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速訊:法國的去美元化運動 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2023-04-13 06:18:27 來源:證券時報網
(原標題:法國的去美元化運動 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和而不同】
法國也并沒能在這場去美元化運動中獲益,原因是戴高樂們雖然看到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弊端,卻未能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被黃金儲備套得死死的。在牙買加體系下,它完全不受約束。美聯儲開始完全按照國內債務量來印刷美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韓和元
近期,因為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到訪,在中國又帶火了一位法國的傳奇人物——戴高樂將軍。而近期國際財經的焦點話題,無疑當屬“去美元化”了。有趣的是,歷史上的“去美元化”運動,恰好是戴高樂發起。
二戰中,英國國力遭到嚴重削弱,傳統的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難以為繼。1944年夏,包括中國在內的44國代表,于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簽訂了一系列協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新國際貨幣體系。這就是人們常提及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該體系的核心內容包括:1.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國際貨幣事務進行磋商,為成員國的短期國際收支逆差提供融資支持;2.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每盎司黃金等于35美元,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以此形成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3.協議同時取消經常賬戶交易的外匯管制等。
但該制度自其誕生之日起,就飽受強調戰略自主的法國人詬病。1946年,戴高樂就尖銳地指出,這種制度賦予了美元特權,美元作為特權貨幣,把世界貿易變成了美國的倉庫。戴高樂說,“美國出現貿易赤字,不用像其他國家那樣為外匯儲備減少而苦惱,只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無償地向其他國家換取商品和勞務。”
這種批評質疑,終于于1958年演變為一場對美元的拋售,并席卷歐洲。此時,美元拋售狂潮在歐洲沖向極致。倫敦黃金價漲到41.5美元/盎司,意味著美元貶值超過20%。這一年,在歐洲平均投資回報率16%、高出美國一倍的吸引下,470億美元的美國資本流向歐洲,1957年這個數字只有250億美元;這一年,美國黃金儲備加速下降,1950年其總值400多億美元,此時還剩不足200億美元;也正是這一年,美國財政赤字超過200億美元,歷史上第一次超出黃金儲備總值;還是這一年,美國工業產值下降14%、出口萎縮,加之資本的大量外溢,美國國際收支出現20億美元逆差。
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后,出現的第一次美元危機。這場危機深深地刺激著美國耶魯大學的羅伯特·特里芬教授。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后,他一直在研究,試圖建立一個能維系世界經濟長治久安的健康貨幣體系。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機爆發,特里芬順勢出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這就是經濟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部專著——《黃金與美元危機》。該書從理論上闡述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設計缺陷,并指出了美元致命要害。
由于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這時美元便成了國際唯一計價與結算貨幣。但問題也來了,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淀,對美國來說就會發生長期貿易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核心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定與堅挺,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易順差國。這就構成了一個悖論:1.美國長期貿易逆差,美元貶值實屬必然,那么其他國家還愿不斷增持美元?2.當美元即將貶值時,他國勢必以美元儲備,大量兌換黃金,此時美國的黃金儲備,能維系多久?這個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下的無解之題,就是經濟學里有名的特里芬困境。
雖然特里芬致力于改變這一“困境”,但在美國卻鮮有人把它當回事。林登·約翰遜總統更是直接無視問題,他用一種卸責的解釋,為美國大量印鈔辯護:“世界黃金產量根本不足以支持全球貨幣體系,而用美元作為儲備貨幣,這實際是為全球貿易提供至關重要的流動性。”此言一出歐洲嘩然,因為他們心知肚明,美國大量印鈔,不過是為自己支付巨額軍費開支。那時美國正深陷越戰泥淖,到1967年底時,美國政府已在越南戰場花掉了2000多億美元。
率先站出來發難的,正是法國總統戴高樂。1965年,這位傳奇將軍批評美國:“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它用一文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或是受特里芬理論的影響,1967年,他責令法國央行,將法國所持的美元全部兌換成黃金。為此,他甚至揚言,將親駕軍艦到美國去運回本該屬于法國的黃金。法國的行為引起歐洲許多國家的仿效。一時間,黃金炙手可熱。
受此沖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內在缺陷徹底暴露出來,這些缺陷主要表現為: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和國際清償力的矛盾、儲備貨幣發行國與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之間政策協調的不對稱性、以及固定匯率制下內外部目標之間的兩難選擇等。戴高樂發起的這場金融戰爭,讓美國焦頭爛額。以1971年的《史密森協定》為標志,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國拒絕向外國央行兌付黃金,布雷頓森林協議名存實亡。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各主要貨幣在投機力量沖擊下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
當然,法國也并沒能在這場去美元化運動中獲益,原因是戴高樂們雖然看到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弊端,卻未能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1967年1月,戴高樂為顯示執政的經濟成就,慨然宣布,從即日起法國法郎與黃金按固定價格自由兌換。此舉當然是要把國際貨幣權,由美國手中奪至法國。但它并沒能走出特里芬困境。結果是,消息一出,英美媒體大肆吹捧法國法郎如何堅挺,黃金存底如何充足。而在熱捧之中,各國金融投機客蜂擁法國,他們從世界各地調來一切可換法國法郎的貨幣,讓法國金融市場變得異常火熱。
此時的戴高樂,還沒意識到危機已然來臨,反倒對市場熱浪大加贊賞,并視之為自己執政的最高獎賞。可好景不長,1968年“五月風暴”開始了。動蕩引發外國資本恐慌,紛紛以法郎換購黃金并運往境外。到1968年底,法國失去了30%的黃金儲備。去美元化的法國,卻承擔了美國貨幣危機的所有。
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盤,但沒有任何一個方案(包括特里芬的世界元方案),能夠為各方接受,動蕩了幾年,1976年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牙買加體系才得以確立。這個體系下,表面上美元地位降格了,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國際唯一計價與結算貨幣,淪為與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和日元為伍的貨幣。但事實上卻是美元的一次大解放——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被黃金儲備套得死死的。在牙買加體系下,它完全不受約束。美聯儲開始完全按照國內債務量來印刷美元。這就是最吊詭之處:美元的好日子,其實是1960年—1970年的去美元化后才到來的。當然,牙買加體系也沒能解決美國的特里芬困境——在牙買加體系里,美元仍是國際核心貨幣。各國為發展國際貿易,還是主要以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淀,美國國際收支便陷入長期逆差狀態。而這正是近年來,特朗普們所操縱的議題。
(作者系廣州經濟學者)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環球速訊:法國的去美元化運動 與布雷頓森2023-04-13
- 春天別只吃韭菜!推薦這個菜的4種做法,不2023-04-13
- 《燦爛的轉身》安寧與蘇洛是否確定關系?-2023-04-13
- 無端嫁得金龜婿全文_無端的意思 觀察2023-04-13
- 短訊!繾綣怎么讀的意思_繾綣怎么讀2023-04-13
- 國盛智科: 2022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公告2023-04-12
- 國金證券: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232023-04-12
- 首創環保: 首創環保審計委員會2022年度履2023-04-12
- 首創環保: 首創環保關于續聘會計師事務所2023-04-12
- 七年來首次!伊朗駐沙特大使館重新開門2023-04-12
- 【世界新視野】新賽股份: 新疆賽里木現代2023-04-12
- 浙數文化: 浙數文化關于第九屆董事會第三2023-04-12
- 世界熱資訊!國博電子: 南京國博電子股份2023-04-12
- 斜交織物_關于斜交織物簡介|環球速看2023-04-12
- 世界觀天下!雙環科技: 第十屆監事會第十2023-04-12
- 天天新資訊:三江購物: 三江購物第五屆董2023-04-12
- 當前報道:湖南裕能: 關于2022年度利潤分配2023-04-12
- 金牌廚柜: 金牌廚柜第四屆監事會第十八次2023-04-12
- 觀熱點:苑東生物: 苑東生物:2022年度利2023-04-12
- 焦點速訊:教育部:“萬企進校園”招聘活動2023-04-12
- 俄國家航天集團: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將延2023-04-12
- 成為消博會廣東館唯一參展彩妝品牌,現場感2023-04-12
- 打擊網絡謠言 共建清朗家園 中國互聯網聯2023-04-12
- 看點:外交部:揭穿美國在網絡問題上的虛偽2023-04-12
- 今日辟謠(2023年4月12日)2023-04-12
- ?萬眾期待!高性能版本的私激東犀,終于來2023-04-12
- 思科瑞: 成都思科瑞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關2023-04-12
- 寶麗迪: 關于召開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的提2023-04-12
- 阿科力: 無錫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23-04-12
- 江淮發布純電品牌“釔為” 首款車二季度上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