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疫情防控名義詐騙 這些小伎倆要警惕
2022-04-12 14:55:25 來源:工人日報
如果有人告訴你:“你的健康碼、檢測報告、流調異常。”你是不是心慌了?
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快速核酸檢測,不用排隊。”你會不會選擇“私人渠道”?
如果有人告訴你:“我手里有新冠‘特效藥’。”你想不想買一盒試試?
其實,這些都有可能是假借疫情防控名義的新型詐騙手段。
當前,疫情反復,社會各界積極投身防控工作,在大家齊心抗疫期間,不法分子卻以“疫”之名借機斂財,千方百計實施詐騙。人民網整理了一些借疫情防控名義詐騙的手段,教你快速識別這些小伎倆。
冒充流調人員騙局
不法分子自稱“流調人員”或“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給市民打電話或群發短信,謊稱市民是密接或次密接人員,要求其積極配合防疫工作,發送鏈接向市民索要包括身份證、銀行賬戶、手機號在內的個人信息,并以大數據平臺發送信息確認為由騙取銀行轉賬驗證碼來實施詐騙。
提醒:
防疫工作人員在進行流調時,不會詢問與疫情防控無關的個人隱私信息,也不會給被調查人發送任何鏈接或二維碼,更不會要求被調查人輸入銀行卡或密碼等信息。
聲稱健康碼異常騙局
不法分子偽裝成“疫情防控中心”或“衛健委”工作人員,謊稱市民健康碼、檢測報告、流調異常,要求市民前往公安機關核查。攻破市民心理防線后,不法分子主動提出將電話轉接至“公安局”,以清查資金洗清嫌疑為由詐騙錢財。
提醒:
公安機關不會線上辦案,更不會與涉案人員有金錢往來,以涉拐、經濟犯罪、非法提取社保或阻礙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資金的行為都是詐騙,務必警惕。
冒充熟人,自稱“染病人員”騙局
不法分子事先獲得市民的聯系方式,隨后偽裝成市民身邊的親屬,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謊稱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現要求市民向指定賬戶繳納所謂的“住院費”“治療費”“醫療費”等實施詐騙。
提醒:
接到熟人通過短信、微信等形式發送的轉賬請求,或詢問銀行卡、網銀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時,須時刻保持警惕,要設法核實對方身份后再做決定。
冒充疫苗普查調查員騙局
不法分子偽裝成“疫苗接種普查調查員”或“回訪員”,以社區工作人員的名義讓市民添加微信好友,再將市民拉入微信群。然后,不法分子在群內發布刷單、賭博等違法違規信息,通過“一單多任務拒返傭金”“流水不足無法提現”等套路詐騙錢財。
提醒:
刷單是違法行為,網賭十賭十輸,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法分子多通過手機號碼添加好友,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虛假預約疫苗接種騙局
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短信發送虛假的新冠疫苗接種信息,引誘市民點擊含木馬網址的虛假鏈接,套取個人信息實施詐騙。
提醒:
收到有不明鏈接的手機短信,千萬不要點擊。
謊稱可快速核酸檢測騙局
有的市民著急做核酸檢測,怕麻煩、不愿意排隊,盲目相信有核酸檢測的“快速通道”。不法分子就以“加價最快半小時拿到核酸檢測結果”為名,對他們實施詐騙。
提醒:
核酸檢測沒有“快速通道”,不要輕信網絡上的小道消息和所謂的“私人渠道”。
賣“特效藥”騙局
不法分子利用人們對病毒的恐懼心理,冒充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醫療機構等,謊稱有特效藥,誘導前往釣魚鏈接購買,從而獲取銀行卡信息實施詐騙。
提醒:
目前,還沒有什么所謂的特效藥可以完全治療新型肺炎,若碰到向你發短信或電話推銷藥品的,一概不要相信。要密切關注官方發布信息,不買、不信任何特效藥,不信非專業機構信息。如果身體出現不適,要第一時間去正規醫院尋求幫助。
冒充電商“退款”騙局
受疫情影響,很多電商選擇了延遲發貨或退款,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手段購買大量網購信息,給市民打電話或發短信,冒充電商,謊稱市民的訂單受疫情影響或處于疫情風險地區,導致延遲發貨,需要市民按指引操作,進行“退款”。不法分子會以“避免商家信譽受損”為由,要求市民離開正規交易平臺,添加市民QQ、微信、支付寶等,套取市民銀行卡賬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重要信息,或發送釣魚網站鏈接、二維碼等方式轉走市民錢款。
提醒:
如果接到商家稱產品有質量問題、快遞丟失損壞的理賠電話和短信,請提高警惕,通過官方渠道核實操作,避免掉入詐騙陷阱。
聲稱快遞涉疫騙局
不法分子以“快遞被檢出新冠陽性、無法送達”為借口,給市民提出“快遞被銷毀,但會賠付”的解決方案。之后,不法分子通過讓市民掃描二維碼或下載App填寫快遞賠付信息的方式,誘騙市民透露身份信息、銀行賬號、短信驗證碼等,騙取市民錢財。
提醒:
此類詐騙屬于“網購退款”類。遇到這種情況,應撥打快遞公司官方客服電話,聯系工作人員核實情況,不能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App等,切勿透露個人隱私信息。
“代購”生活、防疫物資騙局
疫情防控期間,生活物資、口罩、防護服等成為緊俏物資商品,不法分子通過掃描小區業主張貼在小區的二維碼進入該小區業主微信群,隨后將個人微信昵稱和頭像修改為附近商鋪采購人員,冒用采購人員身份發布相關生活物資等售賣信息,并將自己的微信收款二維碼發到群內。同時,為獲得更大收益,還謊稱必須團購多件才能發貨,小區居民便將購買物資的錢款紛紛轉入該二維碼賬戶。作案人員收款后便退群失聯。
提醒:
購買生活、防疫物資應盡量通過正規平臺購買,切勿輕信個人的兜售行為。仔細甄別網絡賣家留下的聯系方式及相關信息,做到信息詳實,核實準確。
“招聘”抗疫相關工作人員騙局
疫情防控期間需要大量抗疫工作人員,不少市民也想加入志愿者隊伍,不法分子瞄準這一時機,以招聘志愿者或“建設方艙醫院”為由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待市民主動聯系后,向其收取報名費、體檢費、培訓費、核酸檢測費等,待市民支付一系列費用后便拉黑失聯。
提醒:
市民尋找招聘信息應選擇正規可靠途徑,不輕信來源不明的招聘信息,一上來就索要各種費用的招聘方更要小心。在未簽訂正式用工合同、未安排上崗的情況下,就提前收取各類費用的,大多是詐騙,請小心分辨。
冒充“捐款”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等多種方式,冒用慈善機構、醫療機構名義,通過募集善款的形式騙取財物,或者在轉發真實的募捐信息時將收款賬號篡改為自己的收款賬號詐騙善款。
提醒:
獻愛心一定要認準正規官方捐贈渠道,避免通過來源不明的渠道獻愛心,切勿將捐贈資金轉入個人賬戶,避免錢財受損,維權困難。
冒充“班主任”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群搜索功能混入班級家長群,隨后偽裝成班主任老師,以疫情防控為由,要求家長向指定賬戶匯繳有關費用實施詐騙。
提醒:
家長群應開啟入群驗證功能,核實群內人員身份,及時剔除身份存疑的問題人員。家長平時可與老師加強溝通,即便于孩子學習上的交流,也可及時確認收費等問題。
機票火車票“退改簽”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發送短信或者撥打電話,稱“航班/列車因疫情防控被取消,辦理退改簽可獲賠償”,誘導市民登錄短信中的釣魚網址或通過語音提示進行操作,進一步套取市民的銀行卡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將余額轉走。
提醒:
疫情防控期間,若您接到退改簽電話或短信,一定要撥打航空公司官方電話或登錄官方網站核實情況。切勿直接點擊不明鏈接,泄露個人隱私信息。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借疫情防控名義詐騙 這些小伎倆要警惕2022-04-12
- 銀行“補血”進行時:今年已發債超6990億元2022-04-12
- 你今天做核酸檢測了嗎?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2022-04-12
- 上海:分組保障 社區志愿者共同守護家園2022-04-12
- 疫情下的運輸物流,如何保暢通?2022-04-12
- 上海新建樓宇48小時改建為方艙醫院 可提供2022-04-12
- 疫情下,這些事兒很暖心2022-04-12
- 48小時完成!上海金山方艙醫院5000余張床位2022-04-12
- 上海臨港方艙醫院首批近2000名康復者出院2022-04-12
- 上海普陀集中購買分片配送 打通物資配送最2022-04-12
- 疫情導致部分新能源車企停產,贛鋒鋰業股價2022-04-12
- 新三板新規下首次調層:40家公司擬調入創新2022-04-12
- 估值突破300億美元!“虛幻引擎”Epic獲索2022-04-12
- 硅價大漲助推多晶硅企業去年業績齊飄紅2022-04-12
- 券商股沖高3股漲停,政策預期漸強,板塊投2022-04-12
- 最高獎勵100萬元!重慶實施重大違法行為舉2022-04-12
- 內蒙古下達“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獎補資金2022-04-12
- 無“票”乘車,“碼”上出行!交通運輸部部2022-04-12
- 一場“買”與“賣”的城市更新 天津加快培2022-04-12
- 2個月內2次漲價!新能源汽車價格“漲”聲迭2022-04-12
- 必點招牌菜、設置景觀位 一些餐飲企業變相2022-04-12
- 新款長安逸動Plus實車曝光,配1.4T發動機,2022-04-12
- 訂金33.2萬元!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強車型重新2022-04-12
- 又漲價了!寶馬3系、X3、X4、4系等五款車型2022-04-12
- 本周五晚,國內油價將進行今年第7輪調整2022-04-12
- 上海新國博親子艙首批39位兒童患者出院2022-04-12
- 商超、藥店、餐飲……上海部分商業網點恢復2022-04-12
- 上海:超市賣場相關網點解封工作將分區分類2022-04-12
- 上海:保障精神障礙患者疫情防控期間用藥需2022-04-12
- 上海:樓棟出現陽性感染者 如何進行消殺?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