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經濟 > 正文

        天天觀天下!武雅斌 中國企業應積極推動構建可持續的綠色價值鏈

        2022-11-09 06:02:07 來源:新京報

        近年來,氣候變化、疫情等對全球化體系及全球產業鏈產生沖擊。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怎樣平衡經濟增長和能源減排的關系,我國又該如何在全球價值鏈上尋找新的競爭力來源?

        圍繞這些問題,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對話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主任武雅斌。他表示,減碳過程如果不加輔導,會對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造成影響,因此政府應該出臺一些相應的扶持措施,降低減排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實現碳中和的一個前提是能源安全。在武雅斌看來,未來的能源安全著重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能源結構的多元化,即化石能源比重進一步下降,綠色能源的比重逐漸上升;二是智慧能源技術和系統的廣泛應用。這兩個方面將成為未來影響力投資和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的熱點。


        (相關資料圖)

        在減碳過程中,政府應出臺扶持措施賦能中小企業

        新京報貝殼財經: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如何解決經濟增長和能源減排的關系?

        武雅斌: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分兩個階段來看,前一個階段(指碳達峰階段)我們是有跡可循的,西方發達國家大概從2007年到2013年已陸續實現了碳達峰,碳達峰是一個數值拐點,它們有一些技術成果、政策經驗及教訓可以借鑒。

        例如日本實現碳達峰后,碳排放量連年降低,從2013年到2020年減少約18%,代價是產業活動減少了約20%,一些日本企業被迫面臨生存轉型。

        這就說明減排有成本,減碳過程如果不進行輔導,會對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出臺一些相應的扶持措施,設置政策過渡期,特別是要為中小企業賦能,降低減排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新京報貝殼財經:疫情影響下,產業經濟的增長點在哪里?內在動力是什么?

        武雅斌: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資本不會睡覺,創新不會停步”。疫情發生以來,雖然人員流動和交往減少,但有些產業異軍突起,有幾個例子。

        一是免接觸行業,很多機構已經轉變了辦公方式,很多會議轉為線上召開,有的國際組織執行了“work flexibility(彈性工作)”制度,給大家更多的選擇和自由。線上會議的軟硬件市場規模迎井噴式增長,云上展覽會、洽談會等交易撮合量也在逐步提升。二是線上文旅業,通過AR、VR等技術讓大家沉浸式地游覽看展,雖然不能取代現實旅游消費,但這是很好的嘗試,還能解決未來部分線下景點承載力有限的問題。三是大健康,包括飛盤、自行車等過去可能沒有受到太多重視的體育項目或產業,現在越來越流行。另外還有預制菜、醫藥、PPE和抗疫物資等產業快速發展。

        中國的市場已在慢慢轉型,而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迫切地需要這種生產能力和產品,最近我們就在向非洲市場推廣中國的PPE(個人防護設備)物資和產品,這些都是企業可以去探究發展的方向。

        全球價值鏈講求合作共贏,要優勢互補、協同共生

        新京報貝殼財經:從全球價值鏈位置看,中國部分產業躋身全球中高端,也有部分產業環節處在中低端,可從哪些領域挖掘合作潛力形成互補?有哪些合作新機?

        武雅斌:全球貿易中全球價值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80%以上的貿易是價值鏈貿易,即一個產品的誕生需要多個國家或者地區提供不同的生產要素,也就是需要國際合作才能實現。

        從2016年開始,中國多部門就出臺政策,鼓勵企業攀升全球價值鏈。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全價值鏈發展”的范例。2017年9月,“復興號”列車在京滬高鐵實現350公里時速運營。“復興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中國走向“制造強國”、占領高鐵生產技術全球制高點、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標志。

        雖然在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進程中,中國還面臨著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對終端產品價格的掌控力較低、產業轉移和訂單轉移等問題,不過中國正在實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騰籠換鳥”的意義。

        一方面,把一些已經不具有發展優勢的產業盡快淘汰或轉移,為產業升級和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騰出足夠的空間;另一方面,通過研發創新、市場開拓和在國際市場上的收購并購,從價值鏈的更高端切入,爭取更多的國際合作。

        在近兩年新冠疫情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背景下,中國更加注重補鏈、延鏈和強鏈,特別是對少數關鍵技術裝備,更是加大技術引進和研發力度,雙管齊下,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并重,取得了較好的實效。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全球價值鏈中講求的是合作共贏,不能“贏者通吃”,要形成“命運共同體”,把更多利益攸關方通過價值鏈深度聯結在一起,不斷挖潛,優勢互補,協同共生,不斷把蛋糕做大,這樣才能行穩致遠。

        同時,中國企業應該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帶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掌握綠色發展、智能制造時代的主動權,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綠色價值鏈。

        數字化轉型一定要關注包容性發展問題,不讓任何人落下

        新京報貝殼財經:極端天氣及能源轉型會提升綠色投資相關的物理風險,這是否會影響社會資本的選擇?怎樣降低風險、提升相關投資的吸引力及機構主體的活躍度?

        武雅斌:能源動力從來都是歷次工業革命最核心的應用場景。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的應用是大勢所趨。

        未來的能源安全著重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能源結構的多元化,即化石能源比重進一步下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逐漸上升,特別是綠色能源將成未來能源構成中的主體。二是智慧能源技術和系統的廣泛應用。一直以來,能源電力產業是全球減碳的重頭戲,必須通過數字化改造,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時提升效率,增強電網的穩定性和韌性。以上兩方面將成為未來影響力投資和ESG投資的熱點。

        新京報貝殼財經:采用數字化技術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們整體數字化技術的水平如何?還有哪些挑戰,您對此有何建議?

        武雅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進程中,中國不斷實現產業躍遷,在不少核心領域走入世界前列,與發達國家呈齊頭并進之勢,這是非常可喜的。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目前中國在部分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掌握上仍需繼續努力。

        同時,數字化的實現,以數字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為前提。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數字化發展不均衡。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一定要關注包容性發展問題,不能形成新的“數字鴻溝”,“不讓任何人落下”。

        零碳化恰恰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一個倒逼機制,它是轉型的壓力,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共生協同發展的。比如一個企業在長沙改造了所有的數字交通路口,信號裝置等,由于它減少了擁堵,減少了汽車在路上行駛的時間,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客觀上達到了減碳效果。

        短期來說,碳減排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必須要付出的成本,也是這些國家面向未來的發展路徑。

        從長期來說,這是對產業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錘煉,沒有減碳零碳指標是沒法進入國際市場的,也無法成為一個真正國際化的企業。

        在這個過程中,發達國家有義務和責任進行技術援助,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從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中汲取經驗和教訓,這些都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應該互動的。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 程維妙

        標簽:

        精彩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誠聘英才 | 廣告招商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hahao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質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435 227 67@qq.com
         

        未經品質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