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被蜱蟲叮咬死亡:小小的蜱蟲 為什么這么可怕?
2022-06-15 10:11:04 來源:快科技
一位醫生朋友曾和我說:“遇到這種小蟲子,千萬不要大意,很有可能因此喪命。河南3位老人僅僅是參加了一個葬禮,就感染了疾病先后去世,另外還有1人正在醫院救治,罪魁禍首就是小小的蜱蟲!”
奪命蜱蟲致死3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據報道,河南有一老人因發燒一直不見好轉前往醫院看病,經醫生診斷為“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情比較嚴重,不幸于5月5日死亡。
緊接著,一同參加葬禮的另外2位老人,分別于5月20日和26日去世,還有1位老人出現了相同癥狀,正在醫院治療。
經過排查后發現,這幾位老人的疾病俗稱為“蜱蟲病”,一般是通過蜱蟲叮咬感染傳播。
此次事件中,因蜱蟲死亡的總共有4名。他們曾一同為一名逝者凈身穿衣,這名逝者也是因為蜱蟲病死亡,而且是因為蜱蟲體內的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導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這種病毒可以通過接觸逝者的血液或者分泌物傳播的,是比較罕見的人傳人傳染方式。
什么是蜱蟲?
現實中,蜱蟲叮咬很普遍,很多人都遇到過,隨便一搜,就能發現一大堆“蜱蟲叮咬”的消息:
1、奪命蜱蟲鉆進9歲女孩頭皮,瘋狂吸血近1個月,家長都沒有發現,還以為是一顆痣;
2、杭州一老人被蜱蟲咬了,非常嚴重被送進了ICU;
3、5歲小朋友耳后發現蜱蟲,蟲子半個身子已經鉆入小朋友體內,最終去醫院才將其拿下;
4、我家的寵物毛發里有一個奇怪的圓點,好像是蟲子,也拽不下來,怎么辦?
……
只是大多數案例是由蜱蟲直接叮咬引起的,像開頭那樣沒有接觸蜱蟲,因人接觸人導致死亡的,非常少見。
體外寄生,分布廣泛
蜱蟲是一種體外寄生蟲,吸血為生,一般體長為3-5毫米,圓圓一小點很不起眼。
目前,已經發現800多種,我們國家約有110種,蟲子分布很廣,世界各地都有,最喜歡潮濕溫暖的地方。
生命力也很旺盛,在真空環境中能存活半小時;在干旱期間,在不進食的前提下,可以18周不喝水,極端情況下,能忍受36周;耐寒,甚至在南極,也發現了寄生企鵝的蜱蟲。
蜱蟲主要分為兩種:硬蜱和軟蜱。
兩者在外觀上有明顯不同,硬蜱背部有盾板,顎體(進食結構)位于身體前端,而軟蜱,沒有硬硬的盾板,顎體被藏在腹部,正面看不到。
一般來說,蜱蟲經歷四個時期:卵、幼蟲、若蟲和成蟲。每個時期都要吸血,且不同種類的蜱蟲,寄生的宿主也不同,有的專一單宿主,有的則需要經歷2個、3個甚至多個宿主生活。
正在用哈氏器感知宿主
為了寄生,不擇手段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蜱蟲化石來自白堊紀時期,大約有1億年歷史了。可見,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生物。
蜱蟲寄生前,都會用心物色適合自己的宿主。
蜱蟲的腿上有一種獨特的感知結構,叫哈氏器,可以用來感知外界的溫度和氣流變化,也可以用來檢測宿主發出的氣味,感知范圍達15米,對于蜱蟲毫米級別的體型來說,非常了不起了。
蜱蟲不會跳也不會飛,大多數硬蜱科蜱蟲爬上宿主的身是靠“守株待兔”。
它們會根據不同宿主的身高,選擇不同高度的樹葉或者草并牢牢抓住,然后靜靜等待宿主經過,一有機會就爬上宿主。
有的蜱蟲因為能力欠缺,只在自己的巢穴中等著宿主自己上門,有的則直接駐扎在人類住宅,晚上等人類睡著后,通過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來尋找宿主。
一旦確定宿主,蜱蟲會選擇隱蔽且不容易撓癢的位置,例如耳后、頭皮、大腿內側,用獨特的進食結構顎體,刺穿皮膚,固定,然后吸食血液。
蜱蟲的唾液里含有1500-3000種蛋白質,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也能讓傷口不發生炎癥,因此很多人被蜱蟲吸血很多天了都沒有發現。
前端為顎體,也叫假頭
病毒感染
除極個別種類的蜱蟲本身有毒外,大部分蜱蟲的叮咬本身就是一個開放性傷口而已,但是因為蜱蟲攜帶了多種病毒細菌,通過血液傳播,從而導致宿主患疾,甚至死亡。
經研究表明,蜱蟲可以攜帶83種病毒、31種有害細菌和32種原蟲。
其中包括漢坦病毒,會引起腎綜合征出血熱,一般病發后6-9天就會死亡。
國外比較常見的是萊姆病,一種以蜱蟲為媒介的感染性疾病,歐洲每年至少有65000人患病。早期只是皮疹,通常不痛不癢,很容易被忽視,接下來就是神經系統、心臟和關節出現癥狀。
最后:如果被咬,我們要怎么做?
現在是蜱蟲高發的季節,蜱蟲危害性這么大,該如何避免呢?如果遇到又該如何處理呢?
1、預防
很多蜱蟲正在草叢中等待宿主經過,因此在蜱蟲高發季節,盡量不要隨便往草叢里鉆;
如果一定要去,穿長衣長褲,并扎緊褲管袖子戴帽子,尤其是小孩和寵物,回家后還要仔細檢查身體,查看是否有蜱蟲叮咬。
2、及時就醫
一旦發現被咬,不要直接拍,不要直接拔,去醫院救治。
因為蜱蟲攜帶多種病原性生物,拍死容易直接感染,用力拔,容易將其“假頭”,也就是顎體留在體內,導致發炎。醫生一般會先將蜱蟲麻醉后,再將其完整取出。
也不建議火燒蜱蟲屁股,蜱蟲一旦受到刺激,為了逃命只會越往身體里鉆。
3、不輕視,越早治療越好
絕對不要小看這種小蟲子,如果前段時間剛去過草叢樹林等地方,就出現發燒等癥狀,就要及時就醫。
一旦被叮咬,短則24-36小時,長則7天左右就會發病,蜱蟲體內攜帶致病菌多,發病后很難判斷究竟是什么致病菌引起的,治療難度高。很多人很容易忽視,因此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關鍵是,很多蜱蟲在叮咬36小時內被移除,是不會傳播疾病的,越早拔除越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多人被蜱蟲叮咬死亡:小小的蜱蟲 為什么這2022-06-15
- 今日精選:迪士尼小鎮和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2022-06-15
- 每日熱文:上海今年高考綜合評價批次招生62022-06-15
- 當前信息:上海6月14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32022-06-15
- 微資訊!上海全力推進“民心工程”,真功夫2022-06-15
- 為拍出"氛圍感" 女孩含夾竹桃后中毒!網友2022-06-15
- 國內玩家期待已久:《微軟飛行模擬》官方中2022-06-15
- 給下游提供尼古丁 藥企曲線強入電子煙市場2022-06-15
- 受國際原油價影響 國內成品油零售價迎來年2022-06-15
- “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 新型算力網絡體2022-06-15
- 瞄準暑期“放福利” 旅游企業“6·18”促2022-06-15
- 新能源汽車行業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動力電池2022-06-15
- 廣東汕尾:首次公積金貸款買一手商品住房 2022-06-15
- 烏魯木齊:公積金最高貸款額80萬元 二手房2022-06-15
- 江蘇鹽城樓市新政:三孩家庭買新房補貼100%2022-06-15
- 買二手房需要支付哪些費用?中介傭金 稅費2022-06-15
- 房地產藍皮書:預計2022年房地產交易市場逐2022-06-15
- 河南濮陽:實施“認貸不認房” 首套房首付2022-06-15
- 多地調降利率及首付比例拉動購房需求 信貸2022-06-15
- 明確免租期等條款 北京出臺商辦出租專用合2022-06-15
- 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年底是否延續?工信部2022-06-15
- 新資訊:上半年業績預告啟動 35家公司逾六2022-06-15
- 今頭條!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研究生教育如何2022-06-15
- 熱點!近400家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預案出爐:2022-06-15
- 看熱訊:國家發改委下達14億元升級物流基礎2022-06-15
- 【播資訊】成品油價迎年內“第十漲”2022-06-15
- 一年新增23.9萬臺 曾被“嫌棄”的慢充樁為2022-06-15
- 今晚95號汽油或將突破十元!小鵬汽車在線“2022-06-15
- 零百加速成績疑似P圖引熱議!奇瑞星途營銷2022-06-15
- 理想ONE車主高速驚魂一幕!太相信輔助駕駛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