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國有聲行業市場活躍用戶規模達8億人次
2022-03-30 13:53:56 來源:中國網產經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互聯網在線內容消費群體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聽書人群成倍數增長,根據易觀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有聲行業市場活躍用戶規模達8億人次,2020年用戶規模則為5.7億人次。探訪書店、圖書館、有聲閱讀內容平臺、有聲閱讀從業者,確實明顯感受到這個行業正在發生悄然蛻變。
書店
有聲書有了“聲音島嶼”
一進入中信書店啟皓店,首先會看到店內設置的CD一樣的有聲書“聲音島嶼”,精英商學院、歷史的瞬間、深度思想+、看見未來、解密生命,五大主題、120本經典好書以聲音呈現給大家。
在聲音島嶼,不少讀者都會親自體驗一番。在這家書店,紙質圖書和有聲閱讀實現了無縫連接。掃描有聲書架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聽到專業人士對一本書的精華解讀,如果需要購買,還可以快速在書店找到相應書籍。有聲圖書都由中信書院打造。中信出版集團中信書院負責人崔青告訴記者,書院會隨時邀請專業播音人員對圖書進行有聲化加工,其庫存量一直隨圖書出版情況動態更新,總量不斷在增加,增幅已超過3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讀者在中信書院的有聲產品收聽、付費數據同比上一年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崔青說,中信書院有聲讀物的讀者主要集中在25歲至50歲的中高端用戶,這也是社會消費的中堅力量。在她看來,“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讀者關注社會發展,注重健康,積極提升生活品質,因此對知識的需求量逐漸增加。無效社交的減少和獨處時間的增加,用戶有更多時間用來閱讀。”
圖書館
有聲閱讀同比增長30%
在圖書館,掃碼聽書已成為讀者非常自然的選擇,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有聲閱讀更成為圖書館增幅明顯的閱讀方式。
順著朝陽區圖書館(勁松館)的樓梯往上走,“黑白琴鍵”模樣的墻壁上,有著一個個別致的標牌,《人間魯迅》《未來簡史》《鄉土中國》等60本圖書的書名下,有文字簡介,還有一個掃碼聽書的二維碼,微信掃一掃,進入聽書小程序,30分鐘左右的圖書介紹,濃縮著圖書精華。
朝陽區圖書館館長李凱則特別提及,疫情發生以來,對圖書館的閱讀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了圖書館的不斷創新,“我們需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探索一些可以打破時間與地域限制的、無接觸式的服務方式,將其作為傳統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一個補充。”
朝陽區圖書館正是通過政府招投標的方式引入喜馬拉雅數字資源,給讀者帶來沉浸式的聽書體驗。截至目前,接入圖書館的喜馬拉雅平臺有5萬余個專輯,時長達279萬小時,資源隨喜馬拉雅內容庫更新。
首都圖書館的有聲閱讀同樣火爆。首圖現提供有聲閱讀類數字資源主要包括云圖有聲數字圖書館、overdrive和新東方雙語閱讀三個數據庫,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云圖有聲聽書覆蓋范圍廣,涵蓋文學、歷史、政治、法律、哲學、經濟等內容約5700冊,overdrive和新東方雙語閱讀主打繪本閱讀、繪本跟讀。
據首圖相關數據顯示,三個庫2019年累計使用量約為55.7萬次,2020年累計使用量約123.4萬次,2021年累計使用量約160.3萬次,同比增長約29.88%。
內容平臺
成為IP孵化重要一環
隨著有聲閱讀需求愈發旺盛,有聲開發、聯合出版、視聽小說、互動繪本、短劇、影視劇等內容形態已形成了一套相當成熟的IP(多指適合二次或多次改編開發的影視文學、游戲動漫等)孵化體系,有聲作品已成IP開發很重要的內容源頭。
咪咕數字傳媒有限公司有聲內容負責人蔣天翔介紹,有聲作品在形態、制作水準和演播形式上不斷升級,演播形式從單播、雙播走向多人有聲、超多人有聲的高階形態。同時在IP打造上,如咪咕閱讀作品《惜花芷》即是以多人有聲劇為孵化源頭,逐步進行了漫畫、紙書、影視、視聽小說等多形態開發,小說點擊量超7億,讓書粉看到了IP的無限可能。
新技術不斷深入到有聲閱讀。咪咕數媒推出的AI聽書是采用最新的TTS技術,無需真人錄制就可把文字小說實時轉化為聽書,實現一鍵看轉聽,解放閱讀用戶雙眼,讓閱讀融入更多生活場景。
而聽眾的閱讀趨向也開始明晰,據介紹,在聽書類型方面,男性群體更偏愛探案推理、科幻和玄幻類有聲書,女性則喜歡言情和影視劇原著類有聲書。
主播
把知識壓縮到聲音里
疫情催生有聲閱讀的蛻變,吸引了更多有聲書制作者、主播的加入。
貓倩入行近兩年,她原本是一個配音工作者,加入這一行是想有一份副業。貓倩告訴記者,她正在錄制一本咪咕閱讀的圖書,她要在書中“扮演”多個角色,小到年幼的孩子,大到老太太。她說,用聲音塑造形形色色的人,這種感覺很開心。
主播冠冠則入行已達9年,在喜馬拉雅有115萬粉絲,在懶人聽書有42萬粉絲。冠冠發現,疫情發生以來,他的粉絲數量呈20%至30%的增長。
冠冠回憶說,他初入行時,歷經四五個月才能積累粉絲四五百人,此后他歷經各種坎坷,艱難堅持著,到2014年,他月收入能達到1萬多元,而如今,月收入創歷史新高,最高能有近10萬元。如今他對有聲閱讀作品的理解發生了質變,“對待每一部作品,要把知識壓縮到聲音里。”他說,自己平日會閱讀大量傳統文化經典、中外文學經典、社科歷史等作品,這讓他的聲音和以往有了不同,也讓他對未來的職業道路充滿了信心。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疫情之下,中國有聲行業市場活躍用戶規模達2022-03-30
- 公安部:今年已有50名民警因公犧牲2022-03-30
- 上海:今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重點場所預防性2022-03-30
- 粵水電午后上演地天板,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2022-03-30
- 房地產板塊再掀漲停潮,政策呵護下有望走出2022-03-30
- 券商股開盤沖高!紅塔證券漲超9%,非銀金融2022-03-30
- 能源細分領域漲幅居前,風電、光伏、特高壓2022-03-30
- 市值蒸發超2900億元!五糧液“分紅計劃”背2022-03-30
- iPhone用戶注意!蘋果:手機丟失這么做 官2022-03-30
- 喝無糖碳酸飲料更易發胖?協和醫院營養科醫2022-03-30
- 重磅!理想L9發布第四集預告:全自研智能駕2022-03-30
- 3年前修了兩次奧迪Q3,一到下雨天車主不敢2022-03-30
- 哪吒全新自研山海平臺首款落地 車型內飾官2022-03-30
- 比猛禽更親民!福特發布響尾蛇越野套件,配2022-03-30
- 奧迪自動泊車視頻曝光,倒車速度相當之快,2022-03-30
- 自主品牌SUV內戰 捷途X70 PLUS對比哈弗第三代H62022-03-30
- 網傳網店售賣“母乳”150元一袋,律師:涉2022-03-30
- 杭州小區內網紅裸背拍照,寶媽擔心帶壞孩子2022-03-30
- 4月1日起,孝感將全面啟動“交房即辦證”2022-03-30
- 毫不松勁 抓實抓細疫情防控2022-03-30
- 凝聚防控合力 細化防控措施(抓細抓實各項2022-03-30
- 云南探索多渠道助農增收(經濟聚焦)2022-03-30
- 各地多措并舉預防森林火災2022-03-30
- 穩增長政策持續顯效 今年前兩月我國工業生2022-03-30
- 一年之計在于春|播撒豐收的希望——云南多2022-03-30
- 上新了!三星堆博物館將迎來新館,未來長這2022-03-30
- 山東東營優化基層政務服務體系就近辦 網上2022-03-30
- 孕婦上夜班打磕睡被開除,法院判公司賠4.82022-03-30
- 學校中餐吃不完又要求“光盤”怎么辦?班主2022-03-30
- 座艙健康智能還有鯤鵬動力2.0T?15萬級捷途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