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內容建設構建良好生態!多方攜手護航數字原住民網絡生活
2021-11-28 12:02:50 來源:光明網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29歲以下的網民達到3.3億,占整體網民規模的33%。豐富多彩的網絡空間為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創造了良好條件,也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少挑戰。如何加強數字原住民在網絡空間里的營造培育和保護,成為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重大課題。
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論壇上,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趙澤良表示,面對新時代新征程,需要我們大力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網絡環境。要創新內容建設,用優質網絡文化為青少年成長啟智潤心;要著力構建良好生態,用清朗的網絡空間為青少年成長保駕護航;要加強正向激勵引導,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激發青少年擔當作為。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汪鴻雁談到,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的高度,決定了當前和未來中國網絡文明的高度。要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少年,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涵養青少年,用優秀的網絡文化吸引青少年,用有效的行為規范引導青少年,用精準的網絡治理保護青少年,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明環境。
“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作為中央網信辦主管的網絡社會組織,團結凝聚網絡社會組織力量,積極開展青少年網絡保護工作。這項工作只有起點,并沒有終點,預防要比治療更重要,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培育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家庭、個人的相互協作、一起行動?!敝袊W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副秘書長張輝說。
當代青少年是數字原住民,也是數字閱讀用戶的新生力量。“數字閱讀素養將成為當代青少年的一項基本素養。這也意味著數字閱讀行業須擔負起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責任?!闭茞偪萍紕撌既?、總裁張凌云認為,互聯網企業要用高品質的互聯網內容助力提升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用豐富的興趣社群促進青少年積極參與網絡文明建設,為構建文明的網絡生態凝聚青春力量。
提升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主流媒體同樣承擔著重要責任。近年來,主流媒體不斷探索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重大主題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推出“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網絡中國節”等提升網民網絡素養的品牌工程。
“社交化、圈子化,已逐漸發展為年輕群體的主流文化,他們也成了網絡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生產者、創作者、傳播者;然而,青少年在上網時也會受到泛娛樂化、低俗文化、喪文化、暴力文化等不良文化,一些質量低下、缺乏營養的快餐文化充斥網絡,助長年輕人的浮躁心態?!惫饷骶W副總編輯張寧認為,作為主流媒體更應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面向青少年量身定制話題議題、主題活動,做有針對性的引導;要做青年的知心人、引路人,提升青年人對主流價值的廣泛認同,增強團結聯系引導青少年的實效性。
她還提到,要時刻保持開闊的互聯網思維,把握互聯網發展模式的創新,利用互聯網的先進技術、資源優勢、平臺優勢,精心設置議題、主動引導話題;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凝聚力、創造力、上進心,給青少年們提供充分展示和表達自我的空間,真正實現交流互動。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林品也談到,當代青少年網民作為網絡原住民,通過社交媒體展開的信息傳播、資源共享、同好交流等行為,由此生成嶄新的情感聯結,進而凝聚成社交關系相對緊密的“趣緣社群”。因此,他們的文明素養既受到文藝作品、文創產品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受到趣緣社群的直接影響。
林品特別提到,當代文化產業中的“社群運營”“粉絲運營”及其形成的網絡流行文化,正在對青少年的網絡文明素養發揮重要影響力?!耙粋€非常迫切的問題是,文創產業需要著力改善‘社群運營’方式。商業機構借助種種‘粉絲運營’手段對網絡趣緣社群進行滲透乃至操控,已成為文創行業的常見現象。建議有關部門對明星經紀公司及其工作室開展的‘粉絲運營’做好有效監督,對涉嫌非法集資的‘飯圈’亂象予以嚴厲查處?!绷制氛f。(記者 黎夢竹 李政葳)
[ 責編:王麗媛]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
- 統計局:2021年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2958萬2022-03-04
- 北京出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2022-03-04
- 元宇宙概念異動,這些產業或將率先落地,投2022-03-04
- 國投羅鉀助力沃柑種植,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03-04
- 軍工股走強,俄烏沖突催化裝備發展,行業成2022-03-04
- 劉永好: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2022-03-04
- APP“脅迫下載”只會自砸招牌2022-03-04
- 首筆數字人民幣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03-04
- 政協委員建議將學生群體心理治療納入醫保2022-03-04
- 兩部門: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2022-03-04
- 統計局:2月下旬27種產品價格上漲 生豬價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