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體檢產業延伸全國各地 這樣做是否違法?
2022-06-09 13:34:44 來源:中國網產經
“入職體檢有煩惱,專業代檢有妙招”“大病小病,代檢幫你搞定”“信譽代檢,不成功不收錢”……最近,有網友發現,各種代檢信息充斥網絡。
代檢,即代替他人完成體檢。近年來,互聯網上出現不少代檢中介,他們為有體檢需求的客戶提供“槍手”,代替客戶完成體檢,其業務涵蓋入學、入職等各類體檢項目。他們宣稱,全國各地設有網點,“只要交錢,保證一路綠燈”。
代檢產業延伸全國各地
時下,各類代檢信息大量充斥網絡,有的網站甚至日更20余篇廣告軟文,涵蓋代檢咨詢、收費標準、代檢案例等。
記者發現,代檢中介業務范圍廣,可提供入學、入職等方面的代檢服務。他們宣稱,具有專業的“槍手”團隊,熟知全國各大醫院體檢流程,可提供“優質的服務”,并保證一路綠燈。
記者撥通某代檢中介電話,并以“入職某公司但自身健康不佳”為由向其咨詢,能否在武漢提供代檢服務。該客服說:“我們在武漢幫你安排距你最近的三甲醫院,代檢費用1500元。”
記者隨后詢問,代檢是否會被識破?對方回復說:“我們都做了20來年了,每周都會接很多單,在武漢都做了成千上萬次代檢了。我們和各個醫院都很熟悉,即使是在指定醫院體檢,或有人事帶隊,我們也都能幫你體檢,百分之百保證代檢成功。”客服說。
“只要你提供姓名、年齡、身高、體重等個人信息,我們馬上給你安排相匹配的‘槍手’,代檢完后再收取費用。如果體檢報告存在問題,我們會繼續安排‘槍手’為你體檢,直到‘健康’為止,包你滿意。”面對記者詢問,這位客服解答道。
記者隨后又通過電話、微信、QQ等渠道咨詢其他代檢中介了解到,各代檢中介運行模式相似,均在全國各地設有“辦事處”,并根據客戶入職企業、事業編、公務員等不同的體檢要求,代檢價格從幾千到幾萬元不等。
多方原因滋生灰色代檢
明目張膽的宣傳、遍布全國的市場、源源不斷的客源……多位受訪對象表示,多年來,代檢灰色產業之所以能形成全國性的市場規模,背后存在多種原因。
——企業招聘無視法律規定,代檢中介借機夸大宣傳。盡管多條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應聘者,但部分企業仍以此作為篩選求職者的“鐵篩子”,給求職群體造成心理壓力,甚至形成就業歧視。
如法律明確規定,除了某些特殊崗位,禁止查乙肝五項。但不少企業仍然談“乙”色變,將乙肝病毒攜帶者拒之門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代檢中介的客戶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此外,代檢中介出于利益驅動,甚至利用求職者的恐慌心理,夸大體檢指數異常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因擔心血脂血糖等指數不合格而不惜花大價錢尋找代檢的求職者大有人在。
——法律監管存有空白,代檢行為打擊不夠。記者咨詢有關律師得知,對于代檢這一行為的起訴和處理,因責任主體不明確,承擔方式難以定義,存在一定的監管難度。醫療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體檢過程中一旦發現有代檢行為,會立即停止體檢并不再出具后續體檢報告,但對違規代檢方無權處罰或起訴。
——體檢流程監管不嚴,體檢“替身”無人管。代檢機構向記者透露,不少醫療機構體檢流程管理并不嚴格,且他們與諸多醫療機構有著緊密聯系,“‘槍手’拿著客戶的體檢單直接去抽血,根本沒人查”。
代人體檢如同考試作弊
代檢中介自稱“心系戰友”“義利并舉”“道義為上”,但代檢這一游走在法律真空的行為,無疑會對社會造成惡劣影響。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體檢與評估學組委員、武漢市中心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鄭宇明表示,代檢亂象會為求職者埋下隱患,對有特殊工種要求的身體鑒定而言,以代檢蒙混過關,如同考試作弊,最終還會因身體狀況無法勝任工作。
代檢行為也會影響醫療機構的公信力,別有心機的人甚至利用代檢為自己套取醫療索賠。今年1月,安徽省亳州市一名醫生因指使病人代檢,騙取重疾險理賠金超過百萬元,獲刑9年半。
頑疾還須下猛藥。多位受訪對象表示,治理代檢亂象需從參與主體、體檢管理、政策法規等方面發力。鄭宇明建議,醫療機構應加強自我審查,收緊體檢管理,加強流程監督。為進一步加強精準體檢,他還建議對現有體檢系統進行改造升級,推行實名制體檢,利用二維碼、腕帶、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加強識別精準性,建立健全全流程導檢系統。據半月談
律師說法
代人體檢是否違法
多位律師建議,加強營造良好的求職招聘環境。對于與工作無關的個人隱私,用人單位不得額外提出體檢要求,改變談“乙”色變等帶有歧視性的觀念;相關部門機構應針對應屆生與求職者開展入職健康知識宣教與普及,打消其顧慮,防止求職者求助于代檢。此外,對代檢產業鏈中代檢雙方及提供“配套服務”的醫院應嚴加懲處。
律師分析:找人代檢也是違法行為。體檢是入職前最后一道門檻,一旦被查到會取消體檢資格。隱瞞了勞動者的身體真實情況,如果你以后因此出現工傷之類的,用人單位可以以你欺詐為由,而拒絕承擔工傷責任。入職體檢找人代檢,如同考試找人代考一樣,屬于誠信缺失的作弊行為,是對用人單位的欺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十八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代人體檢產業延伸全國各地 這樣做是否違法2022-06-09
- “6·18”大佬“盯上”酒業京東酒世界開啟2022-06-09
- 市場監管總局:規范做好“6·18”網絡促銷2022-06-09
- “豬周期”開啟新輪回 價格波動幅度料收窄2022-06-09
- 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 做好崗位2022-06-09
- 孩童誤食“消毒液”揭開造假案令人汗顏 竟2022-06-09
- 鐵路 郵政 港口貨運量保持高位運行 多部2022-06-09
- 科技賦能和消費升級驅動 湖北省博物館線上2022-06-09
- 男生騎外賣餐車參加高考 獨自一人很淡定!2022-06-09
- 60秒直擊高考暖心瞬間:有爸爸考點外拉橫幅2022-06-09
- 工信部推出號碼“一鍵解綁”功能:淘寶、微2022-06-09
- 最強炒冷飯!卡普空確定下周公開展示《生化2022-06-09
- 知名舅舅:《戰地2042》將開發主力轉移至新2022-06-09
- 《異度之刃3》特別版開售 玩家、粉絲和黃2022-06-09
- 股價創歷史新高!比亞迪市值9496億 反超大2022-06-09
- 上海今日多云到陰,最高氣溫27度,明起雨水2022-06-09
- 上海6月8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例、無癥狀感2022-06-09
- 新增車牌指標、最高補貼2萬元 地方爭相鼓2022-06-09
- 重磅!山東泰安調整無房職工租住商品住房提2022-06-09
- 刷臉作為唯一通行方式 物業公司被居民告上2022-06-09
- 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速 “一攬子”促發展2022-06-09
- 5月中國房企融資規模下跌34.3% 海外債暫無2022-06-09
- 安徽安慶:買新房公積金貸款首套首付20% 2022-06-09
- “一人買房全家幫” 多地公積金買房有新變2022-06-09
- “紅五月”不紅!5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同比2022-06-09
- 6月將迎來開盤小高潮 京城樓市“肉搏戰”2022-06-09
- 河南:不實施限購的城市首次購房商貸首付比2022-06-09
- 義烏:疫情期間租房人員提取公積金額度提至2022-06-09
- 股價一度暴跌7% 寧德時代回應炒期貨巨虧:2022-06-09
- “第一釘子戶”梁實結束第26次高考 稱離川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