統老牌之外,后來居上的幾家企業基本都立足于某個核心原料的基礎上發展壯大,比如華熙生物與透明質酸、巨子生物與重組膠原蛋白等,一則其原料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二則打通了科研和傳播兩端,讓相應的原料研發故事在消費者群體中深入人心。
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每個領域的核心事物發展總是最艱難曲折,化妝品原料的研發也不例外,甚至它所屬的科研領域的探索難度更大。比如對于一個新物質的基礎研究,完全是在黑暗中對未知的摸索,也許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時間精力也不一定有預期的成果。
在原料研發上,企業要經過好幾個環節,包括對新物質的探索、鎖定、研究、功效評估、中試,最后是量產。輝文生物創始人駱峰表示,這些環節結合起來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集成式系統工程,從物質特性、功效、活性動力學、安全性、代謝途徑、制造工藝、質量控制、制劑、消費者接受度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和研判。
從發現物質開始到實現量產應用,中間有漫長的路要走,也有N個難題需要解決。比如,實驗室研究階段,物質的計量單位是1毫克,功效驗證階段則需要100克,量產基本是以噸計算??赡苡行┪镔|在實驗室中的研究數據表現很不錯,但制備生產成本很高,不適合大規模民用,那項目也就此終止了。對此,駱峰曾談到,輝文生物和日本某知名大學圍繞谷胱甘肽抑制劑展開過合作,但是以項目終止而告終,除了制備合成工藝過程太復雜、需要經過30個步驟之外,更因為該原料的價格預測高達每公斤120萬人民幣,并不適用于大眾消費市場。對企業而言,這其中的投入產出比很難計算清楚。
此外,在商業世界中,原料也無法避免陷入知識產權糾紛,而這種糾紛問題相對于科研領域的客觀規律來說,更讓企業困擾且受到打擊。目前,輝文生物就處于一起關于銀耳多糖原料的知識產權糾紛中。
今年年初,輝文生物先后兩次起訴兩家國內原料企業,認為這兩家企業生產、代理銷售的銀耳多糖原料涉嫌侵犯自身兩項關于銀耳多糖的發明專利,分別為“銀耳雜多糖或其提取物的新用途”(ZL200510029745.1)、“銀耳雜多糖及其提取物、制備方法和用途”(ZL200510023427.4)。
據悉,輝文生物是化妝品行業中最早研發銀耳多糖的企業,也是它最早讓銀耳多糖登上國內外化妝品原料目錄。
早在2005年,輝文生物在中國和日本分別申請了3項專利和1項專利,這些專利先后于2008年、2009年和2014年成功授權。前文提及的兩項發明專利目前維持年限超過10年,還曾作為重大無形資產幫助輝文生物獲得總金額超兩千萬的質押貸款,符合國家對高價值專利的評定標準。迄今為止,輝文生物在銀耳多糖方面的發明專利已多達10項(包括9項國際國內發明專利、1項新型實用專利)。
基于科研的常規發展歷程,輝文生物在銀耳多糖上的研發也走過一條漫長的路。輝文生物的前身深圳市文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公司創始人劉桂云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細胞生理學專家。立足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以及劉桂云的7年研究實驗,銀耳多糖WSK問世。該原料的落地,也經過篩選原料、確定功效物質、多項提取工藝、定向物質分析等環節,并且在應用實驗測試中,通過功效性、安全性、穩定性、配伍性等研究,最終量產應用于國內外化妝品。
自相關新聞報道以來,這起關于原料專利的知識產權糾紛在業內引起很高的關注度。有行業媒體報道稱,該訴訟事件的最終判決結果,將有可能極大地沖擊現有的化妝品原料格局。
事實上,不論哪個行業,知識產權對于企業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是企業在長久市場競爭中的關鍵壁壘。某財經作家曾表示,工業經濟時代企業的核心資產是機械和體力,今天的創新經濟時代,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
如果知識產權得不到保障,企業將失去對科研投入的熱情和信心,不再注重原創發明,而是在產業鏈下游的制造端內卷。往更大的層面看,這也不利于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轉型。
在科研領域,人們常常會談及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科技生產力,值得關注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是不遺余力的。比如美國1790年頒發了第一部《專利法》,1802年成立專利局,美國聯邦政府對知識產權的管理非常縝密和嚴格,并且十分重視保護美國的海外知識產權。
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是在20世紀80年代逐步建立起來的,但由于民眾和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不高,國內普遍存在知識產權方面的侵權行為。前幾年,我國由于“山寨”、抄襲的問題泛濫,還一度被戲稱為“山寨大國”,這其實就是缺乏對原創知識產權的認知尊重、在制造端惡性競爭造成的。
在宏觀視角上,中國制造業規模很大,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2019年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但總體上“大而不強”,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尤其在高端技術領域對國外的依賴度較高,存在“卡脖子”現象。
當下,我國制造業正在從“中國智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如何自己掌握核心技術,這是一道必須跨越的門檻。
在諸多產業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尤為亮眼。2023年11月,國家發改委網站刊文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一些核心零部件及整車制造領域的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上具備優勢,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整,整體優勢突出,帶動產業高速發展。通過新能源技術應用,我國車企在汽車領域實現了“換道超車”。
汽車產業升級,正是建立在專利科技進步之上的。一組數據顯示,全球高級別自動駕駛專利中中國占比超過50%,中國動力電池技術專利全球占比74%,中國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全球占比84%。在鋰電池尤其是固態電池領域,中國是全球主要的技術來源國之一。近5年,我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我們看到了專利技術對推動一個產業迅速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尊重與保護企業研發的知識產權,是產業升級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這點對于整個化妝品產業的發展也是不言而喻的。
從研發流程來看,化妝品原料創新這條路本身就很難走,企業經常需要承擔投產比不對等、成果不及預期的風險,如果歷經多年研究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卻在市場競爭中得不到應有的知識產權保障,原料創新之路將“難上加難”,對中國化妝品產業整體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缺乏知識產權保護,化妝品原料創新之路將“2024-12-13
- 探尋紋樣里的“中國色” 依文·中國手工坊2024-12-12
- 長途自駕注意事項,為安全保駕護航2024-12-11
- 溫州霸龍眼鏡有限公司:微酷品牌開啟多功能2024-12-11
- 畫畫吧少年!吉利打造亞冬文化盛宴 開啟榜2024-12-10
- 河北晉州: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為縣域經濟注入2024-12-09
- 信用險的承保流程與理賠管理2024-11-11
- 維意定制教你75㎡小戶型逆襲秘籍2024-12-09
- 線下集結“朋友圈”,金領冠業內首創多元綜2024-12-09
- 森林之歌:用木調香書寫溫暖故事,闖入香氛2024-12-09
- 開啟共贏新征程,伊利集團嬰幼兒營養品事業2024-12-08
- 多囊女性看過來!必可欣提出一系列健康生活2024-12-05
- 降本提質 揭秘和府撈面的餐飲生存法則2024-12-04
- ?低碳標桿!山特產品成功入選《2024 綠色2024-12-03
- 光伏發電和空氣能熱泵取暖:聚陽王牌光伏直2024-12-02
- 曾登廈門熱搜第一,藝術家楊燁炘《走向倒計2024-12-02
- 第十五屆中國婦幼健康發展大會舉辦,金領冠2024-11-30
- 敏感肌Plus時代,董俊姿為引領全民科學護膚2024-11-29
- 為家而生|自如“智愛家”以藝術智能整裝破2024-11-27
- 2024 中國母嬰健康成長萬里行收官 金領冠2024-11-27
- 伊頓亮相中國勘察設計協會電氣分會 2024 2024-11-27
- 源自法國42°N 黃金奶源,愛達力奶粉陪伴2024-11-27
- 探秘沙溝丨香油中的營養學問,你知道多少?2024-11-26
- 奧迪發布新品牌AUDI 用創新驅動中國市場融2024-11-26
- 寶馬(中國)、華晨寶馬及光束汽車召回超502024-11-26
- 樂躍瓶中藏醇香,思樂得聚焦咖啡文化,打造2024-11-25
- 買奶茶贏汽車、手機!深扒益禾堂十二周年出2024-11-25
- 中國試行多式聯運“一單制”運輸2024-11-24
- 湛江港首次實現40萬噸級船舶滿載夜航靠泊2024-11-24
- 上海已初步建成性能領先、自主可控的區塊鏈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