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醫療衛生”:“互聯網+”賦能智慧上門
2022-03-07 14:28:45 來源:中國網產經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使群眾就近得到更好醫療服務……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醫療衛生”的內容展開熱議,從細化三級公立醫院考核指標、建立個人健康檔案、推進“互聯網+”醫保賦能智慧上門、設立醫保支付的藥學服務項目等方面建言獻策。
顧晉代表
細化考核指標,激勵醫院收治疑難重癥患者
對三級公立醫院進行績效考核,是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認為,由于三級公立醫院承擔的功能不同,目前的績效考核指標有待進一步細化調整,“參加考核的有國家醫學中心、省級醫療中心、區域或縣域醫療中心,醫院的基礎能力、科研投入、目標群體不同,不應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時,醫院接收疑難重癥病人的能力在考核指標中占比較小,“為了應對考核,有個別醫院把疑難重癥病人拒之門外,出現了‘大醫院做小手術’的現象。”
顧晉建議,根據不同類型,對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內容和標準進行細化。增加對國家、省級重點醫療中心收治疑難重癥病人的考核。還可通過組建醫聯體,利用技術幫扶、人才培養等有效手段,讓集中在大城市的醫療資源更多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增加分級診療評價指標如基層首診率、下轉病人、醫院接受其他醫院(尤其是對口支援醫院、醫聯體內醫院)進修并返回原醫院獨立工作人數占比等內容,評估其對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效果。
劉玉村委員
建立“人人擁有、時時有用”個人健康檔案
隨著健康中國行動穩步實施,近年來我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升。如何讓全民健康水平再上一個臺階?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原黨委書記劉玉村認為,要把健康中國行動這一長期戰略進行戰術分解,從認識層面深化公眾對健康的認識,從產業層面把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從實施層面建立“人人擁有、時時有用”的個人健康檔案。
劉玉村認為,個人健康應有三個層次含義:第一層是結構健康,第二層是機能健康,第三層是心理健康。應深化公眾對個人健康的理解認識,關注自身結構健康,更兼顧重視機能健康和心理健康。
“了解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不該只著眼健康體檢,應形成貫穿生命全程的記錄。從出生建立個人健康檔案,納入每次常規檢查和就診記錄,全面全程了解身體變化,做到早防、早診、早治。”劉玉村認為,這種檔案可分散于各地各級醫院,由國家統一標準,在法律監管許可范圍內,合理利用檔案數據。
“促進全民健康是大工程,哪些工作由政府主導,哪些交給市場,應做好統籌規劃,把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劉玉村說,醫療仍應以公立醫院為主,健康產業則可交給市場,政府做好監管。
吳浩委員
利用“互聯網+”醫保賦能智慧上門
隨著人口日益老齡化,“首診在社區”將是未來居家養老趨勢,老年人對醫護上門需求將日益旺盛。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建議,以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做實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加強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推進“互聯網+”醫保在智慧上門中的使用,加快“互聯網+”醫療規范化建設,更好滿足老人需求。
吳浩調研中發現,基層衛生機構人力配置不足,上門醫療服務市場不規范、缺少市場主導力量,基層衛生機構難以開通“互聯網+”醫保,都是目前智慧上門醫療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他建議,利用“互聯網+”醫保賦能智慧上門,針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互聯網醫療巡診,提升基層工作效率。推進上門醫療服務規范化建設,制定居家養老評估、長期照護等服務標準,梳理服務風險,明確服務規范,保證上門醫療服務人員的執業安全和法律保障。加快推廣醫保電子憑證應用,統一參保人群數據采集標準,實現部門信息數據合作共享。
丁潔委員
建立罕見病慈善專項醫療救助基金
“加強罕見病用藥保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讓從事罕見病治療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主任委員丁潔倍感激動。她建議,建立罕見病慈善專項醫療救助基金,主要解決醫保藥品目錄外的罕見病高值藥品支付問題。
丁潔說,由全國罕見病學術團體主委聯席會議牽頭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97%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監督引導慈善組織參與醫療保障體系建設,76%的受訪者認為慈善救助重特大疾病和罕見病患者,最好的方式是善款直接進入患者就醫支付過程。
對此,丁潔建議,動員企業或各類經濟實體定向捐贈,建立省級罕見病慈善專項醫療救助基金,主要解決醫保藥品目錄外的罕見病高值藥品支付問題,促進慈善救助成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專項醫療救助基金的建立,需政府部門、慈善機構、企業等共同協商,制定救助疾病目錄、藥品目錄和救助力度,并建立工作制度和機制,明確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是否進入患者就醫的支付賬戶等操作方法和細節。
于圣臣委員
單獨設立藥學服務收費項目
“沒有藥學服務收費項目,把關用藥的藥師全是活雷鋒。”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凱博通投資有限公司總裁于圣臣認為,合理用藥對提高治療效果、降低醫保支出十分重要,但藥學服務缺乏經費支持,醫院存在藥師隊伍弱化現象,建議推進藥學服務與醫保體系協同發展,單獨設立藥學服務收費項目,建立科學的藥學服務費用支付標準,體現藥師的服務成本和價值,實現醫保控費。
于圣臣調研發現,藥學服務成本只是分攤計入到醫療服務價格中,由于一些醫院沒有予以足夠重視,導致藥師隊伍弱化,甚至出現醫院藥房被藥品批發單位承包的現象。
“藥師提供藥學服務并收取服務費用,是全世界通行做法。”于圣臣認為,合理用藥可提高治療效果,降低藥品費用,降低醫保總支出費用。建議應開展醫保支付的藥學服務項目,體現和量化藥學服務的技術價值,制定服務清單、服務標準和支付標準。建立藥學服務標準及質量評估體系,促進用藥安全、有效、經濟、適宜,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代表委員熱議“醫療衛生”:“互聯網+”賦2022-03-07
- 國家發改委: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做到非2022-03-07
- 唐山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80萬 二套首2022-03-07
- 首付八成沒商量!長三角樓市“小陽春”回暖2022-03-07
- 杭州今年首次廉租房選房開啟 解決低收入家2022-03-07
- 房地產融資再現新動作 東方資產百億金融債2022-03-07
- 多地樓市“松綁”!多地下調首套房首付比例2022-03-07
-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房住不炒”2022-03-07
-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2022-03-07
- “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2022-03-07
- 投資超1.2萬億元!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按下2022-03-07
- 劃重點!10個創意字讀懂政府工作報告2022-03-07
- 【委員通道】王貴齊:我國早診技術已達世界2022-03-07
- 疫情下的香港丨方艙建筑工人:我要告訴兒子2022-03-07
- 香港特區政府感謝內地各方支援香港抗疫2022-03-07
- 智能又放心 捷途X70諸葛帶來智能座艙新體驗2022-03-07
- “十四五”期間,重慶計劃籌建保障性租賃住2022-03-07
- 相聚CCTV-5,臺鈴助力殘奧會健兒“跑得更遠”2022-03-07
- 醫生提醒:長時間戴耳機造成的聽力下降是不2022-03-07
- 馬斯克花7.5萬美元,在別人家門口軟磨硬泡2022-03-07
- 3月7日:人代會審查計劃、預算報告 審議地2022-03-07
- 有錢閑得慌!用無人機釣大魚,幾千塊打了個2022-03-07
- 高端零食良品鋪子入選“武漢名品”2022-03-07
- 滬首份區級數字養老報告發布,82%老人有智2022-03-07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東院暫停門2022-03-07
- 上鮮了!東海刀魚捕撈量猛增超3倍,貨源不2022-03-07
- 申城本周氣溫逐步回升 連續三天最高氣溫超2022-03-07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本土無癥狀2022-03-07
- “食”力“投喂”,良品鋪子繼《小敏家》后2022-03-07
- 交通運輸部:2月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完成客運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