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如期而至 構建人工智能發展的生態高地
2021-07-09 09:03:13 來源:上觀新聞
第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如期而至,年復一年間,上海與“AI”的碰撞與融合正不斷加深,并探出新的高度。
今天談起“AI”,大多數人已經不會感到陌生。短短幾年,人工智能從一門相對“高冷”的前沿技術,變成一個同經濟社會發展許多方面密切相連的領域,在深刻地影響世界,改變世界。
就在年前,上海正式將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定為邁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和基本策略。世界城市的競合態勢已經表明,誰占據數字化轉型的先機,才可能在未來發展中掌握戰略主動。布局和發展人工智能,當然要置于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中,將之視作一種特殊而關鍵的驅動力,作為一個具有標桿引領意義的“頭雁”。
在重申了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的愿景后,上海在今年進一步提出,要“努力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最佳試驗場和重要風向標,讓智能時代的美好圖景在上海這座城市得到充分演繹和生動展現”。顯然,人工智能這個“頭雁”,要引領技術浪潮,但不只是技術浪潮。
一方面,掌握尖端技術,并在一些關鍵環節具有控制力,是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中所必需的立身之道,也是上海需要矢志追求的重要方面。這是一座立志擁有強大創新策源力的城市,創新策源,首先來自技術引領,來自對高端、前沿、關鍵領域的充分掌握。幾年來,上海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集聚大量要素資源,意在掌握前沿技術,進而在創新浪潮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技術,它更是一種影響全方位的變革性力量。“賦能”是發展應用人工智能的關鍵所在,如人們期望并且正在看見的那樣,人工智能可以賦能產業、賦能百業、賦能整座城市和整個社會,為經濟社會的運轉方式和運行效能帶來一次迭代升級。這種賦能,也正是城市將人工智能列為重點產業、將數字化轉型列為重大戰略的初衷所在——上海要的不只是一個技術高地、產業高地,更是一個全方位智能化的發展和治理高地,是一座真正變得“更為智慧、更為聰明、更為高效”的城市。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昨天的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指出,這應當是人機協同、跨界融合的時代,群智賦能、共創分享的時代,也應當更好成為普惠包容、協同治理的時代。要熱情擁抱潮流、擁抱未來,理性應對風險、應對挑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讓人工智能真正為人所用、為人類造福。顯然,人工智能對城市的全方位賦能并非輕易獲得,而需要付出全方位的努力,并且在一些特殊環節展現出一些先見之明和平衡之道,要看得到表象背后的深層問題,要拿捏好技術突飛猛進和制度、規則、社會倫理等方面的穩定平衡。
技術、制度、規則、倫理、文化……諸多要素疊加起來,構成一個龐大的系統性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也是一座謀求數字化轉型的城市所應當具有的生態。“頭雁”引領,最終要引出生態之優。這是一種對前沿創新給予足夠開放包容,同時善于明確規則邊界、保持“向善”路徑的生態,是善于用及時、準確、高質量的制度供給來呵護創新突破、守護公平正義的生態,也是能夠對城市生產、運行、生活等各領域實現賦能,并最終增添社會福祉、帶來技術紅利的生態。人工智能高地,應該是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生態高地”。一個好生態,就是要讓先進技術最大程度地產生“正效應”,這樣的城市,才真正稱得上是智能的城市。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農業農村部:對農業科創企業支持貸款規模提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持續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2022-03-04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
- 統計局:2021年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2958萬2022-03-04
- 北京出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2022-03-04
- 元宇宙概念異動,這些產業或將率先落地,投2022-03-04
- 國投羅鉀助力沃柑種植,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03-04
- 軍工股走強,俄烏沖突催化裝備發展,行業成2022-03-04
- 劉永好: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2022-03-04
- APP“脅迫下載”只會自砸招牌2022-03-04
- 首筆數字人民幣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