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生產方法?讓病蟲害不再侵擾姜農
2021-09-17 13:40:40 來源:科技日報
“又接了50箱的訂單!”初秋正是生姜收獲的季節,臨近中秋,重慶市永川區黃瓜山村四組的農民陽正剛正忙著處理來自各地的訂單。因為他的生姜品質好,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特產,禮品裝一箱售價可達100元,僅朋友圈銷售都供不應求。不過以前陽正剛種姜可沒這么好的收成。
永川黃瓜山脆姜遠近聞名,不過也面臨著高溫高濕、病蟲害易發頻發等問題的困擾。在重慶文理學院有一支“姜博士”科技特派員團隊,一直從事生姜生產研究保障生姜產業健康發展,也讓生姜成了當地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姜玉松在試驗田里查看生姜長勢情況。
攻克難點 培育生姜新品種
“你看,這個姜挖出來快有我小臂長了,一串有好幾斤,產量比一般的多兩三倍。”陽正剛笑著說,他是“姜博士”的鐵粉,有啥新品種他都最先種,也嚴格按照標準要求來種植,地里的姜也一年比一年好。他說家里有3畝多地,差不多都是禮盒裝一斤賣10元,一年種姜的收入就有十幾萬,收益比以前翻了近一倍。
黃瓜山生姜一直是永川特色農業品牌,具有上百年種植歷史,不過受高溫高濕的影響,該區域生姜生產存在現有品種豐產性差、抗性弱、連作障礙突出、耕作技術落后等問題。陽正剛說的“姜博士”是重慶文理學院園林與生命科學學院/特色植物研究院的老師姜玉松教授,作為重慶市科技特派員,他帶領該校的生姜團隊一直在開展高溫高濕區生姜關鍵技術的研究。
姜玉松說,生姜是重要的調味品和蔬菜,我國的栽培面積、產量居世界首位。川渝地區愛用姜做菜,長江中上游具有適宜生姜生長的天然濕度和寡照條件,成為生姜品質最好的產區。不過,因為該區域陰雨寡照的氣候通常與高溫高濕疊加,導致病蟲害易發頻發、難防難治,嚴重制約了生姜產業發展。
對此,在重慶和國家科技項目支持下,姜玉松和團隊一起歷經10余年攻關,培育出了新品種‘渝姜3號’,不僅是首個適于高溫高濕區栽培的四倍體生姜新品種,也是同時具有豐產、抗病、優質等特性的優良新品種。
在黃瓜山的試驗田里,記者看到種植了‘渝姜3號’生姜的田里,生姜苗桿足有1米高,葉桿生長得非常茁壯,而旁邊種植普通品種的田里,生姜桿矮葉稀。
“經過測產‘渝姜3號’平均產量在4200多公斤/畝。”姜玉松介紹,他們運用了分子標記和染色體倍性育種等先進育種技術,從上千個變異材料中選育了適宜高溫高濕區栽培的首個高產、高抗、優質四倍體生姜新品種,該品種產量高、抗性強、品質優,較‘綿陽白姜’‘樂山黃姜’等當地常見栽培品種增產15%以上,還高抗姜瘟病。
陽正剛一家正忙著收獲生姜。
創新生產方法 讓病蟲害不再侵擾姜農
提到生姜的種植,最讓種植戶頭疼的問題便是病蟲害問題,特別姜瘟病,一旦得上減產將達30%,甚至絕收。
“我們育成的新品種不僅具有高抗姜瘟病的優勢,而且還創新了一系列種植方法,來進行保障。”姜玉松介紹,他們稱其為保障高溫高濕區生姜安全生產的技術體系。團隊運用人工智能領域的圖像和氣溫雙重識別技術,開發出首個生姜莖葉病蟲害圖像識別和姜瘟病株原位監測等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姜瘟病、姜炭疽病、姜螟蟲害的識別準確率和及時率較人工觀測有大幅度提高。
“姜博士”的試驗田和傳統田不一樣,田被挖出來縱橫交錯的方塊。“生姜需要水,但又不能泡水,這樣深溝開箱的方式,有利于大雨時排水,避免生姜發病。”姜玉松說,這是團隊在研究了生姜抗逆決定因子的基礎上,探索出的梯度排水、土壤微生態菌群優化、光質調控等系列技術創新。應用‘渝姜3號’和我們的安全栽培技術,在永川黃瓜山、豐都包鸞等地連續五年在同一地塊種植生姜,觀測到的姜瘟病發病率低至6%,較傳統栽培降低20多個百分點,基本實現了高溫高濕區生姜生產風險可控。
同時,團隊還針對南方高溫高濕區山地多、土壤黏性重等特點和生姜農藝要求,研發了生姜“鉆穴覆土機”“可調收獲機”等系列小型省力機械,并規范了寬窄行播種、有色膜調光、低損采收等生姜機械化生產農藝標準,提高了生姜種植生產效率、降低了勞作成本,推進了南方高溫高濕區生姜生產的機械化進程,有效解決了因農村勞動力轉移而導致的“誰來種姜”“怎么種姜”難題。
據了解,2017-2020年,“渝姜3號”在重慶、四川等地累積推廣26.02萬畝,產值55.15億元,節省化肥農藥及人工費2.51億元,新增利潤10.04億元,有效保障了長江中上游高溫高濕區生姜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標簽: 不再,侵擾,姜農,創新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康保縣名優農特推介大會在石舉辦,康保蕎麥2023-03-03
- 廣州港: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2月份及2023-03-03
- 短訊!東珠生態: 東珠生態環保股份有限公2023-03-03
- 當前信息:鋅業股份: 關于召開2023年第一2023-03-03
- 西部建設: 第七屆二十五次董事會決議公告2023-03-03
- 鎮洋發展: 浙江鎮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23-03-03
- 萬方發展: 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七次會議決2023-03-03
- 國家發改委:3月3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不作調整2023-03-03
- 中小企業迎來轉型“進行時”2023-03-03
- 陡峭山路上的“護學隊”2023-03-03
- 今日關注:37年間,這個中心的東北虎從8只2023-03-03
- 今日觀點!3月3日消費電子行業十大牛股一覽2023-03-03
- 3月3日汽車服務行業九大牛股一覽2023-03-03
- 三川智慧: 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股份解2023-03-03
- 聯科科技: 山東聯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23-03-03
- 每日快報!聯科科技: 山東聯科科技股份有限2023-03-03
- 天天觀察:國電南自: 國電南自關于廣西南2023-03-03
- 每日報道:未來農業什么樣?AIGC帶你看來自2023-03-03
- 【你好代表】梁倩娟:加大農產品深加工 讓2023-03-03
- 平凡英雄|我是人大代表 當前報道2023-03-03
- 【天天熱聞】請把手機橫過來!這是一幅長長2023-03-03
- 美的集團:公司沒有布局黑電相關業務-今日2023-03-03
- 浙商證券:給予上機數控買入評級 獨家焦點2023-03-03
- 仁和藥業董秘回復:公司目前藥品研發有磷酸2023-03-03
- 環球觀速訊丨仁和藥業:公司目前沒有種植中2023-03-03
- 全球實時:威星智能董秘回復:截至2023年22023-03-03
- 世界播報:南京化纖董秘回復:截止2023年2月2023-03-03
- 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機組全部通過驗收2023-03-03
- 專家提示老年人應做好帶狀皰疹病毒預防2023-03-03
- 【時快訊】權威部門話開局丨我國將聚焦“一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