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業迎來“大禮包”:加計扣除提升至100%
2022-03-07 14:34:17 來源:科技日報
兩會伊始,科技型中小企業就收到了一份實實在在的“大禮包”,在享受減稅降費等普惠政策紅利之外,還額外迎來專屬政策紅利。
3月5日上午,當齊齊哈爾華工機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立富聽到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時心情激動。會后,他在連線科技日報記者時說:“本次將比例提高到100%,真正體現了國家對創新型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此項政策不僅為中小企業解決了研發資金問題,同時也體現了國家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態度。”
齊齊哈爾華工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創新研制專用設備為主的中型科技型裝備企業,在研發創新方面投入較大,疫情期間,企業生產成本、研發成本仍在加大。周立富算了一筆賬,這項提高加計扣除比例政策利好真正兌現后,每年可節省近100萬元。
“這項政策不僅為負重前行的創新型企業起到了減負的作用,無疑也對受疫情影響承受能力較弱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是雪中送炭。”周立富說。
“這是國際通行的一個做法,我們國家實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從最初的50%提高到75%,再到現在對中小科技企業提高到100%,足見國家對產業技術進步、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方面從財稅政策上給予的巨大支持。”黑龍江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處長王喜林認為,“我相信這將強有力地助力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改造,一方面是促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提升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哈爾濱千慧科技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黑龍江龍匯稅務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宋奇慧的日常工作就是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科技服務和政策解讀。她認為:“國家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減稅政策后,企業稅負小了,就能實現‘輕裝快跑’,同時也為傳統型企業提檔升級開展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持。”
黑龍江省科技創新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吳雪弘談道,該政策對準的是企業研發投入,通過稅收杠桿,一方面降低企業稅負,一方面促進企業將更多資金投入研發,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也促使企業盡快加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行列,如此能享受到更多科技扶持政策,讓企業創新發展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財政部部長劉昆在首場“部長通道”中接受采訪時表示,要精準研究細化出臺政策,保障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效。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盡早落到企業、惠及個人,更好實現“放水養魚、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科技型企業迎來“大禮包”:加計扣除提升至2022-03-07
- 多渠道擴大專業人才隊伍 推進養老服務體系2022-03-07
- 代表委員熱議“醫療衛生”:“互聯網+”賦2022-03-07
- 國家發改委: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做到非2022-03-07
- 唐山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80萬 二套首2022-03-07
- 首付八成沒商量!長三角樓市“小陽春”回暖2022-03-07
- 杭州今年首次廉租房選房開啟 解決低收入家2022-03-07
- 房地產融資再現新動作 東方資產百億金融債2022-03-07
- 多地樓市“松綁”!多地下調首套房首付比例2022-03-07
-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房住不炒”2022-03-07
-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2022-03-07
- “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2022-03-07
- 投資超1.2萬億元!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按下2022-03-07
- 劃重點!10個創意字讀懂政府工作報告2022-03-07
- 【委員通道】王貴齊:我國早診技術已達世界2022-03-07
- 疫情下的香港丨方艙建筑工人:我要告訴兒子2022-03-07
- 香港特區政府感謝內地各方支援香港抗疫2022-03-07
- 智能又放心 捷途X70諸葛帶來智能座艙新體驗2022-03-07
- “十四五”期間,重慶計劃籌建保障性租賃住2022-03-07
- 相聚CCTV-5,臺鈴助力殘奧會健兒“跑得更遠”2022-03-07
- 醫生提醒:長時間戴耳機造成的聽力下降是不2022-03-07
- 馬斯克花7.5萬美元,在別人家門口軟磨硬泡2022-03-07
- 3月7日:人代會審查計劃、預算報告 審議地2022-03-07
- 有錢閑得慌!用無人機釣大魚,幾千塊打了個2022-03-07
- 高端零食良品鋪子入選“武漢名品”2022-03-07
- 滬首份區級數字養老報告發布,82%老人有智2022-03-07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東院暫停門2022-03-07
- 上鮮了!東海刀魚捕撈量猛增超3倍,貨源不2022-03-07
- 申城本周氣溫逐步回升 連續三天最高氣溫超2022-03-07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本土無癥狀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