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擴大專業人才隊伍,打造智慧養老生態圈
2022-03-07 15:34:25 來源:中國網產經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日前就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建言獻策,涉及多渠道擴充養老專業人才、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打造智慧健康養老生態圈等。
進入2022年,養老相關政策措施頻出,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建設加快推進。在業內人士看來,普惠型、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將逐漸構建,有望為銀發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多渠道擴大專業人才隊伍
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離不開人才、資金等要素的支持。
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于旭波建議,多渠道擴充養老護理服務人員數量。例如,推進落實養老護理服務人員培養計劃,全面推行養老護理服務人員入職補貼的政府支持制度,降低養老服務類專業報考門檻。加強養老職業教育專業能力建設,提升養老護理服務人員職業認同感。
針對養老機構數量不足、社會資本參與意愿低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金李表示,應推動更多社會資金有序進入相關細分領域,建議借鑒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的經驗,大力發展養老信托基金。此外,根據老年金融的特點,設計更精細、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在金融活水的支持下,養老模式也存在創新空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文愛華表示,當前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強產品研發,協同養老金公司,結合住房租賃業務,對“以房養老”服務和產品進行探索。
打造智慧健康養老平臺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應當打造智慧健康養老平臺,為銀發族人群提供“食、醫、健、護、樂”一站式的優質養老服務。
“建議鼓勵電信運營商作為智慧社會建設的主力軍,聯合產業鏈協同好各方資源,共同推動數字技術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能力優勢與助老養老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全國政協委員、云南聯通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張云勇提出。
電信業適老化改造是其中重要一環。張云勇表示,應為銀發族人群提供能感知、有溫度、更便利的電信產品和服務。此外,應通過適當的引導或補助,讓銀發族更好享受智慧健康養老服務。
針對目前居家社區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市場供給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表示,應當加強智慧養老特別是家庭智慧養老解決方案的標準化建設。例如,居家智慧養老的設備配置標準和產品功能、參數、資質及硬件種類搭配等,應根據老人健康狀況、居住條件、養老需求和購買標準等不同情況,分類精準制定規范、動態調整。
政策暖風頻吹
為構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多部門已積極部署,推出政策大“禮包”,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建設近期也加快了推進步伐。
2月21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等舉措,并設定了到2025年在康養服務、老年人知識服務、醫療服務、社區配套等方面的一些具體量化指標。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5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提出強化健康教育、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發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加強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促進健康老齡化的科技和產業發展等9項任務。
金融領域也在持續為養老產業添磚加瓦。據銀保監會通知,3月1日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透露,養老儲蓄試點即將啟動,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業養老金業務也正在抓緊籌備。
“預計在多個政策文件的配合下,普惠型、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將逐漸構建,生育配套政策也將逐漸完善,推動我國老齡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促進我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
養老產業的發展也有望帶動多個行業的發展。西南證券預測稱,2030年養老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4萬億元,為老年人提供資產保值增值服務的養老金融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多渠道擴大專業人才隊伍,打造智慧養老生態2022-03-07
- 華瀚文化攜手圣王文化共同探討國學教育的協2022-03-07
- 黃金概念震蕩走高 鵬欣資源、萊紳通靈等多2022-03-07
- “靈魂砍價”背后,中國應如何鼓勵創新藥研2022-03-07
- 上海新增病例和感染者均在隔離管控中發現 2022-03-07
- 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3.3%2022-03-07
- 白酒板塊集體下跌:五糧液重挫5%股價創新低2022-03-07
- 不下載APP就不給看全文、不能看評論?工信2022-03-07
- “東數西算”大趨勢逐步形成新基建投資焦點2022-03-07
- 科技型企業迎來“大禮包”:加計扣除提升至2022-03-07
- 多渠道擴大專業人才隊伍 推進養老服務體系2022-03-07
- 代表委員熱議“醫療衛生”:“互聯網+”賦2022-03-07
- 國家發改委: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做到非2022-03-07
- 唐山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80萬 二套首2022-03-07
- 首付八成沒商量!長三角樓市“小陽春”回暖2022-03-07
- 杭州今年首次廉租房選房開啟 解決低收入家2022-03-07
- 房地產融資再現新動作 東方資產百億金融債2022-03-07
- 多地樓市“松綁”!多地下調首套房首付比例2022-03-07
-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房住不炒”2022-03-07
-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2022-03-07
- “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2022-03-07
- 投資超1.2萬億元!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按下2022-03-07
- 劃重點!10個創意字讀懂政府工作報告2022-03-07
- 【委員通道】王貴齊:我國早診技術已達世界2022-03-07
- 疫情下的香港丨方艙建筑工人:我要告訴兒子2022-03-07
- 香港特區政府感謝內地各方支援香港抗疫2022-03-07
- 智能又放心 捷途X70諸葛帶來智能座艙新體驗2022-03-07
- “十四五”期間,重慶計劃籌建保障性租賃住2022-03-07
- 相聚CCTV-5,臺鈴助力殘奧會健兒“跑得更遠”2022-03-07
- 醫生提醒:長時間戴耳機造成的聽力下降是不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