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0份有“身份證”的水稻育種材料在云南施甸開播
2022-04-14 10:31:40 來源:新華網
航拍鏡頭下科研工作者和農戶在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勞作(4月5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日,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60000份有“身份證”的水稻育種材料開始播種。
在試驗田里,施甸縣水長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楊希華正在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育種專家一起指導農戶播散水稻育種材料。
“你可別小看這一粒粒水稻種,它們可是科研工作者的寶貝,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楊希華介紹,等這些種子長成秧苗后就變成了兩用核不育系育種材料,也就是兩用核不育系水稻的母本。在每年的7-8月份,科研工作者會將這些水稻母本與父本配對,再從配對成功的水稻種中,選擇高產、優質、抗病性強的水稻優良品種作為新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據了解,云南施甸是我國水稻育種夏繁基地,海南則為冬繁基地,兩地結合,將常規8-10年的育種時間縮短為4-5年,大大加快了我國水稻育種速度,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為一名農業科研工作者,我們應當承擔起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責任,為國家的種源安全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對于自己的工作,楊希華十分自豪。
目前,施甸縣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有500畝,育種材料有60000份左右,親本擴繁基地有20000畝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施甸縣水稻良種繁育基地是我國最大的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提供的育種材料占全國80%以上。(完)(楊磊吳丹 段茸茸)
航拍鏡頭下農戶在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勞作(4月5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航拍鏡頭下農戶在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勞作(4月5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航拍鏡頭下農戶在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勞作(4月5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科研工作者和農戶在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播種(4月5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農戶在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勞作(4月5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水稻兩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一隅(4月5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 責編:孫滿桃]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60000份有“身份證”的水稻育種材料在云南2022-04-14
- 海報|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方艙篇2022-04-14
- 商務部:推動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建設生活物資2022-04-14
- 加強港航人員疫情防控 著力優化服務措施2022-04-14
- 上海科技館“云上科普”助戰“疫”2022-04-14
- 上海郵政:助力抗疫,全力保民生保供給2022-04-14
- 對標RTX 3090 Ti AMD RX 6950 XT顯卡偷跑:1.5萬起步2022-04-14
- 1個核心刀出3款顯卡 NVIDIA MX570跑分泄2022-04-14
- 騰訊網游加速器迎大升級!5月31日起僅支持2022-04-14
- 《永劫無間》4月14日停服維護:趙靈兒和李2022-04-14
- 日媒:中國未來或成電動汽車“世界工廠”2022-04-14
- 43套房源已上線 北京探索共有產權房管理新2022-04-14
- 樓市“四限”松綁加速 二季度市場有望企穩2022-04-14
- 國內多地政府著手布局元宇宙2022-04-14
- 江蘇銀行北京分行踐行惠民承諾, 履行社會2022-04-14
-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2999例、本土無癥狀感染2022-04-14
- 今年最激烈的強對流天氣來襲,正常嗎?怎么2022-04-14
- 北京發布大風藍色預警 大部分地區有3、4級2022-04-14
- “三無”食品充斥直播間 安全隱患成消費者2022-04-14
- 國家藥監局:已批準26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2022-04-14
-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按下“快進鍵”2022-04-14
- 整理房間、收拾行李 神舟十三號回家進入倒2022-04-14
- 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上海多措并2022-04-13
- 各地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 有序推動復2022-04-13
- 6740人出院 上海迎來本輪疫情單日單院最多2022-04-13
- 長圖|盡銳出戰,絕不“躺平”2022-04-13
- 替老年鄰居解決買菜難題,老齡社區服務如何2022-04-13
- 既要尊重市場行為,也要打擊哄抬價格2022-04-13
- “奧密克戎”真是“大號流感”嗎?2022-04-13
- 穿行上海豫園街道的“送藥三輪車”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