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堂食 只能點外賣” 外賣平臺上的“影子店鋪”有多可怕?
2022-04-22 09:11:09 來源:工人日報
在外賣平臺上看到一家售賣麻辣小龍蝦的餐廳,距離自己工作的地方不足一公里。下班正好順路的天津薊州居民吳女士興沖沖地趕過去,可到達平臺上標注的地址后,卻怎么也找不到這家餐廳。
吳女士打電話過去咨詢,對方稱:“沒有堂食,只能點外賣。”吳女士說自己上門買,對方卻直接掛斷了電話。后來聽同事說,她遇到了“影子店鋪”——商家為了便于接單甚至跨城接單,在外賣平臺上展示虛假的地址,接單后再轉單給收貨地址附近的商戶,從中賺取差價。也就是說,“影子店鋪”是一個不存在的店鋪。
不少人和吳女士一樣有過類似的經歷。《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外賣平臺上存在一批“影子店鋪”,有的商家對店鋪地址和經營資質造假誤導消費者下單,有的商家則以“分店”為借口打消消費者的疑慮,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店鋪地址弄虛作假
線下關停線上派送
和吳女士一樣,山西太原居民張女士近日在外賣平臺上也遇到了“影子店鋪”。她下單一份外賣食品,結果收到的食物卻散發著一股異味。張女士撥通店家在平臺上預留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于是便按照店鋪地址去尋人,可找了一圈、周邊打聽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這家餐館。
張女士堅持不懈地打店家電話,對方終于接了,可一聽到來由,便稱“我早就不干了,不怕投訴”。
“既然早就不干了,我收到的餐食又是從哪里做出來的呢?”張女士準備反問時,對方已經掛了電話。
后來附近一位外賣員向張女士道出了事情原委:該店鋪的名字和地址都是虛假的,消費者點的外賣實際上是另一家小作坊生產的,質量和衛生條件都令人擔憂。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福建廈門一家名為“熊貓不走”的蛋糕店,該店憑借特別的送貨環節在外賣平臺上很火爆。然而,執法人員對“熊貓不走”廈門店進行檢查時發現,該門店玻璃上貼滿了招租廣告,室內布滿灰塵,人去樓空,是一家實際經營狀態與外賣平臺公示信息不符的“影子店鋪”。
該門店負責人解釋稱,該店鋪是倉庫,并不進行配送,客戶下單由總倉統一配送。當得知執法人員已經在其店鋪門口后,負責人又改口說,店鋪員工正在休假,暫停營業。
“入網餐飲者不得委托其他人生產加工食品,既然線下門店關停,線上外賣平臺中的營業狀態也需同步更改,不得網店接單。”執法人員說。
化身分店欺騙買家
實際經營依靠轉單
除了線下門店關停、線上繼續接單等情況外,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些商家以“分店”為由,接單后轉單賺取差價。
記者在某知名外賣平臺以“蛋糕”“生日蛋糕”等關鍵詞進行檢索,定位為江蘇蘇州,周圍的蛋糕店很快出現在搜索結果中,但一家名為“××園蛋糕”的網店十分扎眼,這家店竟然位于200多公里外的浙江寧波。
記者撥通商家電話咨詢,對方解釋稱,××園蛋糕是全國連鎖,記者搜索出來的是總店位置,下單后,總店會轉單給位于蘇州的分店,由分店制作蛋糕再進行派送。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位于寧波余姚市的蛋糕店號稱××園總店,其營業執照中卻寫著“余姚陳林波蛋糕店”,食品生產經營登記證中也標注該店為“小餐飲店(普通餐飲)”。
隨后,記者聯系了商家所說的分店,但對方稱“不知道還有‘總店’”。
遼寧錦州居民王女士遇到的“影子店鋪”更夸張。為了給自己慶生,王女士通過外賣平臺挑選了一家離家近的“頗為高檔”的蛋糕店,下單了一款生日蛋糕。結果,派送單上顯示這家蛋糕店距離收貨地址2000多公里。
王女士致電商家詢問情況,對方解釋稱,2000多公里外的店鋪是總店地址,蛋糕實際是從她家附近的分店進行派送。看到商家信息界面上寫著“歡迎光臨總店”等字樣,王女士打消了疑慮。可她最后收到的卻是離她家不遠的一家蛋糕店制作的廉價蛋糕,這家店并不“高檔”,而且原來訂的“動物奶油”也被替換成了“植物奶油”。
隨后,王女士查看平臺上店家預留的地址信息發現,那實際上是一家床上用品店的地址。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類店鋪主要是通過轉單賺取差價。
記者在某貼吧中看到,有人發帖稱可以做蛋糕店、鮮花店的轉單服務。記者撥通對方電話后,被告知“貨源穩定,全國可轉”。
“沒有線下店鋪是否可以轉單?”記者詢問。對方稱,只需要提供一個地址和營業執照即可,是不是蛋糕店的執照都沒關系,而且不需要加盟。
當問及如何轉單時,對方回復:“這些操作是公司內部程序,不能透露。你只要做好你的‘影子店鋪’就可以了,至于名頭和貨源都不用操心,全國都有穩定貨源,你接到單后,按照客戶需求,把做好的蛋糕送去就行,外賣平臺上顯示的是你門店的蛋糕。”
資質審核存在漏洞
應當加大監管力度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指出,我國多部法律法規明確了餐飲服務提供者需要具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虛擬店鋪不具備實體門店、未使用有效證件或未公示證件、盜用證件,涉嫌違法。
“目前外賣平臺對入駐商家的資質審核仍存在一些漏洞,導致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漏洞違規開設‘影子店鋪’。”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分析,若平臺未盡到審查義務,導致出現“影子店鋪”,應承擔連帶責任,涉事商家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當下“影子店鋪”活躍,如何加強監管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多位受訪專家建議,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對違法行為嚴厲懲處。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由于現行法律法規缺少對“影子店鋪”的強制性規定,導致法律在落實中困難重重,建議建立騎手舉報的獎勵機制,鼓勵騎手揭發“影子店鋪”。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朱巍建議,消費者在外賣平臺下單時一定要仔細辨別商家位置信息,對商家位置存疑時一定要查證,只有正規合法的實體店才能確保食品安全。
“消費者如果遇到‘影子店鋪’,維權時聯系不到食品經營主體,可向網絡食品生產者、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要求賠償,或者撥打12315、12331投訴。”鄭寧提醒道。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沒有堂食 只能點外賣” 外賣平臺上的“2022-04-22
- “掃碼點餐”時 餐廳擅自提取個人信息是否2022-04-22
- 郵政業收入一季度增長10%2022-04-22
- 險企:推進養老金融產品設計 靜待配套細則2022-04-22
- IMF總裁:中國有充足政策空間提振經濟2022-04-22
- 一季度能源保障能力持續提升2022-04-22
- 特斯拉稱供應鏈問題仍在限制電動車產量2022-04-22
- 廣德市法院運用“云上法庭” 高效化解百萬2022-04-22
- 連鎖飲品店違法使用童工被罰1.25萬 雇傭童2022-04-22
- 發生事故被認定為工傷 保潔員花費數萬元醫2022-04-22
- 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931例 新增本土無癥2022-04-22
- 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兩頭”搶手“中間”2022-04-22
- 山西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無癥狀感染者16例2022-04-22
- 云南新增2例本土確診病例 9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04-22
- 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日”期間將舉辦2002022-04-22
- 問道碳中和,博鰲論壇代表熱議綠色可持續發2022-04-22
- 當節氣遇上文化節目:中國故事,怎么拍才好2022-04-22
- 特斯拉一季度營收187.56億美元 凈利潤創歷2022-04-22
- 馬斯克自曝:沒有方向盤的特斯拉2024年量產2022-04-22
- 瑪莎拉蒂全新中型SUV上市 新車提供三種外2022-04-22
- 長安史上最帥轎車 深藍C385動力信息公開:2022-04-22
- 一車碰倆瓷 “比亞迪海豚”版老頭樂亮相 2022-04-22
- 廣汽集團發布3月產銷快報:廣汽菲克僅賣了12022-04-22
- 個人養老金制度“出爐”怎么繳 如何領?業2022-04-22
- 中國海油回歸A股強勢首秀2022-04-22
- 人民幣中間價連續兩日下調2022-04-22
- 上海銀保監局: 加大信貸投放合理延后還款2022-04-22
- 微視頻:一塊留言板 一座連心橋2022-04-22
- 人民財評:動力足底牌多,確保工業生產逐季2022-04-21
- 走下講臺上一線,他們是大學教師,也是防疫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