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努力上進沒有專業是“天坑”
2021-07-08 14:30:12 來源:浙江新聞
近日,省人社廳公布了新一批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名單。“高質量就業”作為其中的關鍵詞,吸引了不少網友的討論。眼下也是新一批高校畢業生踏入社會的關鍵時期,如何正確理解“高質量就業”,影響著年輕一代的擇業觀和價值觀。
從“就業”到“高質量就業”,表述之變中照見導向之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其中就包括“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我省通過高質量就業社區(村)榜單,也釋放出了強烈的信號:浙江的就業導向已經不再簡單地滿足于群眾“就得了業”,對就業局勢更穩定、勞動者收入更高、就業創業環境更優、重點群體就業保障更充分等綜合因素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質量的就業順應共同富裕的發展要求。當前,浙江擔負著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任,要著力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差距如何縮小?讓老百姓享受更高質量的就業,顯然正是其中關鍵一招。對于青年一代,更實的政策落實、更好的就業服務必將為他們干事創業營造更優的發展環境、更結實的支持后盾,顯然是要牢牢把握的時代機遇。
但也有人存在誤解,將高質量的就業簡單等同于“高薪就業”“熱門就業”。近日,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鄧紅兵就因一封信而走紅。鄧教授所從事的“生化材環”專業因為學習難度大、收入回報低而被稱作“天坑專業”。他在信中正面回應說:“基礎學科被認為是‘天坑’專業,被避之不及。”“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沒有差的專業,只有差的人。什么專業都需要我們不斷去努力。”與計算機、金融等熱門專業相較,“生化材環”遇冷是事實。但我們也必須看到,不管學什么專業都有人高收入,也有人掙得少。鄧教授就在信中大聲疾呼,他們專業的研究生,年薪都有幾十萬。可見,能真正帶來高質量就業的,并不是簡單地只決定于選擇讀什么樣的專業、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對于努力上進的人,沒有專業和職業是“天坑”。
更為重要的是,評判什么樣的就業是高質量的,答案從來是多維度的。每個人對自我成就的感受和評價不盡相同,這才是社會斑斕多姿的精彩所在。前段時間,走紅網絡的“北大學神”韋東奕,獲獎無數卻過著“三個饅頭一瓶水”的樸素生活。面對意外爆紅帶來的流量,他婉拒媒體采訪,更愿意沉浸在數學世界里專心學術。今年畢業季,曾在西藏服役的浙大碩士畢業生劉佳瑋,放棄沿海城市的工作邀約,以基層選調生的身份再次奔赴邊疆。他說,想成為新時代一朵奔騰的浪花,向著祖國和人民所期望的方向奔流。他們的職業選擇或許并沒有帶來最高的收入,卻都是真正有高價值的高質量就業。在利益格局、思想觀念多元的今天,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不但需要黨的理念、方針、路線的指引,更需要個人就業觀的轉變。廣大青年還需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努力讓職業選擇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共同開創幸福生活的前景。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農業農村部:對農業科創企業支持貸款規模提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持續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2022-03-04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
- 統計局:2021年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2958萬2022-03-04
- 北京出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2022-03-04
- 元宇宙概念異動,這些產業或將率先落地,投2022-03-04
- 國投羅鉀助力沃柑種植,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03-04
- 軍工股走強,俄烏沖突催化裝備發展,行業成2022-03-04
- 劉永好: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2022-03-04
- APP“脅迫下載”只會自砸招牌2022-03-04
- 首筆數字人民幣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