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買保險切勿“望文生義”隨意跟風
2022-04-26 15:42:37 來源:千龍網
千龍網北京4月26日訊(記者 劉美君)4月26日,中國銀保監會網站發布關于理性投保五注意的風險提示。中國銀保監會指出,購買保險是現代社會進行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為更好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預防銷售誤導虛假宣傳等風險,減少保險消費糾紛隱患,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2年第3期風險提示:提醒金融消費者掌握理性投保的五個注意要點,增強個人合法權益保護意識。
一注意:選擇有保險業務經營許可的合規機構
購買保險第一步,就是要認清保險機構資質。消費者應從持有保險業務經營許可的合規機構,或在保險機構辦理有效職業登記的銷售人員處辦理保險業務。銷售人員的執業登記信息,可登錄銀保監會官網-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保險中介從業人員查詢。要特別注意的是:以“xx互助”“xx聯盟”“xx統籌”等為名的非保險機構推出的互助活動,不是保險或互助保險,不要與商業保險混淆。如有互助計劃、機動車“交通安全統籌”等以互助保險名義或保險名義進行宣傳,屬于誤導公眾,經營此類業務的機構并非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且部分經營組織的業務模式不可持續,相關承諾履行和資金安全難以有效保障,可能給消費者帶來損失,蘊含較大風險。
二注意:了解保險責任、責任免除等重要條款,防范銷售誤導風險
保險產品所提供的保障范圍均以合同條款中的保險責任為準,消費者應當清楚理解所購買的保險產品保什么、不保什么、保費繳納、保險金如何賠償等,切勿“望文生義”“一勾到底”或是隨意跟風購買,注意防范營銷過程中混淆和模糊保險責任、夸大保險責任、虛假宣傳等風險。在投保過程中,無論是線下購買或是在互聯網平臺購買,消費者均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對特別提示的保險責任、責任免除、保費繳納、保險金賠償或給付、猶豫期、退保損失、風險告知等合同重要條款應明確理解后再簽字,以有效保障自身權益。
三注意:積極配合可回溯、“雙錄”、回訪等環節,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為規范保險銷售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出臺了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金融機構銷售“雙錄”等規定。同時,根據相關規定,保險公司應在猶豫期內對合同期限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新單業務進行回訪,向投保人確認是否知悉保險責任、責任免除、猶豫期、退保損失等重要內容。可回溯、“雙錄”、回訪等規定是對保險機構和保險銷售人員的監督,督促其依法依規履行銷售過程中的合同內容說明、免責條款提示、風險告知等義務,也是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消費者應當積極配合,如實告知、如實答復回訪問題,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要求保險公司進行詳細解釋。
四注意:正確認識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不被“高收益”誤導
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萬能保險等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兼具風險保障功能和長期儲蓄功能,不同保險產品對于風險保障功能和長期儲蓄功能側重不同,此類產品具有保單利益不確定等特征,但本質上仍屬于保險產品,產品經營主體是保險公司。消費者不宜將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與銀行存款、國債、基金等金融產品進行片面比較,也不應輕信只強調“高收益”而不展示不利信息、承諾保證收益等不實宣傳行為。此外,保障期限在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均設有猶豫期。在猶豫期內,投保人可以無條件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除保單工本費以外,將退還全部保費。
五注意: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若發現銷售人員在保險銷售過程中存在誤導銷售等違規行為,或認為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消費者應注意保留相應證據,及時向保險公司投訴,或向行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必要時還可以根據合同約定,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如果涉及要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的,可以向監管部門舉報。
消費者要通過正常渠道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不輕信“代理維權”“代理退保”等虛假承諾,不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不法行為。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中國銀保監會:買保險切勿“望文生義”隨意2022-04-26
- 國家城市化發展史,也是一部“拆遷史”2022-04-26
- 圖片故事 | 疫情下的上海120急救2022-04-26
- 河南:全國率先推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保函替2022-04-26
- 云度汽車充電時電池噴火!滅火器絲毫沒用 2022-04-26
- 北京一新能源電車充電時疑似自燃 底盤電池2022-04-26
- 1000臺比亞迪D1將登陸墨西哥:海外最大純電2022-04-26
- 多項科學研究,成就一雙基諾浦機能鞋2022-04-26
- 2021年深圳重疾險參保人數達796萬人 人均2022-04-26
- 上海戰疫:如何紓困疫情中的“特殊人群”?2022-04-26
- 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 “網絡暴力專項治理2022-04-26
- 金地集團:“增收不增利”成為房地產行業的2022-04-26
- 加息縮表組合拳箭在弦上 美聯儲5月議息會2022-04-26
- 游戲研發升級轉型已見成效 完美世界封死漲2022-04-26
- A股大盤一度跌破2900點 “市場底”這次來2022-04-26
- 兩融余額連續7個交易日下降近300億元 二季2022-04-26
- 滬指跌破3000點關口 險資對未來市場怎么看?2022-04-26
- 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2022-04-26
- 謹防成為“背鍋俠”!檢察機關提示借款合同2022-04-26
- 河北工業經濟首季實現 “開門穩”2022-04-26
- 中航安盟保險2021年扭虧為盈 保險業務收入2022-04-26
- 保護IP原創設計,泡泡瑪特加大力度制止侵權2022-04-26
- 2022年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行動啟動 推進2022-04-26
- 三組數據透露成都經濟發展“暖意”2022-04-26
- 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健康快速發展,四川將2022-04-26
- 交通運輸部:五一假期小客車免收通行費2022-04-26
- 京東重點民生商品北京備貨量提升3-5倍,京2022-04-26
- 業界: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助力新基建實現綠色2022-04-26
- 從經濟綠色轉型看海寧尖山新型電力系統建設2022-04-26
- 央行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釋放出三個信號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