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為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蹚路
2021-09-27 10:57:03 來源:科技日報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唐代韋蟾的詩句道出了一條山脈對一方土地的厚澤。
秋高氣爽,遠山如黛。這片深深淺淺連綿起伏的青灰色,再次讓葡萄瓊漿享譽中外。9月26日,首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在銀川開幕。放眼賀蘭山東麓,紫色神韻與塞上秋景交相輝映,令人迷醉。
這相得益彰的背后,是37年來科技人對產業的深深凝視。未來,他們還要將葡萄酒產業打造為靚麗的“紫色名片”,香飄世界。
你好,未來的“葡萄酒之都”
地處北緯37°43′—39°23′黃金帶,常年降水少、日照時間長、有效積溫高、水熱系數佳、土壤通透性好、富含鈣鉀等礦物質,具備生產高端優質釀酒葡萄的最佳條件。這里就是賀蘭山東麓。
目前,寧夏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已達55萬畝,超過全國的1/4,年產葡萄酒1.3億瓶,綜合產值261億元。50多家酒莊的葡萄酒先后在布魯塞爾、巴黎等國際大賽中獲得上千項大獎,使得品牌價值高達281.44億元。2020年,在疫情帶來的不利外貿環境下,寧夏葡萄酒出口逆勢增長46.4%,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26日下午,全球葡萄酒旅游組織(GWTO)將“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的榮譽稱號授予給了寧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現場發布10條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莊休閑旅游精品線路。
來自西北內陸的“葡萄酒之都”,正在崛起。
“紫色名片”背后濃濃科技范
從一粒種到一杯酒,30多年來,科技工作貫穿了產業發展全過程。葡萄酒產業創新始終是寧夏農業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務。
“小小葡萄的科技范兒,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寧夏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徐小濤稱,全區初步構建了優質產區品種區域化布局、創建了栽培的“寧夏模式”、創建了現代釀造技術體系、組建了一批創新載體。
目前,寧夏已建立包含100余份核心種質的資源圃12畝,培育雜交群體66個,篩選優系3個、芽變材料3個;構建了集母本園、采條圃、繁育圃為一體的釀酒葡萄脫毒種苗三級繁育技術體系;依托寧夏大學組建了“葡萄與葡萄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農墾集團組建了“寧夏葡萄苗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葡萄酒企業建立了4個技術創新中心。
2020年,凝結了幾代葡萄酒人智慧與汗水結晶的“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技術體系創新與應用”科技成果,獲評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為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蹚路
今年5月,國務院批準寧夏建設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這是全國第二個、西部第一個國家級農業類開放試驗區。“我們將配套一系列扶持政策,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為中國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現代化發展蹚出一條新路。”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常務副主席趙永清表示。
定位國家級、彰顯國際化、推動市場化、項目成果化。科技人肩上的擔子更沉了,這是壓力,更是動力。
2021年度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第一批“揭榜掛帥”項目榜單中,科技部門針對目前葡萄酒陳釀工藝中橡木桶使用成本過高的難題,面向全國尋求良方。
當日的國際學術會議上,20余位中外專家從大數據及智慧化酒莊、優質葡萄與葡萄酒生產等方面作了專題報告。
有了科技加持,假以時日,中國葡萄酒,當驚世界殊。
標簽: 高質量,發展,蹚路,葡萄酒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農業農村部:對農業科創企業支持貸款規模提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持續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2022-03-04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
- 統計局:2021年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2958萬2022-03-04
- 北京出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2022-03-04
- 元宇宙概念異動,這些產業或將率先落地,投2022-03-04
- 國投羅鉀助力沃柑種植,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03-04
- 軍工股走強,俄烏沖突催化裝備發展,行業成2022-03-04
- 劉永好: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2022-03-04
- APP“脅迫下載”只會自砸招牌2022-03-04
- 首筆數字人民幣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