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補血”進行時:今年已發債超6990億元,中小行需求旺
2022-04-12 14:52:05 來源:第一財經
作為資本補充的重要渠道,今年以來,銀行發債步伐進一步加快,債券發行規模出現大幅增長。第一財經記者根據Wind統計,截至4月11日,年內已有58家商業銀行發債,規模達6990.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3%左右。
從發行主體上看,中小行發債數量明顯增加,成為市場“補血”的主力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發債規模的增加一方面是受年初市場流動性充裕之下發債成本較低影響,另一方面,也與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大有關,考慮到疫情及風險處置消耗資本金等因素,近來銀行資本補充需求較為旺盛,尤其是中小行。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銀行債券發行熱潮將持續。對于銀行而言,目前結構性缺存款、缺長期穩定資金已成為經營中的主要問題,同時,“穩增長”背景下,信貸端將保持適度擴張,且進一步向小微企業、綠色以及三農等領域傾斜,這也就意味著,銀行資本補充的需求仍然較大。由此,多數觀點預計,未來包括二級資本債在內的補充資本工具發行仍將保持適度增長態勢。
發債規模同比增超50%
近日,隨著浙商銀行、中國銀行兩筆永續債的發行上市,銀行發債規模再創新高。第一財經根據Wind數據統計,開年以來,銀行已發行74只債券,規模達6990.5億元,遠超去年同期4571.7億元的發行量。其中,2月是發行高峰,當月發行規模為2765億元,占比近四成。
這一高增的發債規模與市場流動性的充裕不無關系,年初隨著資金市場利率下行,銀行發債成本有所降低,為債券發行提供了較好環境。興業研究分析師郭益忻對記者稱,開年以來銀行發債利率快速下行,其中資本工具一度逼近疫情最低位,這成為規模大幅上量的重要原因。
比如,工商銀行于今年1月18日發行的一筆35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票面利率為3.28%,而在2021年1月19日,該行發行的一筆300億元二級資本債的票面利率為4.15%,今年明顯降低;與此同時,銀行發行的其他專項金融債,如綠色金融債、小微企業債等,票面利率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有觀點稱,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和資本補充利率的下行,除了受國內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銀行發行的金融債較受投資機構歡迎,這類債券往往風險較低,且收益相對較高,在資產荒的背景下,備受投資者青睞。
與此同時,發債規模的提高也反映了銀行資本補充壓力較大。某股份行資產負債部人士對記者稱,近年來經濟增長放緩,信貸資產質量下降,商業銀行對資本總量的增長有剛性需求,而在利率市場化及全球低利率的背景下,銀行凈息差逐漸收窄,內生資本補充能力下降,銀行尋求更多資本補充渠道。而且,大的監管環境也鼓勵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以增強抗風險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具體從金融債類型來看,自年初以來,商業銀行發行的普通金融債規模達38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74%;發行的次級債為31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0%左右,其中,二級資本債達1987.5億元,占總發行規模的28%,較去年同期的816.7億元大增143%;永續債規模為118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61%。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資本補充工具,二級資本債一直是銀行發行的“主力軍”。二級資本又稱附屬資本或補充資本,是商業銀行資本基礎上扣除核心資本之外的其他資本成分,也是反映銀行資本充足狀況的主要指標。
從規模上看,國有大行貢獻了主要力量。今年以來,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分別發行了400億元、300億元、300億元和40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推高了整體規模的上升。雖然國有大行的發債規模較大,但中小銀行的發債數量明顯更多,據記者統計,今年發行的25只二級資本債中,僅6只是國有大行發行,1只由股份行發行,其余基本由城農商行發行。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這主要因為二級資本債發行時門檻相對低,對銀行是否上市沒有硬性規定;同時,二級資本債發行的利率相對于普通金融債券收益率更高,一定程度上受投資者青睞。
未來發債規模還將擴大
在銀行發債規模上升的同時,記者注意到,銀行發債類型也更加多樣,除了普通金融債、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小微企業債、綠色金融債、三農債、雙創債陸續涌出,且規模不斷擴大。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7只,規模達49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2億元同比大增8.5倍。“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多家城商行、農商行加入到發行綠色金融債的隊伍中,近日成都銀行發行了一筆3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這是四川首單專用于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綠色金融債券。
小微企業債發行同樣提速。Wind數據顯示,今年銀行發行小微企業債13只,規模達1260億元,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發行三農債3只,規模為44億元;發行雙創債1只,規模為5億元。
另外,與此前不同的是,在銀行發行的金融債中,部分資金流向了房地產并購貸款。比如,興業銀行和浦發銀行均有金融債投向房地產并購貸款,發債規模分別為100億元和50億元。
展望未來,業內的共識在于,在業務持續擴張以及緩釋不良資產增加對資本消耗的背景下,銀行發債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一方面,隨著去年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s)名單的出爐,監管對入選的19家銀行明確提出了相應的附加資本要求,這也就意味著,部分銀行資本補充的需求可能加大;另一方面,當前結構性缺存款、缺長期穩定資金已成為銀行經營中的主要問題,發行債券對于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東方金誠相關人士表示,從金融債發行規模來看,市場對貨幣政策寬松的預期仍較為強烈,二季度存在降息、降準的可能,有望進一步釋放長期資金,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未來商業銀行信貸資源有望進一步向小微企業以及綠色、三農領域傾斜,金融機構補充資本的需求也較大,金融債發行或將提速。
與此同時,發債主體也將持續擴容,尤其是中小行。周茂華稱,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渠道相對較窄,監管部門鼓勵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優化資本結構,提升抵御風險能力與經營水平,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銀行是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力軍。
這一趨勢實際上已有體現,從今年債券發行主體來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58家發債銀行中,城商行達19家,占比超3成;緊隨其后的是農商行,有15家。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小銀行成為發行金融債的主力軍,主要是其普遍存在資本金不足的問題,需拓寬渠道加大資本金補充力度。
實際上,近年來,中小行資本補充問題備受監管關注,相關部門逐步推出資本補充創新方式。比如,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通過認購可轉債等方式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另外,多地監管機構還印發通知及文件,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通過發行股票、無固定期限資本債、二級資本債等方式補充資本。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銀行“補血”進行時:今年已發債超6990億元2022-04-12
- 你今天做核酸檢測了嗎?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2022-04-12
- 上海:分組保障 社區志愿者共同守護家園2022-04-12
- 疫情下的運輸物流,如何保暢通?2022-04-12
- 上海新建樓宇48小時改建為方艙醫院 可提供2022-04-12
- 疫情下,這些事兒很暖心2022-04-12
- 48小時完成!上海金山方艙醫院5000余張床位2022-04-12
- 上海臨港方艙醫院首批近2000名康復者出院2022-04-12
- 上海普陀集中購買分片配送 打通物資配送最2022-04-12
- 疫情導致部分新能源車企停產,贛鋒鋰業股價2022-04-12
- 新三板新規下首次調層:40家公司擬調入創新2022-04-12
- 估值突破300億美元!“虛幻引擎”Epic獲索2022-04-12
- 硅價大漲助推多晶硅企業去年業績齊飄紅2022-04-12
- 券商股沖高3股漲停,政策預期漸強,板塊投2022-04-12
- 最高獎勵100萬元!重慶實施重大違法行為舉2022-04-12
- 內蒙古下達“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獎補資金2022-04-12
- 無“票”乘車,“碼”上出行!交通運輸部部2022-04-12
- 一場“買”與“賣”的城市更新 天津加快培2022-04-12
- 2個月內2次漲價!新能源汽車價格“漲”聲迭2022-04-12
- 必點招牌菜、設置景觀位 一些餐飲企業變相2022-04-12
- 新款長安逸動Plus實車曝光,配1.4T發動機,2022-04-12
- 訂金33.2萬元!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強車型重新2022-04-12
- 又漲價了!寶馬3系、X3、X4、4系等五款車型2022-04-12
- 本周五晚,國內油價將進行今年第7輪調整2022-04-12
- 上海新國博親子艙首批39位兒童患者出院2022-04-12
- 商超、藥店、餐飲……上海部分商業網點恢復2022-04-12
- 上海:超市賣場相關網點解封工作將分區分類2022-04-12
- 上海:保障精神障礙患者疫情防控期間用藥需2022-04-12
- 上海:樓棟出現陽性感染者 如何進行消殺?2022-04-12
- 上海:本輪疫情累計排查到在滬密接者252214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