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資訊】提升離田效能!看秸稈如何“變身”土地養分→
2022-12-27 21:22:3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戰略部署,提出要發展生態低碳農業。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打造生態產業,促進減排固碳,是我國發展生態低碳農業的重要舉措。
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今年以來,我國秸稈綜合利用取得了積極成效,各大糧食主產區秸稈綜合利用率處于較高水平,成為農業生態保護和農業綠色發展的突出亮點。
我國秸稈綜合利用取得積極成效
【資料圖】
今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27億元資金,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在全國建設300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600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確保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6%以上。
分區域來看,華北地區是我國小麥、玉米主產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相對較高,適宜于秸稈直接還田。目前,華北地區秸稈年利用量為1.79億噸,秸稈綜合利用率為89.0%,秸稈直接還田量占秸稈利用總量的近八成。
東北地區,秸稈年利用量在1.61億噸,秸稈綜合利用率為86.4%。直接還田量和飼料化利用量分別占該區秸稈利用量的49.9%和28.7%。東北地區冬季寒冷、居民取暖用能需求量大,秸稈能源化利用量占全區秸稈利用量的16.2%。
作為我國的水稻主產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秸稈年利用量達到1.44億噸,秸稈綜合利用率為87.9%,秸稈直接還田量占秸稈利用量的69.0%。該區是我國秸稈產業化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秸稈市場主體規模化利用量全國占比37.4%。
目前,農業農村部已經健全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秸稈資源臺賬數據平臺。在還田比例超過40%以上的秸稈利用重點縣,布設秸稈還田生態效應監測點位,大力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潛力,全國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因地制宜科學還田 把養分還給土地
田地是秸稈最主要的去處,如何實現科學還田,更好發揮秸稈還田后的生態效應?眼下,全國多地都在探索。
江蘇淮安洪澤區是優質稻米產地。水稻收割后,當地采用犁耕深翻還田作業方式,通過犁耕深翻機,將地里的秸稈深埋到土壤里。這是當地今年提高土壤肥力的新做法。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王康寧:它的根深比較深,可以打破土壤的底層結構,將底下板結的土壤翻到上面來,給下茬作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長環境。
王康寧告訴記者,實施犁耕深翻還田后,預計小麥畝產增加100斤左右。
在江西高安,今年水稻-冬油菜的輪作面積達到30萬畝。晚稻收割結束后,當地大力推廣秸稈生物腐熟還田方式,在生物腐熟劑的作用下,實現秸稈在短期內快速腐熟還田,保證冬油菜順利播種,同時滋養土地。在楊圩鎮,當地將水稻秸稈和動物糞便發酵成有機肥,運往田間進行還田。
江西省高安市某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柏林:我這里每年消化秸稈1萬多噸,用來做有機肥發酵。肥料現在出貨量每天是十來車,將近達到200多噸(每天)。
農業農村部在全國主要農區32個點位的監測結果顯示,秸稈還田為耕地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秸稈還田后土壤有機質平均增幅在5%到7%之間,作物增產幅度在2%到4.5%之間,秸稈還田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提升離田效能 延伸產業鏈
而相比于還田,離田后的秸稈利用更趨于多元化。不少地方創新利用秸稈資源,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食用菌產業是江蘇睢寧縣官山鎮主導產業之一。初冬時節,在當地一家食用菌生產車間里,一簇簇雪白的雙孢菇從培養基料中鉆出來,菌蓋厚實圓潤。區別于其他菌菇品種,這里生產的雙孢菇,它的種植基質是由麥子的秸稈制作而成。
江蘇某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侯小君:麥秸稈是我們種植雙孢菇的基本原料,它含有豐富的碳和氮元素,我們把它和雞糞混合攪拌之后,培養出我們種植雙孢菇的基料。我們現在年產雙孢菇大概4萬噸,一年消耗秸稈用料5.7萬噸左右。
官山鎮是江蘇農業要鎮,年產生麥秸稈2.5萬噸左右。除了還田,這里的麥秸稈全部被用來制作成食用菌生長基料。這些基料經過栽培后產生的菌渣,一部分被再次利用,成為營養土,還有一部分則充當有機肥直接還田,實現農業綠色循環生產。
江蘇省睢寧縣官山鎮 副鎮長姚賢輝:我們把全鎮各村的小麥秸稈集中打捆、運送、存儲,統一看管,訂單式銷售給秸稈利用企業。每4畝小麥可以收集1噸麥秸稈,每噸小麥秸稈利潤空間在200元至300元之間。
眼下,北方已經進入供暖季。河南社旗縣老莊村每年產生秸稈3000噸,除去用作還田和飼料,其余打包好的秸稈由合作社運往發電廠,以每噸200元的價格出售,全村用作燃料化利用的秸稈一年能增收6至7萬元。
河南省社旗縣某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生產運行部經理助理張雷:在保證每天滿負荷發電72萬千瓦時的情況下,每天消耗秸稈600余噸。
玉米秸稈變身記
目前,全國秸稈離田利用率為33.4%。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潛力不斷被發掘。今年,吉林長春的一家肉牛養殖基地創新把玉米秸稈加工成牛羊的飼料。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伯宇肉牛養殖基地 負責人孫志波:大家好,我是九臺區伯宇肉牛養殖基地的負責人孫志波。我身后這個叫莖穗兼收機,它既把玉米整棒收回,又把秸稈軋碎以后變成飼料。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伯宇肉牛養殖基地 負責人孫志波:糖、蛋白質還有維生素都很豐富,牛吃了非常可口,可以直接飼喂,這就是我們肉牛的“廚房”,現在我們的工作人員正在給我們的肉牛做晚餐。
在這兒,不僅人吃罐頭,牛也吃罐頭。給牛做的罐頭,就是剛才從地里收回來的秸稈經過高溫膨化放上菌劑打上膜做成的罐頭,秸稈罐頭它保存時間最長可以達到五年。
我們基地年可出欄肉牛兩千頭,每頭牛消耗秸稈三噸,整個基地年可消化秸稈近六千噸,相當于周邊3~4個村的秸稈產量。
我們的肉牛加工基地通過產業鏈條的延伸,使整個肉牛養殖業的附加值更高,讓肉牛養殖業潛力無限擴大。
三大舉措推進秸稈綜合利用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在三個方面發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
一是還田要科學。秸稈還田不能簡單一還了之,要充分考慮區域狀況、耕作方式,技術措施成熟度等,各地要以臺賬數據為基礎,合理測算秸稈最適還田量,分區域分作物集成推廣還田技術,推動秸稈科學還田。
二是離田要高效。目前,秸稈離田后,秸稈市場化還有極大的潛力可挖。各地要以臺賬數據為支撐,培育市場主體、完善收儲體系、延伸產業鏈條,探索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秸稈全產業鏈高值化利用路徑。
三要處理好還田與離田的關系。目前,一些地區過量還田和過度收集的問題并存。各地要用好秸稈資源臺賬,立足當地資源稟賦、耕作特點和產業實際,統籌好還田、離田工作,確保全國秸稈綜合利用高質量推進。
(總臺央視記者 張勤 梁麗娟 李卉 喬一茗 張旭成 趙丹陽 楊瀅 馬敏杰 江西臺 王小平 鄭飛虎 河南臺 李鵬 鐘乾偉徐州臺 淮安臺 睢寧融媒)
[ 責編:陳暢]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全球報資訊】提升離田效能!看秸稈如何“2022-12-27
- 每日速看!冠城大通: 冠城大通第十一屆董事2022-12-27
- 每日快看:ST交投: 第七屆監事會第十三次2022-12-27
- 贛鋒鋰業: 關于股東計劃減持公司股份的預2022-12-27
- 焦點速讀:潔特生物: 關于“潔特轉債”開2022-12-27
- 香梨股份: 新疆庫爾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2022-12-27
- 【快播報】譽衡藥業: 第六屆監事會第二次2022-12-27
- 新冠病毒感染中的“白衣戰士”:想方設法護2022-12-27
- 快看點丨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富滿油田年產油氣2022-12-27
- 動態: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4星2022-12-27
- 世界百事通!蘇試試驗: 關于提前贖回蘇試2022-12-27
- 世界即時:七一二: 天津七一二通信廣播股2022-12-27
- 新消息丨和晶科技: 無錫和晶科技股份有限2022-12-27
- 要聞速遞:聯翔股份: 關于浙江聯翔智能家2022-12-27
- 全球時訊:陽光照明: 陽光照明關于控股股2022-12-27
- 全球滾動:2022年終策劃:跨越2022-12-27
- 上海滬工: 關于股東減持比例達到1%的提示2022-12-27
- 世界觀天下!大唐發電: 大唐發電關于超短2022-12-27
- 全球球精選!豐山集團: 關于“豐山轉債”2022-12-27
- 榮聯科技: 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2022-12-27
- 艾可藍: 關于召開公司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2022-12-27
- 當前看點!森霸傳感: 大股東減持計劃期限屆2022-12-27
- 【天天新視野】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股份有2022-12-27
- 全球短訊!華聞集團: 第九屆董事會2022年2022-12-27
- 環球觀焦點:金誠信: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2022-12-27
- 天天新資訊:三元股份: 三元股份第八屆監2022-12-27
- 世界速讀:艾可藍: 第三屆董事會第八次會2022-12-27
- 引力傳媒: 引力傳媒: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2022-12-27
- 熱血暖寒冬!寶山這個鎮組織開展無償獻血工2022-12-27
- 環球關注:天冷了想“圍爐煮茶”? 來虹口2022-12-27